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造节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017-03-28

传播与版权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李 娜

网络造节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李 娜

网络造节现象的兴起与流行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现象,消费社会的发展、网络媒体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多重因素使得以网络造节现象为代表的网络流行文化占据市场,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所传递出的传统文化内涵“遇冷”,被忽视而遭到负面评价。但网络造节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淡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观念和中华美德的弘扬起到一定的融合促进作用。

网络造节;流行节日;传统文化

[作 者]李娜,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网络造节流行文化的兴起

网络节日是指广大网民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网络和传统习俗碰撞融合之后的产物,它与传统节日一样承载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而不同的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

网络流行节日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进步和数字化媒体的热潮而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发达的时代,网络流行节日的创造更是新奇不断。主体大多是青年群体,他们在学习工作之余,通过创新文化的方式来寻找情感的寄托和发泄。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不断地涌现出各种另类新颖的节日庆祝活动,例如3月7日女生节,专门挑在3.8妇女节的前一天,抓住女性想要永葆青春、活力无限,拒绝甚至抵制长大成为妇女的期望。最著名的网络流行节日之一即每年的11月11号的“双11光棍节”,许多单身青年会举办娱乐活动来庆祝单身,多少具有调侃的意味。“520”网络情人节可谓网络自创节日的始源,通过数字的音译将情感传递出来。在这一天,人们通过电话、短信、发微博、发朋友圈等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勇敢地表白。

近年来,网络流行节日在不断地增加,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首先,创新性是其最大的特点,网络流行节日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地创新创意,网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符合并满足青年群体的需要;其次,网络节日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具有一种无法克服的寄生性[2],参与主体通过互联网进行创作和表达,依附于发达的网络和多元化的自媒体平台而存在,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网络文化系统;再次,是其娱乐功能的特性,相比较传统节日而言,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开放自主、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人们想法新奇,大胆创意,不再拘泥于传统节日的单一形式,线上发起活动,线下举办活动;其四,草根性和自发性,网络流行节日是网民自发的、自主的凭借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的不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节日,创造节日的普通青年群体,有着独特的情感需求,展示他们个性时尚、新奇另类的现代生活理念。最后,网络节日的分众性特点,例如三七女生节;八三男人节;9月12日示爱节;11月11日光棍节;还有一些文艺界和各行各业的各种节日,包括动漫节、摇滚节、音乐节、建筑节,等等。这些节日具有明显的分众化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应运而生。

二、网络造节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一)传统节庆中文化内涵的淡化和忽视

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并且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消费主义大行其道。过分追逐商业利润使得人们缺乏对文化层面的深入关注,加上西方节日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被符号化。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与发展,促使大众文化发展日渐繁荣,并呈现出自己独有的文化方式和内涵。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的草根力量或者说文化大众力量的崛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对话方式。新兴的网络流行节日成为全民狂欢的娱乐节日,网络上“逢节必晒”现象严重,传统节日“遇冷”,传统节日文化氛围、精神信仰、社会意义遭遇瓦解。

(二)仪式感、庄重感的缺乏

网络节日流行的活力和生命力在于网络传播时代自媒体和数字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个性化、平民化、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征,网络流行节日得以泛化。相比较传统节日而言,网络流行节日在缺乏文化根基的情况下更加开放多元,形式简单,注重分享与传播,而缺乏正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当代德国学者辛格霍夫指出:仪式能令我们在自由和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更有意识地去感觉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时刻。对于观看和参与仪式的人来说,仪式能够满足他们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仪式的意义,对于个人而言,是寻求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与归宿;对团体、民族、国家来说则是价值与信仰的认同,是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方式[3]。网络流行节日的庆祝异化为全民消费狂欢,电商平台通过制造狂欢节日的营销手段,成功地将个性化、符号化表征注入节庆者的精神信仰之中。他们以个体的身份参与其中,“晒”出自己的节庆方式,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一种归属感和满足感,隐藏在虚拟狂欢背后的却是集体无意识行为。

(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体现。网络流行节日与时尚、创意、趣味、分享等关键词密切相关,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之下,提倡消费和享乐,购物、娱乐成为节日庆祝的主要方式,将原有的最初的文化意义简化为吃喝玩乐的物质化享受。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的节庆方式是一个集体或群体共同遵循和拥有的观念和模式,应当带有群体性色彩而非单个的个体意识,网络节日倡导个性化、独特性,是个人于独立空间的情感表达,私人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人们通过发送短信消息、发微博、晒朋友圈等便捷的沟通方式传情达意,媒介化趋势加深。

三、网络造节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促进情感的表达

网络节日是一种理性文化,网络节日本身就是在网民们有表达价值观、抒发感情、自我宣泄的需求,在传统节日无法满足的情况下,网民自发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网络节日使人们精神生活发生变化,也使得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改变[1]。以“520网络情人节”为例,人们会在5月20日这一天去积极勇敢地表白自己的内心感情,向自己所爱的人抒发爱意。从狭隘理解,“520”传递的是男女爱情,但实际上在这一天,子女与父母、朋友之间也会传达爱意,不光是青年人,老年朋友、中年人、小孩也纷纷于这一天“秀”幸福。微博、朋友圈等各种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表白新方式。由此可见,网络节日虽然不像传统节日那么正式严谨,实际上传达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效果是一样的,具有一种道德教化的功能。人们不再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再含蓄隐晦地传达对亲人朋友的爱意,网络节日营造的全民狂欢过节的氛围,使得各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勇敢地传递爱与被爱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早期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封闭式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精神理念根深蒂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直以来都提倡仁爱的精神,以及孝道、情义、礼数,晚辈对长辈的关爱,夫妻情侣之间的真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念。网络流行节日的创新尽管在形式上看来缺乏一种仪式感、庄重感,但其出发点是积极向上并充满正能量的,它促进情感的传递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相融合。

(二)传播和繁荣了传统文化

网络流行节日中夹带的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传递这个时代某一类人的诉求与需要,也在传递着仁爱、礼义、尊重、宽容、公正、平等等传统文化元素,也在提示教育这个时代的儿童、青年人学会传递爱,表达爱。在网络出现之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一直以报纸、广播等方式为主,还包括口头教学、纸质化阅读、表演等方式传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例如“520网络情人节”和传统的七夕情人节相比,“520网络情人节”的范围含义更加广泛,全民“晒”幸福,“秀”出爱,传统的七夕节仅仅是情侣或夫妻间的情意传达,加上网络节日的情感熏陶和铺垫,近年来被人们逐年冷漠和忽视的传统节日又渐渐得到新的审视,在网络化热潮的推动之下传统节日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时传播和繁荣了传统文化。

(三)推动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相融合

在今天,提到传统节日,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家人团聚?节假日?旅游?经济时代,传统节日难免成为消费的狂欢,过节的方式可以丰富多样,但节日背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却不应该被冷漠和忽视。网络节日作为虚拟的网络文化的一个方面,固有其缺点和不适,但其背后弘扬的却是真善美的传统理念,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网络全民过节氛围非常浓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不能再以静态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于社会的转型等各方面因素,传统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越拉越远,如何才能使得传统文化不失亲切感和时代感,只有不断地创新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与互联的体验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如今很多网民都提倡文明过节、绿色过节等新型网络过节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还可以起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一方面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另一方面也享受着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二者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化的新鲜活力,带来一种新的体验方式,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四、结语

近年来,节日泛化现象不胜枚举,对网络自创节日评价褒贬不一,抛开其物化、盲目消费等负面效应,它所起到的弘扬文化、教育大众、娱乐大众的积极正面功能值得肯定,应当看到网络节日这种网络文化出现的必然性、先进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合及渗透。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事物,打破现实中传统文化传播的局域性、局限性,推动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

[1]仇小琳,赵帅帅.网络节日流行的社会根源及其文化意义[J].党政干部论坛,2014(8).

[2]黄华兴.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

[3]张经武.机遇与路径:新媒体节展工作文化与统战工作[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