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探析

2017-03-29孙夏令刘战豫

创新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动力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

孙夏令++刘战豫

[摘 要] 当前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是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配”已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中国经济现实,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区别了西方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探析了改革的挑战,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做出总结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 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新常态;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9-4

Analysis on the Supply-side Reform 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Sun Xialing Liu Zhanyu

(1. Energy Economics Research Center,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2.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current Chinese economy is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side and demand-side. The “mismatch between supply-side and demand-side”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and the supply-side reform is immin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hina's economic reality, by card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stinguishing Western and Chinese supply-side reform, we analyze the challenges of the reform, put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make a summary and an outloo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hinese economy; supply-side reform; new normal; new impetus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着重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此后,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多次提出和强调“供给侧改革”。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上处于低迷状态,动力不足,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频繁推出政策改革;国内在长期粗放发展的惯性作用下,结构失衡、供需错位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彻底解决国内经济病症,必须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与需求相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处在突出位置,不仅中央多次提到,许多专家学者也对之加以解读。本文梳理了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区别了西方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了改革挑战与机遇,从劳动力、土地、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研究概述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极其重要的两大基本概念,而供给侧即供给一端,相对应于需求侧。需求侧的主要内容是“三驾马车”理论(投资、消费、净出口),具体表现在通过鼓励消费、扩大投资等刺激需求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主要是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的有效供给和利用,一般表现在降低税费、鼓励创新等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需求侧侧重于从经济运行的结束出发,供给侧侧重于源头入手。需求侧重视宏观调控,供给侧重视市场的自动修正。需求侧调控是以短期目标为导向,具有补充性质,供给侧调控是以长期目标为导向,具有前瞻性质。

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分析,即Y=C+I+G+NX,Y代表总产出,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NX是净出口。这意味着,当实际总产出低于目标产出时,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等方式来提高总产出。供给侧管理思想则主要受到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所倡导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影响,宏观生产函数为Y=F(A,K,L),K和L代表资本和劳动,由于资本存量K到达稳态后对经济增长影响甚微,而单纯增加L又不会提升人均产出,因此关键问题就要放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A。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心所在。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两国都有实行供给侧改革成功的经验,有名的是里根政府供给侧改革和撒切尔政府的供给侧改革。里根政府的主张包括削减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支出,降低税率刺激投资,放松管制和减少政府干预等,致使里根任期内从穷到富各个社会阶层都有所提高。撒切尔政府主张国有企业和公共服务私有化,减少规制强化竞争,消除就业障碍,降低税率等,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内最开始主张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学者是张五常,指出:“鼓励内供远胜鼓励内需”[1]。贾康等成立了“新供给学派研究小组”,随后发表《中国式新供给经济学》,新供给经济学派提出了“八双”“五并重”等系列主张[2]。中国新供给学派还指出,应当全面及时、全面引入以“固本培元”为主旨、以制度供给为核心、以改革为统领的新供给方略[3]。楚明钦指出,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已经从“能用”到“好用”“耐用”,还能“享用”[4]。同时,许多专家学者也指出,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应落实国情,走中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我国当前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类似的目标,却也有本质的区别。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上台时,美、英面临经济停滞,通货膨胀,而我国目前虽然经济增速放慢却仍旧保持在7%上下的中高速增长水平,并且目前我国的通胀压力也不大。此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特定的“新常态”时期,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任务比任何其他国家、其他时期都更加艰巨和复杂。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从供给侧切入的改革,我们要实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证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实质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延续,我们需有自己的政策和理论支撑,会泽百家,结合中国实际,做出正确的经济战略抉择。

2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供给侧矛盾分析

2.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低迷状态,且复苏前景不乐观,世界各国都未能独善其身,中国也同样遭遇困境,国内经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亟须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各种问题和矛盾互相交织,中央称之为新常态。新常态有着“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特征,适应新常态要求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此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是谋求经济的优质发展,绝不是简单的GDP增长。中国发展仍是挑战机遇并存,我们要增强信心,立足国情,适应新常态,保持平常心态。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尤其在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消化这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面对我国的各类挑战。

2.2 结构性问题积聚的挑战

需求不足是表象,供需错配是实质。GDP增速持续下滑,短期需求刺激的边际效应递减,副作用明显,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不断积累深化。2015年初以来,央行接连5次降准降息,但投资依然萎靡,效果甚微,可见传统需求管理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对症下药,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供给侧问题,单纯扩大需求,过度使用宏观政策,不仅不能带来预期效果,也必会继续付出高昂代价,如环境污染、产能过剩、房产或资产价格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等。过去30年,我国经济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长期粗放发展惯性作用下,结构失衡,大量弊病积聚,传统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衰竭,GDP增速下降,供需错位等诸多问题逐渐加剧,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困难重重。

供给侧的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需求升级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供需错配”也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近年来,中国游客被称为“行走的钱包”,大量海外扫货,而电商和各种代购的发展,使得国民更容易进行“海淘”。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1 168亿美元,即中国人一年可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这其中,910亿美元在国外发生,占总额的76%[5]。显然是由于我国高端消费品供给不足,国内产品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需求外溢,同时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过剩,供需结构严重失衡。此外,养老保障、教育、住房等都出现供需错配,必须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强经济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我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又要在要害领域打出歼灭战。既要有短期的“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战术任务,又要有“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力,发展新产业”的长远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是最宝贵的财富,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但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劳动人口(15~64岁)占比逐年下降,同时少儿和老年抚养比上升(图1),這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长期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生率较低,潜在劳动力数量受到约束;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落后,教育和抚养成本太高。“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施行所有夫妇都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继单独二孩后又一次的生育政策调整,这对释放生育潜力,补充人口红利,调整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要素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要逐步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变,全面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卫生妇幼部门要做好孕妇检查,普及生育知识,严把出生缺陷关口,降低缺陷出生儿的比例。要加快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教育体制的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扩大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尖端型人才,使教育供给紧密、高效地衔接经济建设需求。

此外,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壁垒,让劳动力便捷地跨地区流动。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创新人口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这不仅有助于城镇建设,提高劳动力要素效率,也有助于创造需求,消化地产等过剩供给。

3.2 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

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制度改革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土地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其中农村土地改革成为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大重点领域,包括农民承包地、集体经营性用地和农户宅基地。大力释放土地的资本属性是土地改革的核心所在,包括承包权转让、集体经营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使用等,这对市场交易规则、政府监管、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也提出了要求。中央也在2015年2月25日授权33个县市区试点改革方案,此外,以山东为主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和重庆市首创的“地票”等政策的成功实施也助推着土地制度改革[6]。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较快,由2001年的37.66%攀升到2015年的56.1%(见图2),保持了年均近1.23%的增速,本次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有利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多方位的积极影响。

3.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多年,仍以银行为主导,且政府干预过多,“金融抑制”严重,长期以来,国家鼓励行业银行大规模贷款,禁止行业一概不贷,中小企业和居民贷款渠道狭窄,产能过剩行业面对结构调整时还贷能力差,银行也只能深受其苦。结构失衡,功能不全,资本要素价格扭曲,资本利用效率低下,金融风险等成为重要问题。面对“僵尸企业”,银行要逐渐退出贷款计划,倒闭过剩产能消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引导资金有效配置,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逐渐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纠正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积极推动民营资本合法化,降低准入门槛,改变金融业的垄断格局,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创造竞争有序的金融环境,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积极防范金融风险,落实金融监管标准和措施,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加强纵向业务指导和横向业务交流,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7]。

3.4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引擎,中国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创新能力不强是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人数都在不断攀升,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2%以上,自2010年超越德国后,2013年又赶超日本,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科研经费投入国家,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我们要全面推进“双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相结合的工业信息多元化创新,培育创新动力,保护创新热情,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创新氛围。要重视科研体制改革,灵活管理科研资金,促进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广泛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创新绩效。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创新队伍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的赶超步伐,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3.5 处理好改革中三大关系,做好改革相关配套措施

要切实处理好改革的三大关系,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一是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需求与供给并不对立,他们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并行不悖的,经济运行既需要有长期引导,又要有短期的底部支撑,需求通过供给得到完善,供给通过需求才能开展,两者达到平衡与协调,才能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经济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涉及全面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实践中研究和创新的重大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政府要避免过度干预,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只有当价格是合理、有效、灵敏的,才会引致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守夜人”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三是要处理好新方式与旧模式的衔接关系。新制度、新技术、新机制等势必影响到旧的模式,新方式的落实也势必会受到阻力,涉及原有的利益格局,这对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提出很高的要求,要甘于放弃既得利益,做好改革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转型带来的摩擦。

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离不开行政、财税、收入分配、职工安置等多方面综合配套措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完善职能体系,简政放權,要坚持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用政府减权和监管改革,换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减少间接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度,加快推进预算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改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清理贪污行贿、偷逃税收等违法行为,扶持落后贫困地区,逐步实现共富。建立信息平台,促进跨地区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实施再就业培训,适应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提高养老金的携带性,便利换岗的保障衔接。

4 总结与展望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和实践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探索,是综合全局考虑得以做出的壮举。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释放经济增长潜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这次重大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地方政府、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如能落实成功,中国经济的结构将优化升级,中国经济会迎来相当一段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们也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缩小人民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张五常.鼓励内供远胜于鼓励内需[N].财会信报,2008-12-1(A11).

[2] 贾康.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N].中国证券报,2013-12-16(A17).

[3] 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2-21.

[4] 楚明钦.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J]. 求实,2016(6):33-39.

[5] 王永钊.基于电子商务的奢侈品营销现状及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5(1):21.

[6] 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7-22.

[7] 俞燕.中国准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新动力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
新动力公司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