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对英汉成语互译的影响
2017-03-28杨焱
杨焱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思维定势对英汉成语互译的影响
杨焱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思维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其消极作用是思维模式固定,由潜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往往将问题简单化。英汉成语互译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但成语的文化底蕴厚重,翻译中的思维定势会造成文化传递的缺失。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思维定势对英汉成语互译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成语翻译过程中克服思维定势的策略。
思维定势;成语;互译
汉语成语短小精悍,声调铿锵,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英语中的idioms和汉语的成语相对应,是语言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表达,本质上是一种“语言习惯”,无理据可言。英语中的idioms也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往往蕴含典故,富有哲理。英汉成语互译应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但在互译过程中,思维定势的阻碍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有必要研究思维定势在成语互译中的具体表现及克服思维定势的策略。
一、思维定势的含义
“定势(set)”这一术语是由德国心理学家G.E.缪勒(G.E.Muller)和舒曼(F.Schumann)首先提出的,表示对某一特定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1]63。心理学家将其完善并发展为一种理论,即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换言之,就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定势”驱动下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势,进而形成潜意识,支配人们的言行。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在动力定型驱使下按照既定方向或程序进行思维的活动过程,是人们在长期生产或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积累产生的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和固定性思维习惯。思维定势是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跳不出已有“框框”束缚,思路难以打开,思维缺乏灵活性,常常表现出消极的习惯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这种思考模式随处可见,使用者囿于自己的经验采取行动,不发散思考,不求本溯源。在英汉成语互译过程中,思维定势将立体的、复杂的问题平面化、简单化,使得翻译中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克服这种思维惰性。
二、思维定势在成语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成语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汉英成语各自承载独特的民族文化信息,因此,即使是措辞相同也会表达不同的内涵,英汉成语互译时需要弥补这些差异,但译者的思维定势对英汉成语互译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望文生义,貌合神离
成语难懂、难译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浓郁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在其文化语境中有特定的内涵。英汉互译时,在思维定势的驱动下,译者往往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按照其字面意思在译入语中找到一个对应的成语,貌似很巧妙地运用了套译法、归化法,但其实两个成语的含义不同。
例如,季羡林的《长寿之道》中提到“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张培基教授给出的译文是“agile like a swallow and walking as if on wings”[2]152。成语“身轻如燕”源自赵飞燕的传说,这位绝世美女身材瘦削,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成语里的“燕”是指赵飞燕,比喻轻盈如燕。很显然,译者并没有将“赵飞燕”这一意象直译出来[3]121。所以这个译文虽然传达了相同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毕竟此“燕”非彼“燕”,它改变了汉语成语的文化意象。
再如,经典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英语成语“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的汉语译文为“滚石不生苔”[4]161。事实上,这两个成语内涵完全不同,前者义为“a person who is always changing the place of work will not get rich”,即“频繁换工作不利于生财”,而后者义为“生命在于运动”。再如,“It is a wise father who knows his child”并非“父贤知其子”,而是“再聪明的父亲也不一定了解自己的孩子”之义;“eat one′s words”并不能译为“食言”,而是“收回前言,承认错误”之义;“walking skeleton”义为“骨瘦如柴”,而并非“行尸走肉”,后者的意思是“the walking dead,a walking corpse and running flesh,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pigs might fly!”与字面上的“猪也许会飞起来”含义大相径庭,前者的含义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或“天下事无奇不有”。
成语的魅力主要不在其表层义和指称义,而在其隐含义、引申义和联想义[5]70。所以成语翻译不能太草率,译者应深入了解成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否则译文就会和原文貌合神离。
(二)一一对应,追求唯一
因思维定势产生的成语翻译问题不仅出现在一些教材里,甚至还出现在词典中。以英语成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为例,很多教材和词典都将其译为“明珠暗投”,《新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英华大辞典》则译成“对牛弹琴”。那么,“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究竟和哪一个汉语成语对应呢?
首先考察这三个成语的词源。成语“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出自《新约·马太福音》“do not give dogs what is sacred;do not throw your pearls to pigs.If you do,they m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and then turn and tear you to pieces”, 即“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免得它们用脚把珍珠践踏,又转过来猛噬你们”[6]1474。从字面上看,英语成语中的“pearls”一般指事物而不指人。“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可译为“把珍珠撒在猪的面前”,猪当然不会欣赏这么美的东西,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做无谓的努力,甚至还可能被咬一口,用来比喻一番好意给狗吃[7]167。例如:
(1)原文:Through him the captain offered them fifteen dollars a month,and one month′s pay in advance,but it was like throwing pearls before swine.
译文:船长通过他向他们提出月薪十五元,先付一个月工钱,但这番好意白费了,人家不领情。
“明珠暗投”出自《史记》:“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即珍贵的璧玉,夜间放光,暗地里将其撒在路上,大家斜着眼睛看,感觉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三国演义》五十七回:“(庞)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鲁)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由此可见,“明珠暗投”主要指人,比喻有才能的人去给昏庸的人服务。Brewitt-Taylor将其译为flinging a gleaming pearl into darkness。所以,“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与汉语成语“明珠暗投”含义不同。
“对牛弹琴”最早见于东汉学者牟融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简言之,就是“对愚蠢的人讲高深的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这个英语成语的含义相同。
(2)原文:I will no long waste good advice on Kate.It just seems like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because she never listens to it.
译文:我再也不给凯特进忠言了,她根本不听。我可不对牛弹琴了。
由此可见,“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不应译为“明珠暗投”,在一定上下文中,可以理解为“对牛弹琴”,也可译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所以,成语翻译绝非一一对应这么简单,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每个成语都有唯一一个配套的成语译文。
(三)二元对立,非此即彼
人们在评论成语翻译的优劣时,经常不能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要么直译,要么意译,要么异化,要么归化[8]104。事实上,习惯性地在两者中找一个自己支持的译本是偏激的。“死译”“直译”都是内容上忠实原文,只是程度有别罢了;“意译”“胡译”译文都不囿于原文,但前者遵循译入语文化,曲线达意,后者却无原文可依,天马行空[9]11,所以翻译时“度”的掌控至关重要。
1.过度归化,滥用成语
人们经常采用套译法,即在译入语中找一个内涵基本相似的成语。例如:
(3)原文: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译文:说曹操,曹操到。
(4)原文: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译文: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英汉成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翻译时应当注意保留这种特色。把汉语的民族色彩或地方色彩强加到译文中去,不仅没有为之增色,反而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和原作的上下文形成违和感。例(3)、例(4)中,英汉成语虽然意义近似,但因为曹操、诸葛亮是我国的历史人物,互译时使用套译法,就会与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4]163。因此,归化过度就是生搬硬套,张冠李戴,译文变得不土不洋,不伦不类。例如:
(5)原文:with fair skin and black eyes
译文:肤若凝脂,目若点漆
(6)原文:toss about on a sleepless bed
译文: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一般来说,由于这种归化的翻译采用了具有目的语文化色彩的成语,符合目的语言语表达习惯,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因而易于为读者接受。但滥用汉语成语就会导致过度归化,使得译文与原文不对等。例(5)给人以时空错位、画蛇添足的感觉。例(6)滥用《诗经》中表达相思之情的成语,事实上,从源语表述中并不能确定主人公难以入眠的原因,所以这样的套用过于主观,并不妥当。
2.过度西化,忽视成语
汉语成语体现文字之美, 也传递着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而受英文的影响,译文西化现象日渐严重。译文处处仰赖成语,等于只会用中国古人的脑来想,嘴来说,绝非明智之举。但是,翻译时不使用成语,问题也很大。淡忘成语,全盘西化,是文化意识萎缩的表现。例如:
(7)原文:In one word
译文:总的来说
(8)原文:extremely urgent
译文:极端紧急
(9)原文:commit the same error
译文:犯同样的错误
(10)原文:fellow sufferers
译文:一道受苦的人
(11)原文:miss a good chance
译文:失去一个好机会
文字过度西化,译文则不简练。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标准应是忠实于原文内容,译文形式通顺,还应发扬译文的优势,超越原文[10]16。例(7)~例(11)可分别改译为“总而言之”“十万火急”“重蹈覆辙”“难兄难弟”“失之交臂”。
三、成语翻译中克服定势思维的策略
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成语翻译往往过于简单,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应正确地对待成语翻译,既不能完全归化,滥用成语,也不能完全异化,全盘西化。应根据上下文内容,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部分套用,求同存异
适度使用成语,可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完全生搬硬套会显得十分突兀。因此可以巧妙利用成语,部分归化,这样既不会给人文化错位的感觉,又能使读者轻松、准确地掌握异域文化信息。
例如成语“人文荟萃”,义为“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如果直译的话,可译为“gathering of talents and cultural objects”。显然,原来汉语的韵味在这个译文中消失殆尽。“milk and honey”出自《旧约·出埃及记》第三章“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奶与蜜之地)”,以“奶”和“蜜”比喻“富饶丰足”[6]86,如果在“milk and honey”前加上“intellectual”,那么“a place flowing with intellectual milk and honey”便是“人文荟萃之地”了。同样还可以利用这个英语成语典故将“鱼米之乡”译为 “land of fish and rice”。采用这样的译法外国人容易理解,不会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还可以保留汉语的文化特色。因此部分套用《圣经》典故,不仅传递了成语本身的含义,也使译文拥有了文化底蕴。
《红楼梦》二十五回:“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成语“心有余而力不足”该如何翻译呢?英语中的成语“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出自《新约·马太福音》“watch and pray so that you will not fall into temptation.The spirit is willing,but the body is weak(总要做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望,肉体却软弱了)”[6]1513。霍克斯在翻译时套用了这个典故但却改变了关键词,译为“my heart is willing but my purse is lean”,而杨宪益则简单地译成“I just haven′t the means”,两种译文高下自见。
再如,英语成语“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如果简单直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则读者不理解其真正含义,如果意译为“多此一举”,又有文化缺失和文化错位的遗憾,所以将其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或许是比较完美的选择。同样的例子还有“one stone kills two birds”可以译为“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二)不是成语,胜似成语
无论英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都有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英译文尽最大限度保留源语中的语言美感与修辞手段,使译语读来仿佛本族语般流畅。
例如成语“外强中干”,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如果译为“a paper tiger”也还贴切,但与“外强中干”的内涵不尽相同。如果为了尽量忠实于原文译为“outwardly strong but inwardly weak”,又很平淡。为了保留其语言上的美感,可以译为“forcible-feeble”,既简练,又押头韵。例如:
(12)原文:That guy is physically big,actually he is only forcible-feeble.
译文:那个人虽人高马大,实则外强中干。
再如,根据成语的含义,“和气生财”可以译为“amiability attracted riches,an even temper brings wealth,peace breeds wealth,friendliness is conducive to success”,但这个译文显然不能传达源语的美感,“good manners,good business”具有韵律感,可以有效传递汉语成语的美感。
较之一般词语的翻译,成语翻译要求更高,操作起来实际困难也更多。译者应尽最大可能传达成语在源语中的语言美感与修辞手法,力争形神兼备。
(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翻译本质上是语境之译,文化之译。语境之于翻译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11]106。翻译从来就没有固定的答案。对于同一个成语,在不同的时代,根据不同的语境,应该使用不同的译文。
例如,翻译英语成语“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如果文中说话人是一个工匠,可译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若出自农民之口,可译作“一镢头挖不出一口井来”;若出自学者之口,可译作“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所以根据特定场合,译者需要采用相应的表达。冯庆华曾举过一例:“If you dare to play the fox with me,I′ll shoot you at once! ”[12]286根据说话人的身份、背景,应译作不同的译文。如果这话出自一个古代故事,可译为“汝敢戏吾,格杀勿论”;如果说话人是王熙凤,则应该是“你这蹄子要是有半句假话,仔细你的皮!”;如果说话人是位读书人,他也许会愤愤地说:“如果你有勇气对我搞阴谋诡计的话,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你瞄准开火。”
语言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如朱熹在《〈四书〉或问》中曾使用成语“闭门造车”,“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就算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符合规格,就能合辙)”。宋朝是个推崇法制的时代,彼时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完全没有今天“闭门造车”的贬义,那么如果翻译朱熹这段文字就不能译为“shut oneself up in a room making a cart”或者“act blindly by divorcing oneself from reality”。
被誉为“汉语言活化石”的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精练的文字里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英语成语堪称西方文化的结晶,凝聚着西方人民的历史、思维与风俗习惯。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个性,具有个性的英汉成语之间,吻合只能得之于偶然。因此,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译文具有唯一性,那种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标准来衡量成语翻译得失的做法,其实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对于英汉成语互译,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处理。
[1] 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万青.张培基散文中成语汉译英的意象变化[J].海外英语,2016(4):121-122.
[4]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 张传彪.文学语境与成语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70-74.
[6] 圣经:中英对照[M].香港:环球圣经公会有限公司,2011.
[7] 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8] 龚晓斌.原型范畴理论对于汉英成语相互转换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10(2):104-107.
[9] 周领顺,赵国月.译者行为批评的战略性[J].上海翻译,2015(4):9-13.
[10]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1] 赵友斌,陈有斌.洪荒之力 洪荒之译 [J].中国翻译,2017(1):104-108.
[1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4.015
2017-03-21
杨焱(1973— ),女,副教授。
A
1673-0887(2017)04-0075-05
H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