APP下载

血清前白蛋白联合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病检测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2017-03-29袁吉磊黄辉通讯作者成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尔基体肝炎肝病

袁吉磊黄辉(通讯作者)成强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院检验科(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职工医院检验科)1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州矿总医院)2

221000徐州矿山医院3

血清前白蛋白联合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病检测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袁吉磊1黄辉(通讯作者)2成强3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院检验科(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职工医院检验科)1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州矿总医院)2

221000徐州矿山医院3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联合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肝病检测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治肝病患者149例为试验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前白蛋白及GP73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P7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肝炎组79.5%患者PA值下降,白蛋白9.7%患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联合GP73蛋白检测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脏细胞受损程度。

血清前白蛋白;高尔基体蛋白73;肝脏疾病

肝脏是机体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各种急慢性肝病均可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功能,引起多种血清蛋白浓度变化[1]。血清前白蛋白(PA)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快速转运的糖蛋白,有文献报道,血清PA浓度变化能敏感特异地反映肝细胞功能,并对肝脏疾病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2,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均有所升高,GP73是一种新的、有潜力的肝细胞癌血清标志物[4-6]。本文研究对149例各种肝病患者PA及GP73等指标的检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PA联合GP73检测在各种肝病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收治并确诊的各种肝病患者共149例作为试验组,男89例,女60例,年龄16~72岁,平均40.32岁;以上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召开的全国肝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试验组分4个组,其中急性肝炎组41例(男23例,女18例);慢性肝炎组40例(男28例,女12例);肝硬化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原发性肝癌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另外选取40例正常体检者(男24例,女16例)为对照组,年龄23~68岁,平均39.5岁,无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

研究方法:血清PA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GP73蛋白测定采用上转发光法;ALB采用溴甲酚绿比色法;TP用双缩脲法;ALT及GGT均采用速率法,各组均空腹(禁食12 h以上)采集静脉血2~3mL,离心后取血清立即测定。实验仪器为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GP73检测仪器为北京热景上转发光仪,检测试剂具有厂家提供。以PA<170mg/L,ALB<31.0 g/L,TP<58 g/L,ALT>40 U/L,GGT>75 U/L,GP73>150 ng/mL为阳性定值。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血清PA、GP73、ALB、TP、ALT和GGT检测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血清PA含量均显著性下降(P<0.01)。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L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肝炎组79.5%患者PA值下降,而白蛋白仅9.7%患者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血清GP73蛋白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GP73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1)。

各肝病组治疗前后血清PA值检测结果比较分析: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治疗后恢复期血清P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5 组血清PA、GP73、ALB、TP、ALT和GGT水平比较(±s)

表15 组血清PA、GP73、ALB、TP、ALT和GGT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5。

组别 例数 PA(mg/L) GP73(ng/mL) ALB(g/L) TP(g/L) ALT(U/L) GGT(U/L)急性肝炎组 41 121.3±37.9★★136±43.8 44.8±5.84 72.10±7.0 409.8±312.4★★78.2±35.4★★慢性肝炎组 40 131.0±48.5★★148.3±57.6 41.3±3.8 69.1±6.0 157.2±51.1★★25.7±13.9肝硬化组 40 77.2±55.4★★202.8±63.0 31.7±7.4★64.0±10.2★148.0±52.4★★127.4±52.4★★原发性肝癌组 28 70.4±42.7★★332±13.6 36.0±9.1★71.9±35.3 36.5±19.2 241.3±68.3★★对照组 40 243.1±46.6 15.7±3.8 47.4±2.8 74.7±3.3 19.1±8.9 26.1±14.3

表2 各肝病组治疗前后血清PA值水平比较(±s,mmol/L)

表2 各肝病组治疗前后血清PA值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1周 治疗后恢复期慢性肝炎组 104.0±42.0 116.9±42.2 135.7±44.7★肝硬化组 69.2±39.5 85.5±41.4 91.0±43.0★原发性肝癌组 64±25.8 80.5±30.7 91.0±37.2★

讨论

肝脏是合成血清PA的唯一器官,是一种急性负时相反应蛋白,是体内蛋白质更新转换的良好指标。当肝脏发生疾病时,肝脏合成PA的能力下降,血清PA浓度下降;由于血清PA含量少,体内转化率高(即PA的半衰期短),所以,当其在肝脏内合成减少时,可迅速在外周血液中检测出来,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其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7]。由于血清PA由肝脏直接合成,故其值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肝脏受损程度,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诊断的良好指标。

GP73是Kladney等于2000年首先从人类巨大细胞性肝炎患者肝细胞基因文库中筛选出的一个cDNA克隆,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7.3×104糖蛋白,该蛋白主要存在于胆管上皮细胞,是高尔基体顺面膜囊上的一种整合蛋白[8]。正常肝脏细胞几乎不表达GP73,但在肝脏出现急性炎症或较严重的肝纤维化时GP73合成增加,发展到肝硬化时其表达又进一步提高,肝癌时表达达到高峰。费迎明等的研究显示肝癌、肝硬化时GP73水平明显增加[9]。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PA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其降低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由此说明血清PA对肝脏受损比较敏感,且降低水平与肝细胞的受损伤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然而试验组中GP7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其升高水平从高到底依次为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PA及GP73的表达与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紧密相关,有助于临床对各型肝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

综上所述,血清前白蛋白联合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在肝病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更加动态灵敏地反映肝脏功能情况,是对治疗前后均能作为判断的重要指标。

[1]严成浩.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6(10):1906.

[2]杨林,李文兴,赵娟.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7(19):1594-1596.

[3]张玉,陈娟,钱小伟.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13):149-151.

[4]陈桂,黄德琪.高尔基体蛋白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 4(6):823-825.

[5]李继荣.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2013, 6(2):166-167.

[6]黄华,梁红梅,胥慧.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α-抗胰蛋白酶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1(20):2945-2946.

[7]徐天祥.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首都医药,2010,3(12):43-44.

[8]Kladney RD,Bulla GA,Guo L,et al.GP73,a novelGolgi-localized protein upregulated by viral infection[J].Gene,2000,249(12):53-65.

[9]费迎明,许文芳,周建康.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12):57-60.

Application of serum prealbumin combined with golgi protein 73 in th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

Yuan Jilei1,Huang Hui(Corresponding author)2,Cheng Qiang3
Clinical Laboratory,the West Branch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The Fifth China Coal Construction Company Workers Hospital)2210001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The 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e)2210002
Xuzhou Mine Hospital 221000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rum prealbumin combined with golgi protein 73 in th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Methods:149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4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given serum prealbumin and GP73 protein test.W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he detection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serum PA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and GP73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In the acute hepatitis group,the PA value of 79.5%patients was decreased,and albumin of 9.7%patients was decrease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ALB,PA combined with GP73 protein detection can more sensitively reflect the degree of liver cell damage in the early.

Serum prealbumin;Golgi protein 73;Liver diseas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63

猜你喜欢

高尔基体肝炎肝病
《世界肝炎日》
BLZF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世界肝炎日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神经鞘磷脂的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高尔基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