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信息化教育,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7-03-29张瑛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张瑛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优化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新潮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计算机、电子书、微课、网络作业等等,到处都可以感受信息化的气息。但是应用与有效应用之间仍有着天壤之别,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将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更要发挥其高效、形象、便捷的教学优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育;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信息多元化已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时代迅速地发展,教学方式万万不可停留在单一的书本教学上,而是需要利用信息化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与资源多元性去激活课堂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信息与知识的交融生辉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们的信息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与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并不鲜见,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电子书、微课、网络作业、数学模型等,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信息化的气息。然而,应用与有效应用之间仍有着天壤之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还要钻研如何以其提高教学效率,内化学生学习动机。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逻辑性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在新课讲解和习题操练时往往容易走神,从而降低听课效率。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信息化的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如图片、故事、数学谜题等,带领同学们一起讨论,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本文将从创造有效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理论服务实践三个角度,发挥信息化课堂的教学优势,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全新的、立体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体验。

一、创造有效情境,兴趣集中化引导认知

巧妙地利用信息资源是一项颇为复杂的任务,首要的工作便是利用多方面采集来的信息编绘出生动可爱又具有价值的教學情境,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们深入其中,主动向老师提出疑问,深度地思考。这个时候,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与信息平台,教师如何筛选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选取信息资源时,切不可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泥潭,而要植根于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与班级学生的发展需求,拨云见日地选材用料。坚持“用得多,不如用得精、用得妙”的教学原则。此外,教学内容与多元化信息的衔接也颇为重要,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我们要做到自然过渡,以“激趣”“启智”为核心,把信息技术用到点子上。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要能够根据数对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路人问路、学生指路的小视频与所在地地图来营造学习气氛,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孩子们,你们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家在哪儿的呀?

生:我们记着回家的路啦。

师:那如果老师要去家访但是不认识路,你们能告诉老师清楚的路线吗?

生:能!

师:真棒!但是你们仔细想想怎样才能告诉老师你们家的位置呢?

(学生陷入思考)

师:来,孩子们,咱们先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完毕)

师:通过视频,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方法——数对。今天老师带了一份地图,来找找我们的家在哪好不好?

生:好!

(在PPT上出示标有坐标的地图)

这样一个通过视频以及地图营造出的“找路线”活动,能极大地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以及兴趣,让孩子们在找自己家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数对指路”的方式。并且教师可在孩子们找坐标的时候鼓励孩子们相互讨论,促进彼此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无形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传统的课本教学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课程的枯燥,还有可能使孩子们错过许多锻炼自我独立思维能力的机会,大大缩减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化抽象为具体,信息直观化促进理解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孩子们缺乏完善的逻辑思维,许多课本上无法直观表达的内容,如概念知识、空间图形等,他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起来更为困难。对于这样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数学谜题,巧设问题情境,以疑促学,逆向性地阐释知识点的运用;也可以通过动画短片、生活实验、生活剧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相关知识点的体系结构。通过立体直观的信息技术平台,如微课、视频片段、绘本动画等,将难懂、易错、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孩子们“看得到,摸得着”,激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另外,通过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展现方式,在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同时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孩子们理解掌握知识点。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要求孩子们初步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使孩子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温度、海拔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简单联系。负数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范围,孩子们可能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老师可以利用动画或者图片演示出正数、负数以及零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开始一个新的章节啦!又能学到新知识,大家开心吗?

生:开心!

师:真好!不过在开始学习之前,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负数是什么吗?

生1:老师,我知道。负数就是正数的相反。

师:哇,你们都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真棒!但是呢,负数可没有那么简单。来,让我们先认真看一个小动画认识一下负数。

(播放动画)

师:动画咱们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负数、正数还有零的意义呀?

生2:老师,正数就是比零大的数,有一个正号,不过大家都不喜欢用这个正号。负数就是比零小的数,它有一个负号,不能去掉。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这样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能够让孩子们迅速地理解新的知识点。

三、理论服务实践,知识实用化提高效率

在学习知识后使学生们将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是小学数学课程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老师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的信息资源向孩子们展示与传授和知识相关的生活实践,强化课堂与课外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点的弹性。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课后小作业,如利用多媒體技术创设小实验室,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小实验,让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强化知识。这样,孩子们在课余生活除了课本作业外,可以更多地接触所学知识,不仅能够巩固知识点,更能够提高知识实用化的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中,向孩子们展示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孩子们认识到使用百分数的简便,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多用多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生:想!

师:有一次老师的孩子去买衣服,遇到两家店在卖同一件衣服,其中一位店主说:我卖的衣服只卖原价的二十分之十三。另一家店主说:我卖的衣服只要原价的二十五分之十六。请问去哪一家比较划算呢?

生3:老师我知道,-=,大于零,所以第二家更划算。

师: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能帮帮老师?

生4:先将分母同时化为100,=,=,再来比较,>,所以第二家划算。

师:真棒!同学们的方法真多!今天呢,我们就来学学这个“以一百为分母的分数”——百分数。

总之,创造有效情境,兴趣集中化引导认知;化抽象为具体,信息直观化促进理解;理论服务实践,知识实用化提高效率。巧妙利用信息资源不仅能使课堂信息化、多元化、发展化,而且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当然了,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要以其为有利助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结合实际认真做到妙用多元信息,提高效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