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实践之效果评价
2016-09-21谢荣敏
谢荣敏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阐述分层教学的好处,一是分层教学能够全面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二是分层教学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兴趣和成绩。
关键词: 分层教学 观念转变 学习兴趣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国际间的竞争实质就是各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我国的教育也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大范围内铺开,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所改变。本文主要阐述分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那么,分层教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怎样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分层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一、有利于教师观念转变
分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要主动地让每个学生参与,同时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他们全面发展的机会,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形式。由于高中英语新教材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对一些英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缩减一些教学内容,同时要降低教材的难度。例如在讲情态动词时,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只讲这些动词的基本用法就可以,不用深挖它们的更深层次的用法。对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自学的内容以满足的他们的需要。例如在上阅读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他们订阅一份英语21世纪报高中版,要求他们对里面的内容进行复述。总之,分层教学有利于更新教师观念。
二、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能,同时要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分层教学目的就是要立足于全班学生,就是要面向全体,教师要把搞好全班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实施分层教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更高。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各类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后,教师还要注重怎样更加科学、合理地为各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在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后,教师还要为不同层次学生创设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地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还要合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在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措施,从而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不断反思、总结,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
过去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完全不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教师占主导地位,在这种状态下,师生关系往往会出现紧张的局势。在分层教学下,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他们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学习,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师生关系大大改善。
四、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在分层教学实施一年后,在学生当中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调查,以下是部分学生对教师的留言:
A层学生写道:“在上英语课时,老师总是把我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B层学生说:“老师总是在满足我们层次要求的同时,给了我们更高的目标。”
C层一名学生写道:在英语课上,我们也可以当主人啦!
C层另外一名学生说:“老师的关注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同时请每位学生谈谈对分层教学的具体看法及体会,学生们写道:
A层学生说:“分层教学后,老师讲解知识点后,不再是一把抓,而是对我们这个层次的学生有更深的补充。”
B层学生说:“分层教学后,我感觉每堂课都学到不少。”
C层学生说:“分层教学让我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我要抓住时机好好学习英语。”
通过对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上、学生学习成绩上和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好评上,可以看出分层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在这种教学形势下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感觉到分层次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在分层次教学下,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全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提升了。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有大的空间提升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找到了自信,更加有兴趣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裴文钟,等.实验分团教学法[M].商务印书馆,1918.
[2]张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58.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7]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