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角色扮演的几点体会
2017-03-29迟志瑛
迟志瑛
摘 要:心理健康课的教学需要以活动为主,营造和谐的气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受相应的心理教育,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剧;角色扮演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的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怎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地域特点以及认知特点,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收到实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情感升华、认知内化,以致最终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的。
一、让角色扮演贴近学生的生活
心理课堂的教学需要以活动为主,营造和谐的气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心理教育不局限在让学生去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是要切实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学中仅靠教师的讲解是根本无法达到的。为此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了解并能感知到心路历程。角色扮演可以使教师运用表演、游戏、心理剧展演、分享讨论、交流等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将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去亲身体验,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其中的情景吸引并引发真情实感,这样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运用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
角色扮演主要是通过行为的模仿或行为的替代来影响学生心理过程的方法。具体地说,它就是一种设定某种题材与情境,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替代情境中的角色与行为模仿,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角色或自己的人格特征、人际交往、情感态度、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然后通过观察和体验,交流分享并深入地讨论,在共享与体验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
通常情况下,以小品、内心独自方式、哑剧的表演、反观镜、互相比较法、空椅子技术、编排心理剧等方式呈现出来,可以采用学生自己有组织的集体表演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个别角色扮演的形式,可以进行固定人物角色扮演,也可同时加入轮换角色进行亲身体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运用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正确、有代表性的情境进行合理布局,这样学生一定会在亲身体验中有很大的收获。如,在哑剧表演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事件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境,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动作加表情表演出來。通过哑剧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验没有语言时内心的心理状态或反应,促使学生的非语言沟通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根据情境需要可以安排角色的内心独白,以独白的形式表达自己当时的内心真实感受或者是内心想法。让学生体验到在情绪强烈与纠结之中,体验到冲突的内心世界及各种体验后的纷繁复杂心境,同时用自己的独白,使观看者也感同身受。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大声说出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将隐藏于内心的思想冲突,借着独白的机会流露出来,也让别的同学从中心生感触。
采用反观镜的方法,观看别人表演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不讲礼貌的甲观看乙表演自己身上曾发生的事情,通过看别人演自己,让自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了解自己过往的言行,激发甲改变自我的愿望和主动性,从而改变其不恰当行为。如,在《学会尊重他人》的活动课中,进行甲乙扮演后,学生看到过去发在生自己身上的一些行为与言行,仿佛在镜子中反观到过去的自己,意识到行为带来的内心感受,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意义,这时,学生共同回忆、讨论、分享,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后悔的事,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提出建议,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方法去表达、去沟通啊!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加深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自觉地反思,做到自我提升,最终达到心理教学的目的。
教学实践表明,角色扮演在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充分表现自己的长处,并学会审视自己,而角色扮演本身就是通过活动给学生一个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我的历程,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与别人互动,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学会与人分享和沟通,体会各种表达的技巧。通过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辨认体验各种生活情境,培养自己面对问题、面对难题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更有能力独立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Gerald Corey,Marianne Schneider Corey.心理学与个人成长[M].胡佩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雷秀雅,丁新华,田浩民.心理咨询与治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9.
[3]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