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留守儿童:“快”和“慢”的调控不可或缺
2017-03-29李利平
李利平
摘 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需要“快”,也需要“慢”,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这种“快”与“慢”的调控中,是否真正走进了留守儿童的内心,是否以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参与了他们的光合作用?无论快慢,都应该从基于留守儿童,体贴留守儿童,扎根于留守儿童真正的内心出发,真正为留守儿童打下学习、精神和健康的底子。
关键词:留守儿童;快与慢;儿童视角
不可否认,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加剧:焦虑、畏难、自卑、胆小、敏感、孤僻、压抑、敌对、失望、不安、孤立……一些留守儿童家长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物质轻精神、重管教轻沟通——“成人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感受判断儿童的感受,置换儿童的体验,最终改写了儿童的真实处境。”那么,如何剥離和剔除这些粗糙的东西,让留守儿童的生命更敞亮呢?一些教育的先行者,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在“快”和“慢”的调控中,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深处,一起参与了留守儿童的生命成长,将“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你”。
所谓“快”,是指教师要快速进入留守儿童的内心。比如,新接一个班,或者新转来一个留守儿童,第一时间就应当记住留守儿童学生的姓名,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以及可能的“短板”……一周后就应该建立比较全面的“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快速了解留守儿童的过去,把现在和过去“藕断丝连”的地方做对比,从而做出准确而细微的甄别、诊断和梳理。在此基础上,立即和这些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协商并制定“留守儿童”之教育方案。
【案例一】
樊某,父母亲都到南方打工,留下她和爷爷生活,家境比较贫苦。由于爷爷和她几乎不怎么交流,但又严格限制她和邻居玩耍,所以孩子从小就显得内向,不爱说话。平时上课她几乎都低着头,不敢举手,不敢看老师,不敢说话,一旦让她说话就显得特别紧张,语无伦次,结结巴巴。下课时,其他学生在操场做游戏,尽情释放自己,唯有她,默默无语,独自坐在教室里或者站在一旁观看。
我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和她的爷爷取得联系,多渠道、全方位地向她的爷爷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端正其家庭教育的方向,树立为国教子的正确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立即和其他任课教师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快速给予留守儿童温暖和爱,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上课时多关注这个特殊的孩子,课余时间如何让这个孩子融入其他孩子的游戏和玩耍中,让教育的更多阳光频频播洒在留守儿童的头顶。
事实证明,有些事是不能等的,好的教育就是在恶性循环还未开始之前,就在留守儿童的心田播下“爱、责任、尊严”等精神层面的种子,就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正能量”,就首先在观念、心态、情感方面积极转变,使之转向一个更活泼、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向,正所谓:“经验、技术的问题尚可修修补补,思想、观念的贫血则是一个异常危险的倾向。”面对留守儿童,教师应该及时快速杜绝这种“倾向”,让留守儿童首先在精神层面上转入正常的轨道。
所谓“慢”,是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对孩子的错误或者行为急急忙忙“盖棺定论”。“慢一些,再慢一些”,通过“慢镜头”去观察、放大、细化留守儿童的问题,从而找到一种开启他们心灵的密码,这是走进留守儿童心灵深处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案例二】
曹某,父母在外地打工,从小由姨妈带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随意插话,调皮捣蛋,经常起哄,有时还爱做小动作或危险动作,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至于捉弄同学、打架闹事则更是他的家常便饭。任课教师和班里的同学都非常厌恶他,不愿与他相处。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疾风骤雨式的教育肯定不管用。怎么办?我想,唯有慢下来,耐下心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去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进,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影响,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想到这一点,我决定不急于处理这个孩子,而是每天陪他一块儿上操、一块儿玩耍,一块儿做作业……尽可能和他做朋友,尽可能通过家访等多种渠道去了解事情背后“隐形”的真相——所谓的故意捣乱,其实是想通过犯错引起教师或他人的关注,这种心态叫关注饥渴,是缺乏父爱和母爱引起的……最终,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这个孩子终于改变了,不再任性调皮,不再打架闹事……
可见,当教师或成人慢下来时,以一种“老牛耕地”式的方式进入孩子的内心时,才有可能找到一种更为柔软、温润、灵活的教育方式。正如毕淑敏所说:“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需要“快”,也需要“慢”,关键就在于教师在这种“快”与“慢”的调控中,是否真正走进了留守儿童的内心,是否以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参与了他们的光合作用?无论快慢,都应该从基于留守儿童,体贴留守儿童,扎根于留守儿童真正的内心,真正为留守儿童打下学习、精神和健康的底子。
参考文献:
[1]林茶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减负”[J].教师月刊,2013(4).
[2]张华.教师:做思想的舞者和歌者[J].福建教育(小学版),2013(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