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2017-03-28韦艳莎
韦艳莎 陈 洋
用传统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韦艳莎 陈 洋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一词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由此引起社会热议、关注和思考,此等重视,也显示了中国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极度需求。中华民族创造过璀璨文明,中国自古不乏工匠精神,而现代社会这种精神的缺失不免让人唏嘘,在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的同时应守住本心,不忘自身历史和实际,理性对待别人的光芒,借鉴别人的成功,传承传统,找到自身契合点,将工匠精神内化到国人的身体里。
传统;工匠精神;回归
[作 者]韦艳莎、陈洋,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游客赴日本疯狂抢购马桶盖一事在网上炒得火热,有网友认为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崇洋媚外,对洋货的追随心理,也有人说这是中国制造的耻辱。区区日本马桶盖,为何受到广大消费者疯狂地追捧?中国消费者为何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认真反思,痛定思痛,追求短平快和效益优先的中国制造之所以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与工匠精神的失落有很大关系。“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工匠精神”无疑是最大的瓶颈。
近几年随着国家主流媒体节目“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的播放,“工匠精神”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特别在今年两会之后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最大范围的讨论。这时,纪录片《寿司之神》也倍受关注,里面的主人公——日本三星大厨小野二郎将寿司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深深令我们惊叹和折服。对于日本和德国整个社会形成的工匠精神,旁观者有的是无以言表的羡慕和赞赏,若再将眼光放到自身,这一对比,不免会引出国人的自惭形秽、自怨自艾,甚至对自身刻意贬低、全盘否定。这样的极端心理不但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更会打消积极性,不断对自己的国家社会质疑。没有了自信,立足尚有问题,何来进步?然而,自信并非盲目自信,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为人类创造璀璨文明,中国工艺曾是世界的追捧,艺术的弄潮儿,我们自古不乏工匠精神。时下,当看到各种名胜古迹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雕塑,游走于已屹立一千五百多年的赵州桥之上,把玩一件玉器古玩或欣赏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刺绣,它们的神韵让我们如痴如醉,古代工匠们的鬼斧神工的造诣让我们钦佩不已。我们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更有令人骄傲的工匠精神,无须自卑,需要的是重拾失落的工匠精神。
一、中国古代工匠精神
(一)“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不论是官匠还是民匠,均属于底层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是本分,吃苦是常态,意志的力量极端重要。墨子就曾要求学生要“强力而行”强化意志的锻炼,认为意志不仅仅是重要的道德精神,更是对个人的知识才能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志不强者智不达”,意志需要长期地进行磨炼才能变得强大,否则就会衰退,并且成为个人智慧发挥的重大障碍。中国传统历来认同苦行,苦行是一种坚持和自我升华,因而我们有“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典故。
(二)“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
精益求精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对自己的作品坚持高的要求,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和完美,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反复琢磨,使臻成熟完美。《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象生动展现工匠对玉石、象牙、骨器进行切割、糙锉、雕刻、打磨时所展现出来的一丝不苟、仔细认真的精神。在《论语注》中,朱熹从工匠的道德角度,有“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解读。近现代,孙中山将这种工匠道德延展到近代工业中,并从中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使开始萌芽于《诗经》中的切磋琢磨的匠人精神最终概括升华为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三)“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
中国古代向来有爱国、忠君、为民的思想,然而为我们所知晓的都是一些历史名人的千古佳话,而处在社会底层的工匠似乎与这样的高风亮节不甚相联。然而,中国最初的工匠团体墨家在这个方面贡献巨大,墨子对学生提出“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要求,“兴利除害”就是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的根本尺度,这种道德价值观得到后世认同。这种爱国为民的精神在历史中不断得到印证,有四大发明,在不同领域兴利除害,技术独步天下。有李冰父子殚精竭虑开凿都江堰以使人民免于水患。有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预测地震,大利民众。可见,中国古代工匠爱国为民精神的主导价值观是与儒家思想的“仁、忠、义”思想是相通的,或者可以说是互相影响的。这一伦理精神在加强工匠的道德责任、提升器物质量、发展社会经济、锻造巨匠名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
古代多为学徒制,也有工匠学堂,但师父与徒弟的模式一样,师徒在一起生活,学习,探讨、钻研技艺,师父平时通过自身进行演示和在指导徒弟具体操作过程之中传授经验技术,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准则规范。徒弟从小便被送来跟师傅学艺,追随师傅的技术的熏陶,在这种学习中,一旦心领神会,即可融汇自如,自然天成,热爱技艺,执着追求,不断探索。由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师徒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师父的行为品性及技术造诣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把老师奉为神灵之类,有着敬畏心理,追随学习,如亲人而又高于亲人,此而逐渐形成学徒们尊师重教的美德,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便可以体味到其中的师道尊严。
(五)“开拓创新”的改造精神
工匠们有着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技术标准,审美要求。学徒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创造出新的样式、技艺、风格,也能使得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并被赋予新的生命。由于在特定一段时间内工作的不可流动性使得技艺世代相传,而工匠们在这种技艺的传承中不断创新,超越,使自己的传家本领传而不衰,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工艺使技术更加精进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甚至走在时代前列,光宗耀祖!
(六)“归于自然”的哲学取向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在古代,人们对自然怀着敬畏心理,天命不可违,追求“天人合一”“顺势而为”,且在自然中追求一种本真的“善美”,以善为本,“尽善尽美”。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与之相合,这应该是中华文化思想的普遍风格所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民族心理有着深刻影响,它是中华民族一个特殊的文化烙印,映照在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中。鲁班发明的“伞”“锯”均是效法自然,在自然中得到启发,当然这个可能被认为是匠人发明的低级阶段,但归于自然的哲学思想却是一种至高的哲学感悟。
当然,古代工匠精神毕竟形成发展于古代,与现代的工匠精神定然会有些差距和变化,这需要我们去适应和作出相应调整。但以上提炼出来的六条在主要的思想和精神上依然为现在社会所追求和需要,回归传统工匠精神,也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回归,这种道德精神即是国人内心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是国人所争取渴望达到的一种“理想人格”,而这样的追求能使匠人本身趋于高尚,不流于世俗,不浮躁,沉于事,而真正精益求精。
二、用传统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优势
(一)提高自信,主动接受
别人的工匠精神固然精彩,但如果是在自己身上便能获取,是否更有力量?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提出,归纳和提炼,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给自卑到彷徨的国人一颗救命稻草,是在其最尴尬无奈陷入自我否定怀疑时的一句“你可以的,你本来就很棒”的鼓励。如果认为这太过于夸张,那么也不妨这样表述“古代工匠精神让国人找回尊严和骄傲”。但不论哪种表述,都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精神提出让国人提高自信,有种被认可的归属感,国人不想失去这样的感觉,并会主动有意识地把这种古今关联加大,因而古代工匠精神与现代工匠精神缺失的联系也随之加大。这样一来国人就会主动“弥补”自己的“过失”,为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而进行努力。可以说这培养了一种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二)精神传承,顺理成章
中华民族绵延传承几千年,有历史的厚重,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更有共同的根,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一种自家精神的传承,不是外界的文化强推,传承是自然的,合理的,应该接受的,这就可以为我们造一个心理暗示,能够更顺利接受工匠精神。再者,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基础,不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断层和心理上的不适或抗拒,可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令国人更乐于去靠近,去接受,去改变自己。
(三)符合历史,易于实践
古代工匠精神最大的优越就在于它深植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土壤中,在大的概念上符合中国的实际。它形成于古代工艺技术实践中,影响于中国的地域、风情、物质及思想精神的发展,沾染着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式的工匠精神。这样比较“接地气”的工匠精神在理解上和实践上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依据,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可以去推测和想象,实在地感知和认识,更好地理解这种精神。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接受并实践这种工匠精神行动就变得踏实,有内核,有路径,有目标,这样的实践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德日工匠精神的思考
一个普遍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无疑是一个优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德国、日本都有,这不禁让人艳羡不已,在无数的数据堆积对比中我们很多忘了带上各自的国情而甚至把德日的工匠精神神化。每一种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生长的土壤。德国因为纬度较高,光热不足,土地大多为贫瘠的冰碛平原,他们经常要抵抗饥饿与寒冷,于是形成了严肃、保守、自省、谨慎的性格特点。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极其缺乏,因而要节约省用,并形成了普遍的精细性格。这两个国家普遍的性格特点很容易发展成为我们现代所崇尚的工匠精神,这就是所谓的顺理成章。当然这样说来貌似有逃避现实的嫌疑,应该指出的是,这样的工匠精神确实是我们所追求的,但这样已然形成的高度普遍的工匠精神与其说让我们觉得欣赏,不如说让我们觉得恐惧,总是觉得惊叹和不可思议。这样我们不难发现,不一样国情,不一样的状况,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度也未达到完全一致。现代工匠精神在世界普遍达成共识,内涵一样,但实现的方式机理可以各有特点,不必千篇一律,不需争先恐后,守住本心,不忘自身历史和实际,理性对待别人的光芒,借鉴别人的成功,传承传统,将工匠精神内化到国人的身体里。
四、结语
工匠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面对“中国制造”窘迫的现状,以及新常态下的态势需求,我们急需工匠精神的回归。德日固然在工匠精神上大有作为,我们在自卑中急切地想从别人那里找到救世良方而又没有充分实际效果的时候,不妨把眼光转回自己身上,挖掘自己传统工匠精神,在近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契合点,经上文分析,本文认为这种契合点更易找到,更易驾驭,更易有效果。只要利于培育国人的工匠精神,我们并不对其方法做死的规定。本文意在解决国人自我否定怀疑的困境,并为工匠精神的实现提供另一选择,但凡事无绝对,任何传统和经验皆需在批判中继承、借鉴和发展,在实践中去证明、取舍和完善,也许综合运用,双管齐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工匠精神的回归绝非只一日一人之功,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每一个个人和集体去努力实现。“大国尚技”氛围的出现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在“工匠精神”热中,希望国人不仅仅从他国经验着眼,更能在历史传统中找到真正的力量。
[1]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栏目组.复兴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3]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4]郭清.继承传统工艺精华 培育现代工匠精神[J].理论与当代,2015(07):41-42.
[5]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07):72-75.
[6]周德文.中国梦呼唤工匠精神[J].民主,2014(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