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7-03-29胡琴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动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胡琴花

【摘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通过主动提问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解决存在的疑惑,总结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还能让学生主动深入思考问题,对提高数学成绩非常有益.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动提问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课堂教学提问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提问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生通过主动提问能解除疑惑、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并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和提问能力.笔者通过数学教学实践,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意识和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一下体会和做法,以供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参考.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为学生提问创造条件

(一)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时,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勇气和精神,首先,就需要尽量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状态下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消除拘束感、紧张感,使学生能在心情放松的环境下去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在没有顾忌和畏惧的情况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尊重,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才能跟着教师思路思考问题,才会主动去提出问题.

(二)鼓励学生提问

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教师就要研究学生的提问心理,让学生从小问题、简单问题开始提问,鼓励学生提问的勇气、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问题,这样才能使提问和教学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为学生主动提问创造一些便利条件,设置一些提问的信息和线索,让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讲二次函数应用时,教师可先用简单问题提问:若矩形周长是36,一个边长为8,求面积为多少?回答完这个简单题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问:如果知道一边长为12,求面积为多少?怎样让矩形面积最大?面积最大时其边长为多少?通过引导鼓励提问,让学生能乐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和意识.

(三)培养提问兴趣

除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外,数学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和热情,只有让学生真心喜欢数学课,才能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和热情,才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想问、敢问.要做到这些,教师可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找一些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或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拓展延伸一些关于“勾股定理”如何被证实、勾股定理的一些重要应用等故事趣闻,从而激发学生想深入了解勾股定理的欲望和兴趣,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很多提问的想法.此外,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方法方式,采用游戏教学、学案教学、差异教学等方法,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为学生进行主动提问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

(一)传授提问方法

由于初中学生受其认知规律和所学知识的限制,如果不掌握提问方法,把握不好提问的切入点,就无法提出高价值、高质量的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去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要注重给学生传授有效的提问方法,使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让学生进行主动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方法的培养与指导,还要培养学生积极进行探究的意识和精神,要扩大学生的提问范围,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局限于数学概念、定理、习题的疑问.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提问方法,才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具备提问能力.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品质

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提问,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品质和精神,只有学生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留心去观察生活中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现象、问题等.要培养学生从新旧知识的学习中发现问题,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从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等方面去质疑和发现问题.特别是要培养學生在解题过程中从解题方法、思维方式进行质疑,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从而有效进行提问.在培养学生提问方法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从简单问题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问题的提问,以使学生的提问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三、运用生活经验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理解,能够起到很好的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课外 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 再把课堂教学知识延伸到生活问题中,这样能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知识和数学教科书上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讲授新数学知识时,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来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例如,教师在进行“近似数”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如果仅仅按照教材内容去讲,学生可能兴趣不高,也就不可能把这些知识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改变教学思路,举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去思考:“正常情况下,人在走路时,每步的长度会一样长吗?”这样提问就能让学生感兴趣,能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共鸣,学生就开展了热烈讨论.此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是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用非常准确的数字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至此,就可以把近似数的数学概念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知道近似数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等方面来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让学生通过运用生活实例来进行提问,既能让学生容易表达问题,又能抓住数学问题的重点,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

四、灵活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来培养提问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时,一般情况下是先讲解定理、概念的来源、证明过程,然后,再讲解它们的应用.如果教师总是按照这样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失去听课的兴趣,这样也会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更乐于接受,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轻松顺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情绪和心理状况,把课堂教学的顺序进行重新加工和安排,可先讲解数学定理、概念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了这些数学定理、概念的应用价值,并产生浓厚的应用兴趣后,再讲解这些定理、公式的来源.这样,在学生掌握了定理、概念等内容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角平分线性质”时,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多,对这个内容的学习就会感到陌生.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收集“角平分线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素材,掌握其应用,然后,再深入研究角平分线性质.如,让学生思考,在两条交叉公路上如何确定加油站的位置,更方便两条公路上的车辆使用.这样安排课堂教学顺序,能使学生理解角平分线的重要用途,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深入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也就能增强学生提问的动力和兴趣,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提问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数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杭军.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2(34):663.

[2]何勇刚.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70.

[3]唐进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J].新课程研究,2009(03):11-12.

[4]翟增鑫.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展望,2016(06):233.

猜你喜欢

主动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问的有效途径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