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学概论”教学优化探析
——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
2017-03-28才让卓玛陈菁瑶
才让卓玛 陈菁瑶 韩 鹏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概论”教学优化探析
——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
才让卓玛 陈菁瑶 韩 鹏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使新闻理论教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以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着重探讨“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优化途径,以期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概论”;教学优化
[作 者]才让卓玛,博士,副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理论教研室主任;陈菁瑶,硕士,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助教;韩 鹏,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山报社记者。
从网络的诞生开始,新传播技术不断推动着新的媒体形态的出现,刷新着新闻传播的方式,麦克卢汉50多年前“媒介即讯息”的预言如今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当传统媒体经历着融合发展的阵痛与转型时,当职业传播者和非职业传播者共同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时,新闻理论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在如此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理论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必然要顺应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优化,以培养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
一、坚定教学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
“新闻学概论”是我国普通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新闻理论课程,“它着重研究新闻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原理,从宏观的角度阐释新闻、舆论、宣传、新闻出版自由等基本理念,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关系,研究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新闻事业的管理和新闻队伍的建设等带有本质性的问题”。[1]在对学生正确的新闻理念的形成、新闻理论研究的启蒙、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新闻学概论”的教学立场关乎新闻人才的培养方向。
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2]这既是对当前新闻工作者的素养要求,也是对新闻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立场是“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前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无产阶级革命新闻活动为实践依据,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鉴于此,在青海师范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想、指定的阅读书目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程教学的理念,都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与灵魂。具体而言,首先,要在教材选择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立场。以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为例,我们放弃了前些年选用的一些教材,改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以此在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阶段,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地位。其次,要在课后阅读书目的选定上,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我们给学生列的阅读书目主要有陈力丹教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雷跃捷教授的《新闻理论》、童兵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卷》。再次,授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目前我们“新闻学概论”的主讲教师有四位,均为中共党员,在平时的党的理论学习中,重点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教学立场。比如对新闻价值、新闻自由章节的讲授中,都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客观、理性地对两种体制下的理念进行辨析式的讲授,以学术语境以理服人。
二、优化教学方法,适应媒介生态变化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专业的方法论,是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也就是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学到一种新闻工作的理念和标准,为自己设定一个努力的方向。当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学概论”的教学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在基础理论教学中体现出新闻学科的时代适应性。
首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从以往对“新闻学概论”的讲授和学习情况来看,教师讲授以灌输式的纯理论讲解为主,而学生大都走入了死记硬背理论要点的误区,其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导致了课程价值的弱化,也使新闻学基础理论教学部分程度地与时代脱轨。因此,要将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的最新案例引入课堂,比如在讲授新闻价值章节时,可以引入同一媒介机构不同介质(如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公众号)的报道案例,还引入了不同媒介机构(如人民网、凤凰网)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案例,用案例来阐释新闻价值的诸要素。除了以案例阐释概念、原理之外,还要以案例来引导学生自行归纳一些理论和规律,如可以通过不同国家媒体对我国神舟七号的不同报道,引导学生归纳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此外,针对新闻院校不同的培养目标,选取案例要因地制宜。比如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主要培养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人才,因此,我们重视民族地区媒体的案例选择,从青海本省媒体,尤其是民族自治州媒体如《祁连山报》等选取了一些经典案例,建成了经典案例与民族地区媒体案例相结合的案例库。有一点需要重视,即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举例子,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其次,将自主性教学引入课堂。“自主对于学生的个体价值就是一种人的自觉、自为能力。”[3]“新闻学概论”学习中的自主主要是指由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样:(1)可以自主设计课程,比如将新闻真实、新闻职业道德等此类相对好理解、与当下媒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内容交给学生,即由教师确定一个主题,交给学生小组去自主设计课程,让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讲授,同时,要引导讲授学生与听课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后,由教师点评并补充讲授,强化自主教学成果。(2)借用头脑风暴法,比如设计一个议题,让各学生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讨论,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主要观点或者设想,最后和学生一起评价、筛选各小组主张,进行总结。
再次,将实践和操作引入教学。“新闻学概论”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适当的实践和操作可以强化教学效果。这门课程是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针对他们的实践和操作主要着眼于校内媒体,如校园新闻网、校园广播台、院系公众号等,由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指导他们参与实践和操作,课外专设答疑时间,解决他们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强新闻理论的教学。
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新闻理念培养
雅斯贝尔斯在论述大学观念的时候曾经说过:“大学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现,而大学的生命在于教师教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4]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对新媒体的关注,不应该局限于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等的层面,更应该关注新闻理念层面。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理念,培养学生发现、挖掘、再现、传播新闻的能力。
首先,通过前置课程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新闻理念的培养起始于新闻理想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一新生对新闻专业的了解停留在表面,自身也少有专业理想,尤其在师范院校,一些新闻专业学生受师范学生影响,热衷于考教师资格证等其他资格证。因此,在大一第一学期,就要通过相关教学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继而热爱新闻专业,树立坚定的新闻理想。鉴于以往的教学情况,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从2016年开始,将以往大四才开设的“新闻职业道德”课程前置到了大一第一学期,而将第一学期的“新闻学概论”挪至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的“新闻职业道德”通过新闻专业的社会意义、我国新闻名记者、名编辑的经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新闻理想,调动他们对新闻专业的热爱。
其次,发挥拓展提高课的作用。除了前置课程外,我们还加大了“新闻学概论”的课时,由54课时调整为72课时,新增的18课时主要用于学生的自主设计课程以及由理论教学团队开设的拓展提高课。拓展提高课主要以专题形式补充教材章节之外的重要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解析、当下新闻传播媒介生态概况专题、青海新闻事业发展概况等。
四、优化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新闻学概论”由于其理论性强这一特性,考试均为闭卷形式,以理论知识点的考核为主,以往的最终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讨论为参考,期中成绩主要以随堂考试成绩为主,期末成绩则为闭卷考试成绩。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思想,我们力求把学生从以往考试方法的压力下解放出来,注重对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考查,从而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首先,在平时成绩中增加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的考查,即考查学生对教师所列参考书目的阅读,主要以学生的读书笔记为依据;其次,取消期中随堂考试,期中成绩主要以学生自主设计课、学生参与校园媒体实践为依据,主要依据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在校园媒体中发表的各种新闻作品;再次,期末成绩仍为闭卷考试成绩,但在卷面试题设计中加大材料分析题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论运用和分析能力。
五、结语
对于作为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新闻学概论”教学而言,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优化探索,都要把握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本文系青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新闻学概论》教学研究成果)
[1]《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11.
[2]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助材料[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6.
[3]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利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14.
[4]夏中义.人与自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