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导向下的高校图书馆采购模式探析
2017-03-28胡云峰
胡云峰
用户导向下的高校图书馆采购模式探析
胡云峰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采购环境发生变化,图书馆服务重心向数字化方向转移,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移动服务终端的建立提高了用户体验,给读者借阅图书带来了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也应该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大数据基础上,改进传统采购图书的方式,建立以用户需求导向下的高校图书馆采购新模式。
用户导向;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
图书采购工作是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与师生需求,在有效的经费预算下,提高图书馆馆藏活力,增加图书馆藏书质量,满足读者需求,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采购环境发生变化,图书馆服务重心向数字化方向转移,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移动服务终端的建立提高了用户体验,给读者借阅图书带来了便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也应该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大数据基础上,改进传统采购图书的方式,建立以用户需求导向下的高校图书馆采购新模式。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方式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方式主要还是以招标采购为主,现场采购、网上采购等为辅的传统采购模式。
(一)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最常采用的图书采购模式。通过招投标,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几家大型书商中优中选优,挑选实力强、价格低、服务周到、信誉良好的书商批量供书。招标采购最大的优点在于图书馆能批量采购图书,书籍质量有保障,易于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查重查漏。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传统的招投标采购图书没有充分考虑读者需求,主要依靠图书采编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受限于招投标书商的供货渠道,最终采购的图书不一定能满足高校师生的借阅需要。
(二)现场采购
现场采购是招投标采购图书的有益补充,是指高校图书馆采购人员通过参加各种图书展销会或直接去新华书店、图书批发采购中心采购相应图书。相比招投标采购图书,现场采购图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采购人员能根据馆藏图书的不足及时补配相关图书,还能及时购进热销图书,缩短了图书采购周期。但不足之处在于现场采购方式比较零碎,增加了图书编录工作强度,增加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采购量较小无法满足图书馆大量图书采购的需求。
(三)网络采购
网络采购是伴随“互联网+”模式兴起的高校图书馆新兴图书采购模式。网络采购类似于现场采购,不同之处在于采购员不需要外出,只需要一台智能终端就能完成图书的采购工作。随着“互联网+”企业发展日趋成熟,各大电商平台都提供了图书购买渠道,采购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便捷查询所需图书书目信息,诸如亚马逊、京东、当当等网站还提供了相关图书的读者书评等,方便采编人员充分了解图书信息。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环境变化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全球流通、资源实时共享、知识创新引领技术变革的新时代。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2016年,“互联网+”入选中国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标志着融合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新兴经济形态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建设也带来巨大影响,传统图书采购模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一)电子图书兴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图书资源逐年增多,种类日益丰富,以kindle电子图书设备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加速了全球电子图书资源的发展。以中国为例,2011年亚马逊kindle进入中国市场时,kindle电子图书资源不足两万册;到2017年,亚马逊中文电子图书资源已经超过10万册。kindle等电子图书阅读器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阅读习惯,而以cnki为代表的电子文献资源库的建立则完全改变了高校师生查阅专业资料的方式,在线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已经成为习惯,cnki、万方等文献数据库的采购经费已经成为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采购经费中最大的开销。伴随着电子图书、电子文献普及,传统纸质图书利用率逐渐降低。读者阅读模式的转变,“互联网+”模式下数字图书馆在高校师生中越来越普及,以及最近兴起的微信公众平台电子图书借阅等功能,让纸质图书日益式微。纸质图书借阅量减少,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让高校图书馆摆脱了纸质图书资源空间的限制,也摆脱了纸质图书借阅时间的限制。
(二)服务重心转移
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在图书馆藏的功能上,向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方向转移。借助大数据平台以及用户的搜索偏好,高校图书馆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好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同时,高校图书馆依托大数据及云计算功能,从传统的图书馆藏向为用户提供高信息附加值方向发展,借助计算机技术,高校图书馆系统深入分析用户借阅习惯与图书需求预测,给新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采购工作提供科学决策。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用户导向的图书采购模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高校图书馆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采购模式不再是天方夜谭。借助高校图书馆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以实现以用户为导向的图书采购模式。对于高校图书采购工作而言,以用户为导向的图书采购模式要求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利用图书馆网站获取高校师生的图书需求。以用户为导向的“互联网+”高校图书采购模式具体流程分为以下几步:
(一)收集用户图书需求信息
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收集高校师生图书需求信息。首先,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或者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提供高校师生需求图书登记入口,高校师生将所需图书的书目信息输入用户需求页面中,页面信息汇总至高校图书采购人员手中[1]。
(二)读者登记
根据读者需求汇总信息,图书采购员与书商签订供书协议。这一步需要筛选图书馆馆藏图书信息,并对读者进行说明,未收藏图书,读者可以申请订购;重复图书给读者提供相关检索信息,帮助读者借阅。读者在检索未收藏图书目录时,可以点击图书进入订购页面,填写图书订购申请表(表中需要填入自己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提交表格,完成申请。一个星期内,图书馆通过Emil或者短信、微信的形式告知读者是否申请订阅成功,何时可以到图书馆订阅等信息。两天内读者收到图书馆的Email或电话通知,被告知申请订购的图书,何时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三)图书采购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B2B技术支持,在图书采购平台上完成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资源的采购工作。出版社在图书采购平台上发布相关图书信息,高校图书馆采购人员根据收集到的图书需求信息清单,自行在平台上订购图书。利用现在的智能终端设备,图书采购平台可以针对编辑、发行、图书馆采购员、读者做不同的App,但数据全部汇总到同一个后台进行分析处理,完成图书采购、上架、借阅的一站式平台建设。
高校图书馆采购平台的具体采购模式要简单,便于操作。平台App设计最好参照淘宝、京东等购物模式:第一,为了方便图书馆的纸质书籍与数字图书的采购工作,图书馆需要注册一个绑定信息的账号;第二,平台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给采购员提供采购图书的版本信息,同时对比图书馆藏信息提供重复处理,智能提示采购员所采购图书的重复信息。第三,添加购物车、编辑购物车、购物、订单处理等都与当前热门购物网站相似,方便采购员便捷的采购图书。第四,订单提交。通过采购员提交订单,平台排放订单给书商,书商配货,送货一站式服务,对于采购的数字类图书,则送到对应的数字图书馆库中。第四,平台要提供订单的后续服务,包括配货、送货、破旧残缺处理,等等。
四、用户导向的高校图书馆采购模式优点
用户导向的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具有传统图书采购方式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是提高了图书利用率,其次提高了图书流通率与流通次数。因为目前国内以用户为向导的图书采购模式才刚刚兴起,故本文采用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加以说明。
(一)利用率方面
用户导向的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减低了图书馆零利用率。所谓图书馆零利用率,指的是某阶段所购图书未流通的册数与该阶段所购图书总册数之比。零利用率越高,说明藏书质量越低,浪费越大。2005—2009年,丹佛大学图书馆采用传统采购图书法,入馆图书89578种图书,其中超过54%(47364种)图书从未流通过。2010年美国罗格斯大学传统采购法采购的图书零利用率一直在50%—65%之间。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以用户导向为主的图书采购模式其所购图书零利用率几乎是零。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读者登记这一环节,真正做到了围绕读者需求购书,所购图书就是为了让读者阅读,其购入图书至少被使用一次以上。
(二)流通率
流通率就是图书流通过的册数与该阶段所购图书总册数之比,很明显,平均流通率越高,藏书质量越高。耶鲁大学图书馆相关数据表明,采用用户导向的购书模式购入的图书,除读者申请使用的第一之外(100%申请使用),超过65%的图书还有一次及以上的流通记录。与之相对比的是传统购书模式下的图书,只有不到40%的图书进行了第二次以上的流通。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等的数据结论相同。
(三)平均流通次数
平均流通次数是高校图书馆某阶段所购图书流通的总次数与所购图书总册数之比,平均流通次数越多说明藏书利用率越高,质量越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相关数据表明,以读者用户为导向购买的图书,平均流通次数最高,平均每册流通2.955次;纲目平均每册流通1.047次;学科馆员平均每册流通1.248次;捐款购书平均每册流通0.435次。数据结果明显看出,以读者用户为导向购买的图书其流通次数远高于其他方式购入的图书[2]。
(四)用户导向购书模式优势分析
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清楚地看到以用户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采购模式下,图书的使用率、流通率和流通次数都大幅度增加。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一个高校图书馆全部的采购人员不会超过10个,其采购图书的局限度较大,根据学科选书往往局限于某一学科,忽视了跨学科的需求,也忽视了学校后勤机关人员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全校师生都可以在上面提供选书购书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图书馆购书渠道。其次,高校师生对其自身相关专业图书的建议更为准确,对图书信息的需求一般是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比高校图书馆采购人员更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所需求的图书更贴近学科,因此帮助采购人员采购到专业发展前沿书籍;最后,用户导向购书模式下,读者的需求更为主动和积极。不同于图书馆采购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的采购,用户导向采购模式下,读者登记的书往往都是读者强烈渴求的,主观阅读需求很强的图书,因此,图书的借阅、使用率明显高于传统采购模式。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高校图书馆还兼有图书馆的图书馆藏功能,这一点上,传统图书采购模式能做到更好。因此,高校图书馆采购系统还是需要传统采购模式与用户导向模式相结合,共同做好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
[1]刘伟.基于用户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5):15-17.
[2]魏秀娟.美国高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探析[J].图书馆,2014(3):95-97.
[作 者]胡云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