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语境演化的波及因素*

2017-03-28农朗诗

重庆社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户籍劳动力农民工

农朗诗

“农民工”语境演化的波及因素*

农朗诗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而对该群体的称谓方式多种多样,人们曾就“农民工”一词的存废进行了讨论,然而时至今日,“农民工”一词仍在广泛的使用,还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等新称谓。这折射出语言演化是语言规律与社会需求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折射出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反映社会变迁最快的要素。

农民工迁徙 农村富余劳动力 “三农”问题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称谓。《谷梁传·成公元年》云:“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颜氏家训·勉学》云:“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从古至今,“农民”均用于指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1]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各大城市,“农民工”一词出现并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并引发关于其使用问题的讨论。这里就“农民工”一词的出现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

一、“农民工”称谓的演化

对文献的调查发现,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概念与“农民工”相关联的称谓较多。按照其出现的时间顺序及与“农民工”一词的关联程度,可进行相应划分。

(一)“农民工”称谓的出现与使用

1950年新华社的报道《南京市府动员二万余人兴修市郊江堤》出现了“农民工”一词,“军民二一八三〇人,分别在各地开工。其中有军工六千人,农民工一万一千余人,失业工人及难民三千六百余人。”但这里的“农民工”不等同于现在的“农民工”,专指参与兴修南京市郊江堤的农民,与“军工”“失业工人”“难民”同属,都是临时参与修江堤的人员。1982年新华社的报道《安徽省半年时间里动员了十万农民工返乡务农》给“农民工”下了定义,“农民工是指被企事业单位临时雇用的户口在农村的工人”(万小广,2013)。

1999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章第六十六条第一次使用了“农民工”一词(程姝,2013)。 2006年 3月 27日,国务院发布了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对“农民工”有了正式的官方解释。从此之后“农民工”一词的使用从未中断。“农民工”一词有时候又称为“农民职工”或简称为“农工”,例如:

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农民职工”,经过10多年的培训,已经初步掌握一些技术,学会一些市场经济,熟悉一些流通部门,具备单干的“基础”。(《文汇报》1988年11月25日)

据估计,现在全国各高校中“农工”炊事员至少有六七万人。由于 “农工”待遇低,劳保问题解决不了,一些人只要学到一点技术就会“流”走。(《光明日报》1986年6月3日)

李金昌的新居刚盖好,满院子便灌了水,一问说是农工在灌溉庄稼地时“跑了水”。 (《人民日报》1988年 9月5日)[2]

以上三例中的“农民职工”“农工”指称的对象为从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包括从事非农业工作和在国营农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员,他们与城市工人一样是通过劳动获取工资。“农民职工”准确地写出了称谓对象是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农场等,通过劳动获取工资的人员。“农工”是“农民职工”的缩略形式。“农民职工”“农工”与“农民工”所指称的对象是基本一致的。

2017年3月9日,笔者通过《人民日报》搜索系统以 “农民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用时0.217秒,共检索到95429篇有关“农民工”的页面,涉及时政、财经、社会、地方领导、观点、房产、新闻中心、法治、公益、传媒、教育、旅游、舆情、卫生、娱乐、IT、环保、文化、新农村、健康卫生、华人华侨……等41个频道。

根据以上所举实例可见,从1950年“农民工”一词在新华社报道中首次提及到2017年“农民工”在各类媒体的广泛使用,67年的时间里“农民工”一词从未停止使用,而且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频率增加,是一个热点词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与“农民工”概念有交叉的称谓

2006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农民工”一词界定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该定义来看,“农民工”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户籍在农村,身份是农民;二是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三是处于农业向非农产业过渡阶段的群体。也就是说,必须具备这三个特征的称谓对象才能被称为“农民工”。

然而,我们发现汉语词汇系统中还有一些词汇同样用于指称具有“农民工”特征的人群,如盲流、民工、流动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外来人员、外来劳动力、外来农民、打工妹、打工仔、新居民、新工人等。这些称谓中的“流”“转移”“外来”“进城”“新”都表明指称对象有迁移特征;“民”“农村”“农民”指明了指称对象原先的职业是与“农”相关,有别于“城市的工人”;“打工”“务工”“工人”指明了指称对象当前的职业是与“工”相关。此外,部分词语和“农民工”的内涵、外延存在交叉。“盲流”指盲目流入某地的人员,只要是未获批准流入的都是“盲流”,“盲流”不限于“农民”。“民工”指在政府等动员下参加修路、帮助军队运输等的人员,不限于“农民”。“打工仔/妹”指做工的人,既有“农民工”,还有来自城镇的劳动者。“新居民”、“新工人”涵盖了所有非原有的“居民”“工人”,不限于“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指的是在满足农村生产活动后有余力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而且这些人必须从事非农业生产才是“农民工”。

从时间上考察,以上所列的词语之中,“盲流”出现的时间最早。1952年当时的中央劳动就业委员会提出 “要克服农民盲目地流向城市”,“盲流”一词应运而生。195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公民在常住地市、县范围以外的城市暂住三日以上的,由暂住地的户主或者本人在三日以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暂住登记,离开前申报注销;暂住旅店的由旅店设置旅客登记簿随时登记。”这些规定将我国公民从农村迁往城市制度化,将人口的迁移制度化,也是我国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形成的标志。自此,“农民”概念实质上开始了职业与身份的分离,“农民”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1961年公安部公布了《关于制止人口自由流动的报告》,建立了大中城市的“收容遣送站”,进一步使得我国人口流动减弱。1964年12月8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劳动局 “关于招用农村盲流劳动力的检查报告”的通知》一文提出,“今后,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到农村招雇劳动力,更不准私自招收盲流人口。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在农闲期间确有多余劳动力,而国家机关、事企业单位又需要临时雇用时,应按省劳动局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办理。”而《江西省劳动局关于招用农村盲流劳动力的检查报告》中提及“近来我省有不少单位大量招用农村盲流劳动力”。从这两例可以看到,凡是未经批准就流动的人口都被称为“盲流”,如果农民未办理相关手续,未经批准就外出务工的属于“盲流”的范畴,是需要严加控制的。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的流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求职。1984年中共中央在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农民的外出务工行为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持续增加,尤其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全国的铁路列车严重超员,各大城市的客运中心人潮汹涌,形成了“民工潮”。如:

龙年刚过,从湖南、湖北、四川,从全国四面八方的村寨田野汇出的数百万农民,背包扛裹、操着不同的方言,如同解冻的潮水铺天盖地般涌向铁路。冲向城市,于是,广东告急!郑州告急!北京告急!火车站旅客爆满,一进入2月下旬,每天到达的旅客与日俱增,最高达 22.6万,其中70%以上是外出的农村民工。甚至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乌鲁木齐也在呼人满为患。①任贤良熊小立:《盲流还是潮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深层思考》,《农村经济》1989年第6期。

该文作者形象地描写了“民工潮”的汹涌之势,将“盲流”用于文章标题之中,提示阅读者思考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不是盲目的潮流性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新出现的人口流动现象是存有疑虑和担忧的。2003年我国正式废止了收容遣送制度,“盲流”一词终于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盲流”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人口的迁移是以国家计划为依据,不是以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回归到以生产力的需求为依据之时就是其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尤其是设立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农村出现了利用农闲时期进城务工的人员,还有部分人员在进城之后不再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是留在城市务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限制,这部分人员虽然在城市务工,但是没有办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就业、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多项权利,他们始终无法很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出现了城市居民将其称为 “打工仔”“打工妹”“外来妹”的情况。这些称谓从词面上抛弃了“农民”的身份特征,强调了“打工”的性质,带有浓厚的非主人色彩,体现了无法与城市、与务工企业融合的特征。而随着我国私营、外资企业的数量增加,以及国企的改制,在非国有单位从业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在非国有单位从业的人员把自己称为“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的指称范围因此扩大,户籍不再作为界定“打工仔”“打工妹”的标准,城市户籍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都可以是“打工仔”“打工妹”。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化率2000年为 36.22%,2002年为 39.09%,2010年为49.95%,2015年达到了56.10%,2015年较2000年提高了19.88%。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乡区别不断缩小,而因为各种原因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的人群被统称为“新居民”、“新工人”。这部分“新居民”、“新工人”原先有的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有的是从其他城市迁移而来的,但是目前都在迁入城市工作、生活,相对于迁入城市的原住民来说他们是“新”的,所以人们称其为“新居民”、“新工人”。但是从户籍上看,这部分人群的户籍不一定在迁入地,有可能是人、户分离的状态,有的人还保留有农村户籍。

二、“农民工”称谓的认同

新词语的出现和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前文的论述可知,“农民工”一词的出现是由新社会现象出现使然,而民众对“农民工”一词的态度,对“农民工”一词的认同情况,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民众思想意识的变化。

(一)“农民工”称谓的存废之争

从以上列举的语言事实可以发现,“农民工”一词的定义已经明确,但从出现到使用一直处于非唯一的状态,呈现与多个词语并存使用的状态。甚至还因严琦的《关于停止使用“农民工”称谓的建议》一文引发了社会对“农民工”一词存废的讨论。如潘世松《说“农民工”》[3]、朱启臻《取消“农民工”称谓的背后》[4]、叶祝姬《取消“农民工”称谓,准备好了吗?》[5]、江之北《先为农民工摘帽,如何?》[6]和王召妍《“农民工”无帽要摘》[7]、熊光清 《必须取消带有社会歧视含义的“农民工”称谓》[8]、《多地取消或酝酿取消农民工称谓,质疑多于赞同》[9]等。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用“新市民”称谓取代“农民工”称谓。[10]在这些文章中,部分学者认为“农民工”一词有歧视的意味,应当停止使用,例如:

从目前有关这一方面的创作与评论的情形看,人们在写作和评论中,对于笔下描写对象的最为普遍的称谓,或是“农民工”,或是“打工者”,这几乎已经约定俗成。因而,在此基础之上,又有“农民工题材”“打工文学”的常见说法。我以为,“农民工”与“打工者”的说法,过于强调其农民出身与打工身份,这样的称谓因多少带有出身与身份歧视之嫌疑,最好不予沿用,而应采用更为中性的“进城务工者”,似乎更为适当。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我这里把以农民工、打工者为描写对象的作品,统称为“进城务工题材”。①白烨:《悄然兴起的城乡移民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7月29日。

在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写作的用词问题上,白烨旗帜鲜明地指出,应弱化“农民工”“打工者”的说法,采用“进城务工题材”的说法,即使用“进城务工”取代“农民工”或“打工”。但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讨论“农民工”一词,还不如做好农民工的相关服务工作。例如:

正如长期调研农民工问题的安徽省社科院专家王开玉所言,“城市化不仅指农村人口从形式上转化为城市人口,更深刻的内涵是指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城市化。城市从心态上接纳他们”。②叶祝姬:《取消“农民工”称谓,准备好了吗?》,《中国就业》2012年第2期。

经过这场“农民工”称谓存废的讨论,人们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突破了单纯关于称谓语义色彩的争论,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与农民工密切相关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工作,集中到关注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上。

(二)“农民工”称谓的认同情况

这场讨论最终并没有使得“农民工”一词退出历史舞台。而民众对“农民工”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请看以下例子:

例一:他是一位农民工志愿者,16年来众筹助学金350多万元,帮助留守儿童300多名,成为外来工榜样,带动了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投身慈善事业。①《10位“草根英雄”当选年度网络人物》,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2/c40606-29040375.html,2017-01-22。

例二:我们是来自潜山县的一帮农民工,在安庆市潜山县经济开发区合肥神龙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干活,一年多未发工资……②《老村医留言期盼养老补助能不断提高》,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23/c178291-29043 022.html,2017-01-23。

例三:现在也没任何动静,我们农民工生活压力大买房了还要自己出现租房子住,无形中增加我们的负担,希望刘省长能过问下!③《江西网民反映公交车少难上车 官方:将新增公交线 路 》,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7/0117/c58278-29027944.html,2017-01-17。

例一将“农民工”用于指称他人,而例二、例三用于自称,“农民工”的语义色彩是中性的。而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在人民网搜索得到的数据证明了“农民工”一词现在仍在广泛使用。这些都表明民众已经接受、认同,并能准确使用该词,“农民工”一词的语义色彩趋向中性化。

三、“农民工”称谓背后的意蕴变化

称谓语是用于描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及人们身份、职业等特征的词语。透过称谓语的演化,我们可以了解人们之间关系变化的历程,了解社会因素对称谓语演化的影响,了解汉语称谓语演化的一些规律。

(一)“农民工”称谓演化的社会因素

称谓语“农民工”承担了指称人物的职能,可划分为“农民+工”两个语素,是“农民”和“工人”两种职业的组合。1958年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将我国户籍人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从此,对“农民”的定义就与“农业户口”划上了等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城乡二元体制。“农民工”一词恰好形象地呈现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的独特务工形式。一方面,“农民工”的户籍在乡村,可另一方面他们不在乡村居住,从事的职业基本上是非农产业,靠领取工资生活。“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因为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户籍变动不同步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因户籍不同造成的收入差异逐步缩小,“农民工”实质上仅在户籍上与“工人”有差异。

尤其是近几年,农村户籍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较以往大为提高。乡村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很多农村户籍的年轻人不懂做农活,还有的从未下过田,很多人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业生产工作。还有的户籍在农村的年轻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结婚生子。这类人如果说他们是“农民”确实不妥,因为他们完全不具备“农民”的职业能力和从业事实,但是他们的户籍又留在了农村。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寻找更合适的称谓称呼他们成为了一个问题。于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新工人”、“新市民”等称谓出现了。这些词都没有使用“农民”,而采用了其他称呼办法。从语义上看,确实比使用“农民工”一词更加符合当前在城市工作、户籍仍保留在农村人员的实际情况,凸显了“从农村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工作”的特征。

(二)“农民工”称谓演化的语言规律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的要素,一个词汇的出现往往与新事物的出现有密切的联系。“农民工”一词是为了指称我国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从业人群而由人们创造并广泛使用,并最终被官方采纳的词语。从构词上看,“农民+工”与汉语系统中钳工、电工、水工、木工、焊工、车工、临时工、合同工、正式工、普工、季度工”等词语的“X+工”的构词模式相同,是一个典型的采用了模因法造的新词。即人们将原本存在于大脑中的关于汉语系统中的钳工、电工、水工、木工、焊工、车工、临时工、合同工、正式工、普工……这些词语进行信息模因提取,提取出“X+工”模式,然后加上“农民”,造出了“农民工”一词,然后广泛、大量地使用,让其得以传播,最终让人们接受该词。“农民工”一词在语义上陈述了称谓对象有与“农村”“工人”相关的特征,新旧词在语义上存在关联,因此人们只要接触到这个词就能很快联想到“农民”和“工人”,然后从词面上意会该词的意义。但是从实质上看,“农民工”并不是简单的“农民”与“工人”两种职业内涵的相加,而是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性工作,以领取工资为生的人群。

后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外来人员”、“外来劳动力”、“新工人”、“新市民”等词语,都保留了“位置发生了迁移,即从农村到城市”,“工种是非农业生产性工作”两个显著特征,在具体的用词上演化,力图更客观地描述这一从业人群,希望能够抛弃附加在词语上的一些不好的、可能引起的误解的感情色彩。

“农民工”称谓存废的讨论虽最终没有促成该词退出使用,但促使人们更客观地看待该群体,更关注该群体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也印证了汉语演化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凡符合汉语构词规则,有使用需求,能被人们接受,那么这个词就是有生命力的,并将长久存在汉语词汇系统之中。

四、余论

从“农民”到“农民工”,以及“盲流”、“民工”、“农民职工”、“农工”、“流动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外来人员”、“外来劳动力”、“外来农民”、“打工妹”、“打工仔”、“新居民”、“新工人”等词语的出现和变化折射出了我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现象在汉语中的印迹,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社会新生事物的认识变化,印证了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的规律。丰富多样汉语词汇记录了我国社会的变迁,记录了人们对社会变化的态度和思考。一个词语的出现、演化和认同是社会、语言规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词汇变化与社会的关系。

[1]《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05页

[2]于根元:《现代汉语新词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年,第 528~529 页

[3]潘世松:《说“农民工”》,《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第57~60页

[4]朱启臻:《取消“农民工”称谓的背后》,《人民论坛》2012年第4期,第6页

[5]叶祝姬:《取消“农民工”称谓,准备好了吗?》,《中国就业》2012年第2期,第57页

[6]江之北:《先为农民工摘帽,如何? 》,《人才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第68页

[7]王召妍:《“农民工”无帽要摘》,《人才资源开发》2012年第 7期,第 68~69页

[8]熊光清:《必须取消带有社会歧视含义的“农民工”称谓:再驳改革代价论》,《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 5期,第 44~47页

[9]本刊编辑部:《多地取消或酝酿取消农民工称谓 质疑多于赞同》,《商》2012年第1期,第8页[10]赵彬丰:《人大代表建议“新市民”取代“农民工”称谓》,《人民日报》2012年3月11日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Migrant Workers’Context Evolution

Nong Langsh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a large number of rural labor force.The group name for a variety of ways,people have “migrant workers” of the abolition was discussed,but today,the word “migrant workers” are still in widespread use,also appeared in the “rural surplus labor,rural surplus labor and rural labor transfer”as a new title.This reflects that the language evolu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 rules and the social needs,which reflects that the vocabula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social change in the language of the three elements.

migrant workers migration,rural surplus labors,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s

南宁学院公共教育部 广西南宁 530200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农民工”称谓的演化与认同》。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城市语言生态研究——以南宁市为例”(批准号:KY2016YBB52)。

猜你喜欢

户籍劳动力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