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山西省长治学院为例

2017-03-28翟明娟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经管类讲授实验课

翟明娟

(长治学院 数学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山西省长治学院为例

翟明娟

(长治学院 数学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文章从专业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统计实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四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既面临共性问题,也有院校自身的特殊问题。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与基本概况

《统计学》课程是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利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经管类《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既符合新背景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又适合地方本科高校的实施,在制定改革思路时不能闭门造车,应充分了解此类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因此,课题组组织了一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法实施。

问卷调查主要是向山西省长治学院经济学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随机发放纸质问卷180份,收回174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58份。考虑到多数院校这两个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在大学的第三或四学期开设这一情况,将大一学生排除在样本之外;另外,由于问卷于6月中旬实施,考虑到毕业生由于距学习该课程的时间间隔较长、找工作等原因可能会造成问卷信息部分失真从而导致系统偏差这一情况,将大四学生也排除在样本之外,由此,此次问卷由这两个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完成。因此,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以供参考。

二、《统计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统计学》教学专业基础的调查分析

开设统计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程。长治学院的经济学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专业基础课。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统计学课程的部分内容教学内容重复,比如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这两章内容。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仅开设高等数学这一门课程,但由于课时较少与学生基础的原因致使教学进度较慢,不能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最后结果是教师仅能讲授三大内容之一的微积分内容,而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这两部分内容就没有时间讲了。《统计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及讲授情况结果显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显著好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经济学专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两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专业基础明显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明显弱于经济学专业。第二,《统计学》课时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统计学课时为51课时,比经济学专业少17课时。该专业的学生在较少的课时中所能学到的统计方法较少,另外学生是在没有概率基础的情况下学习统计课程学习难度加大,更难以领悟其中的统计思想。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抽象难懂且不实用,以致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满意度较低。

(二)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

有专业针对性且紧跟时代的《统计学》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及利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学内容这方面的调查是本次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调查主要涉及重复性、针对性与教材三大方面。其中教学内容的重复性是指统计学课程与之前所上课程中是否存在重复讲授、以及哪些内容重复讲授这一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存在重复讲授情况;而经济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与前期开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存在部分内容重复讲授现象,比如参数估计这一章内容。事实上,经济学专业的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有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这两章内容,只不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师在授课进度上往往讲到参数估计内容就结束课程,而后面的假设检验内容由于课时限制等原因要么不讲,要么一节课就结束。另外,由于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是两种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因此也包含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大纲里;因此,从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来看,重复讲授的内容为统计推断基础这一章的部分内容、以及参数估计、假设检验这两章的全部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两个专业的《统计学》教材版本及著者均不同、授课章节及例题等教学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仍有64.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程度不高。学生之所以产生这一认知的原因固然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讲授深度有关,也与教学内容本身没有突出专业针对性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管理类专业所选用的教材质量在正确性、统计术语及其表示符号的统一性与规范性、章节布局线索的清晰性方面均优于经济学专业,但两个专业所用教材质量均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改进,比如教材均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某些常用统计专业术语的名称不统一、某些专业术语的表示符号不规范及前后章节中不统一、知识的时代性不强、教材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等。这样的教材给《统计学》课程的教与学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教材质量亟待提高。

目前,该校《统计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支撑,而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虽好,但存在重复讲授内容;两个专业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均不强;两个专业特别是经济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质量不高。所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不仅要注重专业基础课的开设,而且还要避免与专业基础课部分内容的重复讲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教材方面要提高其正确性、规范性、统一性、逻辑性与时代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调查分析

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教师在部分教学内容的讲授中已经试行了学生小组合作并推荐代表讲授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超过9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都比较单一,即单一的教师板书式讲授;且认为这种方式急需改变。但对于教学方式的最优模式方面意见不统一:大约有63%的学生认为“教师理论讲授+统计软件演示+学生软件操作”的模式最佳;大约有22%的学生认为“分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模式最佳;约12%的少数学生认为“教师理论讲授+统计软件演示”的教学模式最佳。调查显示结果与研究人员一开始预想的最优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形成单一教学法的原因固然有高校客观办学条件所限比如实验室缺乏等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来自于授课教师方面。客观上,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授课方法与手段应有所区别,即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其对应的最佳授课方法与教学手段,比如对于描述统计的多数内容来说,采用“学生分组合作与讨论探究”的模式就可达到最佳,教师只要作必要的引导即可;而对于推断统计的多数内容来说,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统计软件演示”的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形成统计思维、培养学生利用统计思想和方法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而且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统计实验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调查与分析

此次与统计实验有关的调查主要涉及统计实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两方面,主要内容有:是否开设统计实验课、学生使用计算软件处理数据的情况、学生学完统计学课程后掌握的能力、学生对统计实验课的需求情况、实验课开设方式及所占课时、开设实验课的软、硬件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两个专业均没有开设统计实验课,其中统计学课程中的统计实验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而自学过程及结果均没有相应的引导、监管措施和考核措施,因此所有学生都没有用过专门的统计软件进行过统计分析,只有极少数个别(不超过3%)同学偶尔用EXCEL进行过简单的统计计算,导致学生在现有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对统计实验部分的训练几乎是空白的。学生统计建模能力、统计结果的解读能力不强,迫切希望增设实验课。而学院均没有为两专业设置实验室以及实验课时;如果要增设实验课,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时从何而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于统计实验课所用课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特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多数同学倾向于所用课时为8到16课时;开设方式方面多数同学倾向于“理论与实验交叉进行”的方式、少数同学选择“先理论,后实验”的方式。授课教师可去掉某些简单的描述统计内容的课堂讲授课时,同时精简剩余理论的讲授、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使用现代多媒体工具等教学手段可为实验课节省出其所需的课时。因此实验课所占课时问题能够有效解决,但实验课的开设并不容易。因为实验课的开设不仅对高校的办学硬件设施有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能够进行统计方法的理论讲授,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模拟能力和统计建模的能力。

三、结论

长治学院经济学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与其他院校相比,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的问题既有与其他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自身院校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主要为: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不强且时代性差、教材质量不高、学生处理与分析数据能力、统计建模能力及统计结果的解读能力均比较低。自身院校的个性问题主要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统计实验课、个别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开设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支撑。第二,地方高校经管类统计学课程表现出的问题虽然多种多样,但根本问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的统计知识不能紧跟时代,对于学过的统计方法的领悟停留在理论阶段,远没有进入到实践阶段。特别是缺失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运用统计计算软件处理数据的经历几乎为零,导致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统计建模能力、统计结果的解读能力、利用统计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比较弱,难以实现统计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结合自身院校该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及需求,针对教学内容及方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实现途径,以实现《统计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助力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G642.0

A

1673-2014(2017)05-0066-03

山西省教育厅2016年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研究”(J2016111)

2017—03—11

翟明娟(1976— ),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统计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责任编辑 赵巨涛)

猜你喜欢

经管类讲授实验课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