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越的播音艺术魅力与现实意义

2017-03-28贾溥畅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播音员艺术

贾溥畅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齐越的播音艺术魅力与现实意义

贾溥畅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播音节目要想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需要播音员具备高超的播音主持艺术。从播音的艺术个性以及基本素质出发分析了齐越播音的艺术魅力,从播音员定位、播音基本功、播音员文化修养以及播音员要紧密联系群众四方面探讨了其现实意义,以期为播音主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齐越;播音艺术;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受众对广播电视播音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播音艺术的水平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如何在播音的过程中发挥播音的艺术魅力是一档节目是否能博得观众青睐的关键。以优秀播音员齐越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无疑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研究齐越的播音艺术魅力对当今播音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此,笔者对齐越的播音艺术魅力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齐越播音艺术魅力探析

齐越先生在其将近半个世纪的广播生涯中,传达着党和政府的声音和广大群众的呼声。齐越的播音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他的声音打动着人心,吸引着听众,给人以启迪。1966年2月7日,齐越用极富感情的声音播送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电波发出后,焦裕禄的感人事迹迅速传遍了全国。齐越那严肃庄重、激情热烈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中国大地,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灵,泪雨倾盆,山河动容。现上海大学影视艺术系教授林栋甫在9岁时第一次听到了齐越播送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被深深的感染,独自跑到阁楼上哭泣,从此励志成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并最终梦想成真。《沁园春·雪》《梅岭三章》《念奴娇·怀念周总理》《海燕》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经他的朗诵产生了无穷的震撼力,打动了每一位听众,被广为传颂。齐越的播音艺术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和他的播音艺术个性与基本素质是密不可分的。

(一)齐越播音的艺术个性

播音员若想得到听众的认可与支持就要展现其个性化的语言魅力。齐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播音员,在长达40余年的播音经历中逐渐形成了严肃庄重、爱憎分明、激情热烈的播音风格。

1.严肃庄重

齐越先生在人民广播电台的话筒前以及后来从事教学,工作了四十余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严肃庄重的声音感染了亿万听众。《谁是最可爱的人》《巍巍昆仑》《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名篇通过齐越先生极富感情的播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1949年齐越与丁一岚共同向全世界现场直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他那洪亮的声音、庄严的语气震撼了世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的国庆节、五一节,国家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或游行集会活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对此进行实况转播。齐越自开国大典担任实况转播播音开始,到1959年(除1958年“五一”之外),每年都在天安门城楼担任“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和“十一”国庆节游行实况转播播音。他严肃庄重的风格与如此庄严的场合相得益彰。

2.爱憎分明

齐越播音创作的核心是真情,是爱憎分明的感情。对于播音,齐越先生说:“一是要真,二是要准”[1]。与党和人民共甘苦,在思想感情上保持高度一致,爱憎分明,一直是齐越先生所追求的。

1966年2月7日早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录制工作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室里进行。当时作为播音员的齐越,在稿子念到一半时已经泣不成声。录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中断。几十位电台干部、播音员闻讯赶来,站在窗外默默的抹眼泪。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所有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齐越和录音编辑都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齐越被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把对焦裕禄的爱戴之情充分反映到播音中,因而成就了这篇作品,感动了无数听众。

1980年11月,开庭审理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头目,齐越担负宣读证词的播音任务。1980年11月20日下午3点,人们又一次听到了齐越那义正辞严、铿锵有力的声音。齐越播音过程中充满了对反革命集团的鄙夷与愤恨,打击了江青等人的嚣张气焰,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

3.激情热烈

齐越对他的播音事业有着长盛不衰的激情。他用激情热烈的有声语言为广大听众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齐越曾说:“我的播音不是样样都行,消息、评论、通讯三种文体,我更善于播通讯,主要指人物通讯。”[2]的确,播音员的风格反映出自己的人格。和夏青(播音艺术家)的稳健大气相比,齐越更以激情热烈见长。而这种风格的形成,除受昂扬的革命豪情驱动之外,还得益于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磨砺、情感积累。从太行山到西柏坡,齐越相继播出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讲话》《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都需要激情热烈的情感,鼓舞人民的士气,瓦解敌人的斗志。在人民广播的每个重大节点上,他总能做到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二)齐越播音的基本素质

播音艺术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播音员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基础,也能充分展现播音的艺术魅力。在播音的过程中,播音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决定着其艺术水平。齐越先生在多年的播音生涯中,素质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延安期间形成的高尚思想道德素质

1947年,新华社在党的领导下开始运用广播武器开展对敌斗争。齐越有幸被选中,成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第一位男播音员。报到当晚,齐越就在窑洞里开始了他的播音生涯。这段一年多的经历对他高尚道德素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延安工作的讲话时曾经把延安精神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3]面对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与战火的洗礼,延安精神已经深入到齐越先生的血液当中。齐越早期在延安所形成的高尚品格,一直鞭策着他不断前行。

齐越先生用延安精神引导教育下一代,培养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创作风格和高度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他把每一次播音都当做从零开始,不敢怠慢,从来不凭主观想象去播音,而是脚踏实地去做充分的准备。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来到齐越正在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的播音室外听齐越播送新闻。等节目结束齐越走出播音室,周总理谆谆嘱咐齐越,“广播大厦建成了,比起延安窑洞来条件好多了,你们一定要用延安精神做好工作。”[4]齐越一直记着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他的座右铭,并把书法家靳选之同志书写的“用延安精神做好工作”这幅字一直挂在居室内。

齐越先生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在播音生涯里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扮演一个党的宣传员的身份,兢兢业业奋斗一生。他始终把毛主席的教导与周总理的嘱咐记在心里,发扬延安精神,把播音事业和播音教育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他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一直坚持深入基层,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功扮演了一个人民大众播音员的角色。

2.深入基层群众,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齐越先生主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空谈理论没有出路。齐越先生常说:“脱离人民群众与生活实践,播音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5]齐越先生非常注意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他经常到工矿、农村、部队向工农兵学习,也常常带领学生到各地电台、广播站实习,体验生活。他认为和工农交朋友,在思想上息息相通,是他播音时产生激情的重要来源。1979年4月,齐越为了播好《把一切献给党》这篇文章,专门到哈尔滨兵工厂体验生活。1980年9月,为研究人民广播创建时期的情况,齐越与北京广播学院教师组成延安(陕北)台调研组,不远千里赴太行山、延安等地调研并收集资料。齐越以自身实际行动做了榜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一路艰辛跋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边讲学边调研,丰富自身实践经验。

在专业教学中,齐越注重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从文体播音的实践中探索基础理论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齐越先生要求学生“根基要深”,强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主张力戒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他多次带领学生和青年教师深入实际生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获得生活经验,汲取播音创作的源泉。也正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与群众互教互学,深入广播电视播音第一线,使得齐越自身业务素质得到升华,其作品也更加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播音艺术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3.历经风雨,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

齐越在西北大学读书期间,就参加了民盟和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秘密读书会“北方学社”,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大学毕业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越过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到达晋冀鲁豫解放区,加入了革命队伍,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做编辑工作。这些革命经历为齐越练就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8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1948年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这篇3300字的文件需要播出。当时毛主席要求“不能播错一个字”。时任编辑部主任温济泽把这项艰巨的播出任务交给了齐越。此时距离播出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齐越抓紧时间备稿,与其他工作人员研究稿件,不敢有丝毫怠慢。在播出时他顶住巨大的压力,果然没有播错一个字。这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与齐越早年练就的心理素质是密不可分的。过硬的心理素质使得他出色完成了无数重大播音任务。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也进一步让他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完善。

二、研究齐越播音艺术的现实意义

齐越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人民广播和播音教学工作之中,其在播音方面的造诣值得当今播音界研究和学习。

(一)为播音员明确定位,坚定不移地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播音员应始终牢记自己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只有明确这一定位才能让播音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播音员的言谈举止、业务水平对稿件的播出效果有重大影响。现如今,一些播音员为了收视率与收听率,运用大量调侃、戏谑的语式,这必然会大大降低内容的可信度。甚至一些播音员、主持人不遵守“党性”原则,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齐越在播音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播音员是党的宣传员、党的新闻工作者,播音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这一定论。如果让他重新选择职业,他还要做中国人民的播音员,做中国共产党的传声筒。他一再强调:“播音员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这是播音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小小话筒千钧重,它载负着党的重托,人民的信任。”[6](P46-50)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言传身教,把毕生的全部智慧、全部精力、全部心血,都献给党的广播电视事业。

齐越先生曾多次强调,播音员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播音员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严于律己,丝毫不能马虎。为保证播音语言准确规范的实现,齐越在《十天播音个人总结》中强调了要正确认识播音工作的性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正是这种坚定地信念以及不懈奋斗的精神,奠定了齐越在我国播音史上的独特地位。

这就要求当今的播音员要忠于党和人民,在播音创作上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不能有任何浮夸。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受众的信任,才能有利于播音内容的正确传达。

(二)持之以恒训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播音员作为经常与受众‘打交道’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语言活动必然要受到大家的关注,播音员的语言直接影响到节目的传播效果,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众的语言面貌和水准。标准的语音面貌、优美的音质、精确的语言表达和情感的运用是一个出色播音员的基本素养。”[6](P46-50)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播音员队伍迅速壮大,播音员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尤为突出。港台腔、东北话等方言在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口中频频冒出。有些播音员由于气息不足,面对较长的句子时无法顺利播完。播音员在节目中语无定式、随意发挥,没有对象感,矫揉造作、拉小调、拖长音,这些不良现象大大影响了传播效果与播音员的形象。

齐越是中国第一代杰出播音员。在他刚踏入播音行业时,我国的播音训练方法以及播音理论尚不完善。齐越努力搜集一切可以借鉴的资料,分析学习,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播音训练方法和播音理论。齐越一有时间就进行气息、绕口令等方面的练习,努力让自己的播音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齐越先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基本功的训练,充分说明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必须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学习和艰苦训练,才能使自己有风度、有口才、有个性、有文采、有底蕴,才能在节目中收放自如,为节目增光添彩。

(三)继承播音传统,深化自身文化底蕴和内涵

文化素养是播音员的一项基本素养,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播音员无法在播音道路上得到长远发展。只有拥有大量的自然知识、人文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播读稿件。“美若天仙”“貌比潘安”的“花瓶”式播音员只能昙花一现,无法得到受众长期的认可。央视某著名播音员曾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播成“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这段误读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被众多网友调侃,对这名播音员以及央视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齐越同志深知文化底蕴和内涵对播音员的重要性,以致其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晚上无论有多累都要看书学习。因为他深知,播音员并不是文字的传声筒,只有自己有文化才能更深入地把握稿件。他珍惜任何学习的机会,曾随我国广播工作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学习苏联播音员的经验。齐越当时被苏联先进的播音水平和播音理念深深震撼,回国后便迫不及待地写下《播音员和实况广播》这一总结论文。晚年的齐越仍笔耕不辍,他把自己多年来发表的业务经验文章编辑成册,先后出版了《寄语青年播音员》《献给祖国的声音》,并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朗诵艺术》《苏联功勋播音员》。他还撰写了大量散文、随笔、诗歌等。

齐越先生终身学习的事迹对现如今的播音员有重大启示意义。我们不能小觑文化素养对播音员的重要作用。播音员们也应该学习齐越先生终身学习的精神,不能急功近利、奢望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让播音员的形象在受众心中立足。

(四)紧密联系群众,播音创作与生活有机结合

过去以传播者为中心的“魔弹理论”早已过时。在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我们应把“我说你听,我播你收”的不妥方式,改为“以受众为中心”。只有满足受众的要求,大家才喜闻乐见,愿意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

由于传媒工作的特殊性,有些播音员逐渐成为了“明星”,开始膨胀。他们自以为是“意见领袖”,受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不再虚心接受,甚至恶语相加。在传媒极为发达的今天,脱离群众的播音员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在播音创作的理论上,齐越从创作的基本原则到创作的技巧都有详细的论述。他在提出“听众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的同时,提出了“稿件是我创作的依据”的观点。他倡导播音员“走出播音室,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倾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广泛汲取社会养分,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群众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充实自己。这样在播音时才能播群众之所想,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这是做好播音工作,取之不尽的源泉。”[7]这一倡导,使中国播音学的理论层面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齐越先生的例子告诉我们,播音员应该十分重视听众的反馈,对节目、对播音以及对播音员思想态度的反馈。群众的反馈有批评的也有表扬的。虚心接纳才能使播音员不断明确和解决播音中的问题。播音创作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三、结语

齐越先生在其播音生涯形成的一系列艺术风格在我国播音史上散发着无限的魅力。他坚定地相信,一代新人正在成长,播音事业后继有人,播音园地百花齐放,播音理论必将深化。今天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将齐越的优秀理论应用到播音行业中,为我国播音行业开辟崭新的时代道路。

[1] 毕一鸣.延安精神与齐越风范——写在人民广播事业七十周年之际[J].中国广播,2010,(8):45-48.

[2] 肖伊.形消音在 风范长存——追忆齐越先生[J].新闻采编,1994,(1):21-22.

[3] 杨宏昌,冯伟强.准确把握延安精神思想内涵,有效开展学校教学督导工作[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5):84-88

[4] 房明震.播音员的楷模——写在齐越老师逝世十周年的日子里[J].记者摇篮,2003,(11):26-27.

[5] 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6] 张颂.崇敬与悼念——学习齐越著作感言[J].现代传播,1993,(6):46-50.

[7] 李雪芹,王雪.浅析播音主持基本功在节目中的重要性[J].采写编,2016,(4):94.

[责任编辑:尤书才]

The Artistic Charm of Qi Yue's Broadcasting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JIA Pu-cha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00, China)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omnimedia era, broadcast programs canno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ttracting audience unless broadcasters master superb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skill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m of Qi Yue's broadcasting from the basic quality and artistic identity.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thinking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industry,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it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positioning of broadcasters, the basic skills of broadcasting, the cultural literacy of broadcasters and broadcasters should maintain close tie with the masses.

Qi Yue; broadcasting ar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2016-12-19

贾溥畅(1991-),男,河北沧州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G222.2

A

2095-2910(2017)01-0022-04

猜你喜欢

播音员艺术
可爱的艺术罐
纸的艺术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理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爆笑街头艺术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