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2017-03-29潘梓建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观念转变创新教育物理教学

潘梓建

[摘 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成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就物理创新教育浅论几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念转变;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全面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的心声,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人,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教育实践来探索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性教学。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而教师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新 , 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就首先要创新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创新呢?

一、教师的角色的观念要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敢于向老师、向课本质疑,做一个“开放”型的学生。在课堂上,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在课堂上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创造性也就越强。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老师向学生说"不",而创新教学中,学生却可以大胆地向老师说"不"。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习,经常深入学生学习的活动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流的状态达最佳水平,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知道教学中,学是主体,教为主导。只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教育提供前提。

三、教学方式要转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美教育时曾明确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这个名词也许不太好,不过实际是这样的”。自古至今,我们的教育都是重“灌输”的教育,死记硬背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鉴于目前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原因,有论者指出:第一,认为在经过多人精心耕耘过的土地上已无新可探。第二,因为司空见惯而习以为常,漠不关心。比尔·盖茨是公认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人物,但是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都是别人发明创造的东西他拿过来加以变化、重新组合,进行开发,最终使他成为全球首富。所以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善于“钻空子”。下面是我的在物理教学中的点滴心得:

1.鼓励学生当“问题”少年,要学好物理关键是一个“疑”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推动力。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时,不把材料嚼细了喂给学生而可以作撩拨创新意识的引问,如““这个问题你看出来一些什么?”、“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分析?”、“此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这样来牵引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创造出一种氛围,从总体上,从关键信息中,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从而具有创新的意识。

2.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用启发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①物理作为理科有时某些章节上起课来是比较闷的,而活跃的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灵丹妙药。我在讲到半导体、超导体等介绍性的内容时,让几个同学课前先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资料预习好,然后鼓励他们上去讲台,让他们过一回老师瘾,当然或者他们并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所以等他们讲完后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一堂课下来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获益匪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当老师备课、上课的艰辛,一举多得。②在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我在讲交流电的产生、海市蜃楼等抽象,且实验现象难以观察的问题时,利用多媒体把它演示出来,形象生动,声色俱全,教学效果大大提高。③尽可能多做学生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3.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喜欢在讲完一章书后给学生布置一个这样的作业:把这章你认为较难的一道题目交上来,可以是课本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资料的,不会做可以就把题目写上来。这样做学生一般都会比较认真去翻课外书,不同的学生所选的题目都不同,可以从中知道他们的水平,然后有利于对症下药。当然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老师要化的工夫是比较多的,不过这同时也是老师重新学习的一个过程,所谓苦中作乐。

四、结语

创新就是不断超越,教学无止境 , 创新无止境。在教学中 , 学生是否创新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旧的观念。

猜你喜欢

观念转变创新教育物理教学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分层教学实践之效果评价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中专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