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越剪报的文献价值
2017-05-15吴树强
吴树强
(沧州市图书馆,河北沧州061000)
齐越剪报的文献价值
吴树强
(沧州市图书馆,河北沧州061000)
沧州师范学院在齐越教育研究中心筹建的过程中征集到一批齐越先生留下的剪报。它们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不同报纸期刊上剪裁下来的,绝大多数为齐越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表的原创、翻译文章。这些文章“定格”了真实的历史,透过这些文字,可以探寻被誉为“用生命播音的人”的齐越先生思想、工作的轨迹,呈现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齐越;剪报;现代广播发展史
齐越先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北京广播学院教授,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代播音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亲身经历、见证了我国现代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为播音员的培养贡献了毕生心血。
为继承和弘扬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沧州师范学院于2016年成立了齐越教育研究中心,齐越教育馆也在2016年11月15日正式开馆,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文字影像资料全面呈现了齐越先生的人生历程和播音艺术生涯。
沧州师范学院在齐越教育研究中心筹建的过程中征集到一批齐越先生留下的剪报。它们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不同报纸期刊上剪裁下来的,绝大多数为齐越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表的原创、翻译文章。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被整齐地粘贴在一个十六开硬皮笔记本中,这些剪报的纸张有的粗糙有的细密,版面有的紧凑有的疏朗,文字有繁体也有简体,各具特色,集中展示了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间报刊风格的变迁。泛黄发脆的纸张、紧密模糊的字迹,透出峥嵘岁月里爱国志士的情怀。剪报的具体内容同样丰富,从播音工作日记到原创抒情散文、与听众互动往来书信,还有翻译的苏联广播资料、苏联艺术家关于朗诵技巧的文章以及苏联诗歌小说散文作品,这些剪报真实呈现了齐越先生播音生涯的精彩细节。
笔者有幸参加了齐越剪报的文字整理工作,在整理剪报的过程中,很深切地感受到这些资料的重要价值,故不揣浅陋,把有关感想写在这里,求教于方家。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活在历史进程中的人往往意识不到时代变化的价值。当时过境迁,回忆变得越发美好,我们想方设法还原往事的时候,就难免感叹资料的不足,后悔自己没能写下哪怕每天一行字的日记。
实际上,这也算人之常情。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有了这种感觉,《论语·八佾》记载: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言之矣。”[1]
这是“文献”一词在现存古书中最早的出处。孔子一生颠沛流离,以传承礼乐文明为己任,在他研习考察古代礼制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文献无征的困难。
关于“文献”的具体含义,东汉郑玄注解说:“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在这里郑玄把文献理解成“文章”、“贤才”,这个定位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传承工作有很重要的启示。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把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强文化遗址保护的同时,还特别表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贡献,大力扶持他们的技艺传承。这些举措本身就是对郑玄理解的呼应。在技术发达的今天,国家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对全国范围内的古籍进行普查登记。与此同时,口述历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访影像数据库的规模不断增大,这都是对文献保护的重视。
沧州师范学院齐越教育研究中心的创建也同样如此,弘扬优秀文化传统,“贤才”“文章”并重是很重要的原则。因此,在大力汇集亲历者回忆资料,还原齐越先生工作生活场景的同时,专门组织人力对他身后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字资料进行整理,为相关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剪报整理本约六万字,下面选取其中部分内容稍作阐发。
一、《播音员的日记》——记录下广播事业的艰辛历程
关于解放区广播的历史,《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中汇集了很多珍贵文献。其中有一封1947年8月3日发出的《陆定一同志关于要树立一个好作风的指示信》,在注释中,明确地提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1947年3月,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集中兵力向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实行所谓重点进攻。3月19日,我军主动撤出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率领中央纵队(后改称“中央支队”教导队)转战陕北,直到我军在西北战场转入进攻时为止。新华社派出部分同志组成小分队,由范长江同志率领,跟随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等转战各地。同时,由廖承志、陈克寒等同志率领总社,转移到太行山区河北省涉县西戍村进行工作。[2]
剪报中有一篇《播音员的日记——为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十五周年》的日记选刊,真实记录了转移西戍村接替总社播音过程的艰辛:
接受新任务
1947年3月30日 西戍村
中午,安岗同志从中央局回来,传达党的决定:立即抽调一部分电务、编辑人员前往太行西戍,同其他方面抽调的人汇合,组成临时班子,1号起,接替总社对国内外的文字广播和口语广播。任务异常紧急,组织上派老张、小李和我打前站,限天黑以前赶到,准备好一切。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时候了。我们以每小时十里的急行军,爬山涉水,赶往目的地。六点左右,我们来到四五十里外的山村西戍。在村干部和老乡的热情帮助下,很快就准备好了住房,烧好了开水。天黑以后,在朦胧的月光下,大队人马来到了。电务人员立即动手架设电台,很快就叫通了晋察冀总分社和山东总分社。平汉线我军开始反攻,收复阳武等三座县城。编辑人员一边打扫房屋,一边编写稿件。总务人员忙着安置大家的吃住。一直忙到深夜,才大致就绪。
在宣传战线上又一次战胜了敌人
1947年4月1日 西戍村
经过昨天(31日)一天的紧张准备,从今天起接替总社的工作,以“陕北新华通讯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向全国、全世界继续发出中英文和口语广播。
临时总社的负责同志午后召集了全体干部会,传达了薄一波副政委的指示:总社人员已随党中央安全转移,一个多月以后,就可以来到这里。今后我们是面对全国、全世界,代表党中央发言。工作中要尽力克服困难,慎重小心,不能出任何差错。4、5、6三个月我们要展开全面反攻,国内形势将有急剧的变化,捷报会不断地传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宣传工作。
晚饭后,和罗林同志去口语广播电台编发要闻稿。风很大,顶风赶到五里外的沙河镇。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山沟,在傍山的土窑洞里设置了机器和播音室。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就在这里。由他们分出人和机器接替陕北台的播音。由报社临时调去担任陕北台播音的胡迦陵同志,已经在这里练习了两天,她说:“这玩意儿可不好搞啦,紧张得很!”我们一面鼓励她,一面同她一起准备稿件。邯郸电台的播音员也给予她帮助和关照。规定的时间到了,她异常镇静地走进了窑洞——播音室。五分钟以后,从收音机里传出一个坚定而响亮的声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
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办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假如一件事只有一个记载,而这个记载和天地间一切其他记载(此处所谓记载,不专指文字,犹史料之不以文字为限。)不相干,则对这件事只好姑信姑疑,我们没有法子去对他做任何史学的工夫。假如天地间事都是这样,则没有一切科学了,史学也是其一。不过天地间事并不如此。……历史的事件虽然一件事只有一次,但一个事件既不尽止有一个记载,所以这个事件在几种情形下,可以比较而得其真;好几件的事情又每每有相关联的地方,更可以比较而得其头绪。
关于史料的分类,傅斯年先生说:
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一旦得到一个可信的材料,自然应当拿他去校正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错误,靠他更正;间接史料的不足,靠他弥补;间接史料的错乱,靠他整齐;间接史料因经中间人手而成之灰沉沉样,靠他改给一个活泼泼的生气象。[3]
相对于宏观历史叙述的概括精炼,亲历者的日记就显得十分生动细致形象,这一点恰恰是亲历者日记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在我们探究历史细节的时候,日记里涉及的具体人物、地点、路线、环境变化,就可以更正史书叙述的错误,弥补有关记载的不足,整齐资料排列的次序。齐越先生的日记,正如傅斯年先生所说,让原来的历史叙述有了活泼泼的鲜活气象。今天读来,不论是当时的具体人物,细节安排,过程的丰富,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知人论世的传统。研究一个人,每每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我们今天了解齐越先生的播音生涯,就离不开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的把握。比如,我们知道齐越先生走上播音岗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关于这一时期解放区广播发展情况,赵玉明先生有过简要的叙述:
(1947年)七月份,新华社的大队人马在廖承志同志带领下辗转千里也来到太行,新华总社重新建立,所属各部门也恢复建制,胡若木、左荧、高尔公和鹿野同志开始从事广播编辑工作。齐越、夏沙和邱原等同志走上播音工作岗位。……这时候,新华总社由梅益同志分工主管语言广播工作。[4]
这里很简要地提到了齐越先生走上播音岗位的历史背景,在缺乏音像文献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他第一次播音的具体情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天的日记中,齐越先生对自己的第一次播音做了细致的记录:
开始了话筒前的战斗生活
1947年8月16日
总社的同志来到这里已快两个月了。领导和干部力量都加强了,工作不断有新的进展。口语广播部由梅益同志领导,他一直在物色男播音员,前些天他提议编辑部的男同志去试试音,结果我被试上了。
式中:FL为单节桥架活载,FL=630 kN;FD为单节桥架上的恒载,FD=670 kN;n为单节桥架悬挂油缸的数目,n=8.
今天早晨,我搬来沙河,参加了播音员的队伍。临行前,梅益同志握着我的手嘱咐说:“这是一个重要而光荣的岗位,你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男播音员,我们的广播代表党中央发言,你一定要做好这个工作!”我要牢牢记住党的信任和期望。
晚间,组长孟启予同志交给我两件记录新闻,跟我讲起了记录新闻的播法和要求。然后把我带进播音室,等前面的女同志播完,我就坐在麦克风前播下去。播完出来,满头大汗,手脚有点发凉。看看表,才不过播了十来分钟,却觉得好像几个钟头似的。启予同志说:“按照内容和字数要求,你播得快了,不要紧,慢慢就会熟练的。”这时编辑部也打来电话说:“口音挺清楚,就是有点发颤,可能有点紧张吧?”可不是紧张嘛!岂止“有点”!
光荣、兴奋、紧张、使命感、责任感……如此众多生动的历史细节,在日记里留存到今天,使我们能看到这么多“走上岗位”背后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记载,这样的心理体验,对每一位初出茅庐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第一次,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每一位从事语言工作的读者都会记得自己的“播音首秀”“讲课首秀”,我读到这段的时候,想到自己第一次在课堂上面对全班同学做自我介绍,第一次上讲台发言,第一次讲课,第一次面对摄像机,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这样呈现的历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日记文献受到历史学者普遍重视也正是这个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广播宣传对广大干部群众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对前线战士的战斗意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日记里关于陈毅等部队首长到电台视察的记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首长的关怀和鼓舞
1947年11月26日 沙河镇
晚上,陈毅司令员、滕代远副司令员来电台视察,社长廖承志和梅益同志都陪同来了。他们对电台全体干部讲了话。在讲话以前,廖社长介绍我们播音员跟二位首长见面,陈司令员鼓励我们说:“你们的播音有力量,听得很清楚,这个工作很重要,希望你们要努力学习政治,钻研业务。”
陈司令员在对全体干部讲话中谈到口语广播和部队的关系。他说:“部队中,干部都经常听广播,每天都抄写记录新闻印发,教育战士。你们的工作给了我们部队很大帮助,我代表华东野战军全体同志向你们致谢。”随后,他讲到我军装备和战术提高的情况,讲到前方战士的英雄事迹。他坚定有力地说:“我可以签字保证,明年春天将有更大的胜利,将为我们后代子孙奠定民族解放的大业,你们就等着播捷报吧!”
这段记载对我们研究解放战争发展史,探讨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的深层次原因,了解包括陈毅元帅在内的解放军指战员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历史记载最重要的核心点,时间、地点、人物、身份,重大事件,都在这日记的字里行间留下了精确的记载,如果我们要给陈毅元帅写传记编年谱,或者编解放战争史,这就是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做历史研究的人,都很重视证据,还讲究“孤证不立”,这篇日记提到的历史节点为我们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在历史时空中对历史事件进行精准定位。
齐越先生在日记中说,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人民广播事业也在日益发展。邯郸台和晋察冀台先后并入陕北台,编辑、机务和播音员的队伍扩大了,节目和播音时间增加了。除播音外,还担负收听莫斯科台和敌台广播的任务。简短的文字叙述,也让我们认识到宣传工作的繁重复杂,毫无疑问,几个字背后是一项项千头万绪的重要任务。我们面对简洁的历史记载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历史中人都活在简单的英雄故事里,纸面背后,是纷繁复杂的历史场景,这需要我们依据相关文献展开探索和追寻。
日记选的最后,是一则记录济南解放当天情景的,我们今天读起来就像看电影一样能感受到那种惊心动魄:
播出“号外”捷报:解放济南
1948年9月24日 张胡庄
今夜又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在全天播音快要结束的时候,编辑部从电话中传来重要捷报,我们迅速无误地抄写下来。最后一个字刚刚落笔,启予同志抓起稿件飞奔入播音室,随即从喇叭中听到她那激动而有力的声音:“各位听众!现在播送刚刚收到的济南前线捷报:进攻山东省会济南的人民解放军,已经完全占领商埠和外城全部,并正在内城进行最后阶段的巷战。到23号早晨为止,守敌被歼灭和起义的总共已有六万多人……”
这件消息刚刚播完,电话铃又响了,电话里传来了急切的声音:“不要结束!还要播解放济南的消息!”但是已经晚了,喇叭里已经道了“晚安”!电话里传出:“总编辑决定:不要关机器,加播‘号外’!快传!”
“女声男声轮播,多播几遍!”
我和孟大姐拿起传来的稿子跑进播音室,这时距离结束播音不过相差一分钟,收音机里又传出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各位听众:人民解放军今天下午五点钟全部解放济南,守敌全部歼灭,无一漏网,战果正清查中!”
这个“号外”捷报,孟大姐播了三遍,我播了四遍。播完,我们全体播音员和机务员,在院子里狂欢地唱着,跳着,庆祝胜利,直到深夜。
(广播业务1960年第8期(8月22日)总第33期)
如此鲜活的历史记录流传到今天,对我们了解那段岁月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虽然不是录音录像,但当时的情景犹如就在眼前,引人入胜。这样的时刻,我们今天是不容易感同身受的。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需要制作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纪录片,这段记载完全可以作为拍摄脚本使用,这样制作出来的才是真实的、有灵魂的作品。
二、读者来信——早期广播节目的互动
我们今天的广播电视节目中,与听(观)众互动是很常见的,也是节目保持活力的标志。在网络手机普及之前,类似的互动一般是以来信回信的形式出现的。尽管技术条件差别很大,但是交流的具体内容却很相似。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对人生、对时代产生困惑、迷茫,需要得到疏导、宽慰和鼓励。在剪报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希望的果实——一封回信》,署名遥拉。这是一封很类似心理辅导的信,内容也比较深沉。虽然是写给一个人的,但是字里行间很能反映战争岁月里普通百姓对人生的思考。全文如下:
希望的果实
遥拉
□□:
把您的来信连着读了两遍,我有着由内心涌出的喜悦。我是一个最不会说话,也最不会客气的人。让我坦白地说,我由您的信里得到了不少的启示,这是我应该感谢的。
面对着您的信,我静静地想:自从战争开始以来,我们的生活的确已经混沌得可怕了。人们像盲目的蛆一样蠕动在私欲中寻找着安慰,努力想忘却现实。于是生活一天天地溃烂着。正如您所说的,一般人都失去了重心。同样的,我们的生活也失去了重心。好像一座基础不稳固的楼房,经不起暴风雨长年地袭击。这次的战争就是一场暴风雨,是可怕的,同时也是伟大的。它不仅动摇了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摧残了多少人善良的心灵。也就是您所说的,高贵的生命的泯灭,高尚的道德的沦亡。的确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依我看,一个健全的人格的树立,一方面固然受客观环境的限制,一方面还是要从现实生活的熔炉中锻炼出一种正确的人生观。用它指导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充实,更充满坚决向上的意义。更进一步,一个真正不朽的人格,是要对历史的发展尽了最大的努力,是要面对着现实,推动着历史的轮子,并且给后来历史上的一切发展造成基础,这样的想法您以为然吗?
在这混沌的生活里,一时一刻我都在希冀着,“善良”在一般青年的灵魂里觉醒起来,普遍地对于人类萌动出新生的爱,我们现在的生活如何迫切地需要善良的人们来改善呵!
然而我仅仅是这样寂寞地希冀着吗?不,我应该接受您的启示,今后我要去唤醒一般人失去了的高贵的生命。请您相信我!
掀去希望上那层怀疑的云雾吧,我的畏友!
根生在现实的泥土里的一颗希望的种子,终究是要成长起来,终究是要开花的。任何暴力扼止不住他的萌生。笑的日子,善良的生活,是在我们劳苦的工作以后,摘下一串累累的希望的果实。
希望的果实,是黄金的果实呵!为了收获,我们还要耕耘!
为了燃烧在胸膛里的同一的希望,让我们紧紧的握手吧!我们的手臂是一道钢筋的桥梁,他们曾经负载过苦难,如今让他们送过这坚固的友谊和问候!
透过这封信,我们可以体会烽火岁月里普通百姓的艰辛和痛楚,相对于老照片的直观,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可奈何,更让我们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在面对人生坎坷的时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找到化解疑难、摆脱困境的办法。
三、无线电发展史资料
广播的发明对现代历史进程、政治格局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政府更加注重广播的发展。因此,广播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对这一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情况做了细致的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中央广播局组成以副局长温济泽为团长的中国广播代表团18人,于1954年7月6日至9月5日访问苏联,主要任务是学习苏联广播经验。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广播事业局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广播总局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广播事业合作的决定。中国广播代表团回国后整理了一套苏联广播情况和经验(中央广播局编印《苏联广播经验》两种,1954年10月编印平装本,1955年5月编印精装本,内部资料)。
中央广播局于1954年11月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局长梅益在会上做了题为《学习苏联广播经验,改进我们的广播工作》的报告。会议介绍了苏联广播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究了广播宣传如何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的问题,讨论了改进广播宣传工作的方案。
会议强调,根据苏联广播工作经验,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应密切结合,以中央电台为基础、地方电台为补充,构成一个宣传的整体,逐步克服目前广播工作中存在的分散状态。保证当地听众能听到中央电台的重要节目,也是地方电台的重要任务。[5]
在学习先进苏联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广播技术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剪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齐越先生翻译的关于苏联无线电的文章,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苏联无线电的发展水平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史料。比如M·契别尔曼在《莫斯科的声音响彻全世界》(电世界,1951.5.12,五卷第三期)中就对当时无线电广播发展的规模做了如下的描述:
列宁的理想实现了。在城市和乡村,在北极的房舍和野营中——在凡是有苏联人居住与劳动的一切地方,都有了无线电收音机,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线电听众的数量不断地增加着,仅仅在去年苏联有线广播喇叭的数量就增加了一百万以上,主要地是在乡村地区。
用今天的话说,苏联收音机实现了全境覆盖,这样的宣传系统产生的影响力可想而知。苏联在历史上对世界格局、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巨大影响与此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一点,乡村无线电听众数量不断增加,这对整个苏联的宣传工作都具有夯实基础的重要意义。
文章还谈到了广播的节目形式,我们可以借此了解现代广播节目的渊源:
广播的主要节目包括:政治广播,文艺戏剧广播,讲授科学和技术的广播,对儿童和少年广播以及音乐广播。
广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政治广播常用的形式是:讲座,座谈会,解说,报告和报导。
“广播剧”是莫斯科电台经常的广播之一。这多半是以适合广播的形式演出的戏剧。根据大多数听众来信判断,这些广播很受听众欢迎。所有世界上古典音乐家的作品,苏维埃作曲家和世界进步音乐家现代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无一不被莫斯科所广播。
这种广播节目构成,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影响,我们留意一下广播电台的不同频道就可以看到,今天还有交通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等分类,节目互动模式虽然大有改进,但基础的架构是大体不变的。
具体体现苏联巨大影响力的文章是叶甫赛耶夫的《东南欧与中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无线电广播事业》(1950.8.25人民广播),它对于东南欧和中欧人民民主国家——捷克、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相当细致的叙述,以波兰为例:
从人民民主国家无线电事业发展的最初几天起,苏联方面给予他们的巨大帮助就已经显示出来了。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一日,苏军解放了波兰的许多城市以后,在当时波兰政府的临时所在地卢布林,新生波兰的第一座广播机立即开始工作,这座广播机是苏联政府移交波兰的。波兰的无线电广播靠了苏联的帮助复兴起来。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波兰解放五周年纪念日,在华沙附近的拉申诺,新的近代化广播电台以二百基罗瓦特的电力开始播音,使用波长是一千三百三十九点三公尺,呼号是“中央广播电台”。这座广播电台的全部设备,是波兰工人采用了苏联最丰富的经验,用他们自己的手在自己的工厂制造的。
另外,还有介绍苏联无线电技术先进程度的卡沙科夫《苏联是无线电广播的祖国》,其中谈到:
列宁和斯大林最初注意到无线电的时候,就把无线电看作不仅是联络的而且是鼓动、教育、动员群众的重要工具。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里,他们就已经利用无线电使革命政权机关与全国联系起来。
在苏联,早在一九一九年就进行了群众性的无线电广播的实验,而在以技术自炫的其他国家中,这种实验是过了若干年以后才开始的。美国计算他们开始无线电广播是在一九二○年末,当时在美国曾进行了无线电业余研究者关于无线电话的最初的实验。英国的无线电广播是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开始的,法国是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德国是在一九二三年十月。外国的无线电广播是在苏联无线电成就的经常影响之下,以无线电业余研究者的个人实验开始的。而在苏联,无线电广播从一开始就被看作是国家全体人民的重要事业。
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苏联无线电广播发展的历程、规模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影响力。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向苏联学习”的时代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广播的发展情况,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它们的映衬下,我国现代广播事业的发展史就显得更加饱满充实了,学习的具体经验以及援助事项也明晰了。
四、文艺作品翻译
齐越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外文系,精通俄语。我们在剪报里看到不少齐越先生翻译的文艺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如罗卡柴夫斯基《包里斯的妈妈》(译自1948年5月《少共真理报》)、《狄更生的书》(遥拉译,1945年11月15日《西京日报·南山副刊》)、普希金《给查达耶夫》(遥拉译,1945,城固)、果戈理《谈谈普希金》(《北平解放报》)、塞尔吉·梅尔戈亮《我怎样成为数学博士》(1950年6月17日,《中国青年》41期)。值得注意的是苏联播音员列维坦等《朗诵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一文(语文学习,1955年7月号,总第46期),对朗诵文艺作品仍有参考价值,节选如下: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听一个人讲他看见的或经历的事情,总会是发生兴趣的。但也有些人善于很有趣或很生动地转述自己没看见过没经历过的事情。人们常说:“他所讲的,就好像他自己亲历的。”演员和朗诵者应当具有想象力,善于感受和体会别人的心情。但这些特点并不仅仅是演员和朗诵者所具有的,每个人也都具有,只是程度不同。
可以用哪些方法使朗诵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像作者的思想所要求的那样,为听众所接受呢?这就必须熟悉材料,清楚地想象故事发生的环境,想象故事中的那些人物。
朗诵一篇历史故事,那就要回忆你们所知道的这个时代的一切,以及人物和发生的事件。
选许多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经过几次这样的练习,就会一次比一次容易地使自己音调的旋律和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一致,并想象出他们的形象和故事发展的画面。这样你们就会慢慢培养和训练出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用想象的画面和形象吸引听众的能力。
朗诵者的动作应当有节制,因为无谓的手脚忙乱会引起呼吸急促,妨碍从容不迫的朗诵。在朗诵的时候应当注意运用声音、手势和呼吸。
无论在多少听众面前朗诵,必须永远在自己的音调中保持诚挚和温暖,一秒钟也不要与自己的听众停止“交流”。
这些经验都很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读后很受启发。从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想见齐越先生对人文知识,播音、朗诵艺术的研究是经历了长期、不懈地努力,不断揣摩,广泛学习,博采众长的结果。他的成就离不开文化遗产的滋养,离不开虚心刻苦的学习,他留下的这些宝贵经验,依然持续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播音艺术,令人肃然起敬。
五、散文创作
剪报中有几篇齐越先生创作的散文,从《江城之夜》(署名“遥拉”)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生活的思考。在《谈历史》(署名“炼”,1944年5月8日,旄头)中,他表达了对历史的不同一般的认识:
所有有价值的学术著作,都离不开拿历史作根据。如果用一点文学口吻的话来说,就是多半的学术著作都伸根到‘历史的泥土’里去吸收养料,去培植光彩,去造成果实。
历史是人类生活底横断面和纵断面,所以历史是由“史实”和“史学”两部分造成的。
史实和史学二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历史的史实范围太广了,分量太重了,真可以说是浩荡如海,就费尽我们终生的力量,我们也不见得能读完万分之一的史实,所以要知道史实,一定要有历史法则的帮助,我们才能融合贯通,举一反三,所以史实离不了史学。史学呢?也离不开史实,因为生活里所发生过的事实,都有历史的发展,如果想研究发展的法则,我们就不能不找出发展的过程,法则是从许多事实里抽释出来的,所以史学也离不开史实。
整理完这些剪报,我不由得心生感慨。对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模仿对他的技术了然于胸、足以乱真,但是要想留下属于自己的典范,更重要的是达到他所具备的文化素养,这是成就艺术家的最关键因素。通过齐越先生的剪报我们领略到了先生非凡的人文素养,这些“历史的碎片”背后,是先生素雅淳朴的人格,唯此可以万古长青!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电台新闻系.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1940-1949)[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
[3]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赵玉明.赵玉明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5]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尤书才]
On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Qi Yue’s Newspaper Clippings
WU Shu-qiang
(Cangzhou Library, Cangzhou, Hebei 061000, China)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ollects a number of Qi Yue’s newspaper clipping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Qi Yu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Qi Yue cut them down from different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most of articles are originals and translated versions. These articles “freeze” the real history. Through these articles, we can explore the thoughts and work of Qi Yue known as “a man who broadcasts with life”, which displays a unique style of that era and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Qi Yue; newspaper clipping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roadcasting
2017-01-16
吴树强(1985-),男,河北沧县人,沧州市图书馆特藏部主任。
G358
A
2095-2910(2017)01-006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