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
——以2016年第十五届“汉语桥”为例

2017-03-28

传播与版权 2017年4期
关键词:湖南卫视跨文化汉语

张 景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汉语桥”节目
——以2016年第十五届“汉语桥”为例

张 景

“汉语桥”节目通常指的是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自2002年举办十五年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收视率与口碑均获佳绩。以2016年第十五届“汉语桥”为例,利用媒介分析技巧从“汉语桥”节目的内容、渠道、受众及效果等几个层面讨论这档节目成功背后的原因及可借鉴之处,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原创与本土化策略提供些许思路。

汉语桥;跨文化传播,媒介分析

[作 者]张景,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为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文化产业中备受关注的一颗闪耀了十五年的“明星”。“汉语桥”自2002年举办已有十五年,节目发展的同时也映射出中国这十五年的飞速崛起。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现已跃居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输出能力作为一项日益重要的软实力指标,其步伐也紧随其后。目前,全球已有五千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桥比赛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同时也是文化输出的方式之一,其节目效果与影响力在国际上日益凸显,受到来自世界各地青年才俊们的关注与青睐,从历届汉语桥比赛的报名人数及涵盖范围的数据中也可以发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那么,为什么“汉语桥”能够获得如此成功?它是如何在收视率与口碑方面保持好评的呢?下面我们将从机构、文本与受众三方面来解析这档电视节目。

一、机构:“汉语”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汉语桥”作为国内第一档原创的以语言为背景的真人秀节目,受到从孔子学院到国家汉办等各级机构的鼎力支持,从2008年开始由湖南卫视接手承办后,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及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它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那么,为什么“汉语桥”能够成为湖南卫视更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名片呢?

首先,要明白“汉语桥”之“汉语”背后的内涵与意义。汉语是一种符号,但它背后潜藏的是中国与中国文化,选手们要讲述的是中国故事。事实上,语言是所有文化的基础。语言是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1]。符号学之父索绪尔说过“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体系”[2],语言的功能通过建立我们所学习的体系与规则来传播信息、感情和观念。汉语在节目中作为一个能指,其所指的内涵是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但其外延却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即意义的互动。进而视之,通过节目中所宣扬的“学好中文汉语,交到更多朋友”的比赛主旨,实则是为了在这种以“说好汉语”为前提的良好互动中扩大中外交流共通的意义空间,让汉语化为一座桥梁,成为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输出渠道,成为与全世界人民紧密联系的纽带,让汉语成为跨文化传播的载体。

湖南卫视也借助“汉语桥”及国家汉办等各级机构之力,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思想号召,多次把丝路故事贯穿节目主题之中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在还原中国历史场景的情境中,让选手用汉语讲述他们与中国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湖南卫视在这样一档原创性的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却也在娱乐之中尽可能多地增加节目的知识性、文化性与公正性,大力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带领湖南卫视的品牌走向国际。

二、文本:汉语之“桥”的叙事

(一)“汉语桥”节目中的媒介形象

“汉语桥”从字面意义上简而概之,就是用汉语搭建的一座桥梁。那么,在“汉语桥”这档电视节目中导演是如何用场面调度和符号来建构“汉语”及“桥”这两个媒介形象的呢?以2016年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中文大学生比赛为例。首先,汉语作为比赛的核心元素。比赛评选机制主要从选手们的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与文化知识以及个人才艺展示三个方面,全方位地涵盖了对选手们汉语能力听、说、读、写的考量。主要从汉语最基本独特的发音、笔画着手,充分展现蕴含在汉语中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不论是题目的设置还是评判的标准都围绕着“汉语”这一核心要素展开。其次,外国选手与中国“主播团”搭建的桥梁。在2016年第十五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外国选手前30强组成的“冲关团”和15位中国主持人组成的“主播团”在进行比拼,不再是老外自己玩中文,而是和纯正的中国人一起玩中文。这种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就像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世界上一座又一座因为汉语架起的沟通的桥梁。每位选手都以他们不同的肤色服饰、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代表着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缩影,但是,这些来自五大洲的选手们却和中国人一起诠释同一种语言——汉语。同一种语言却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差异中寻找融合的可能性。汉语不仅成为选手们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敲门砖。然后,主持人与评委形成的“桥梁”效应。主持人与评委在比赛中都起到了一个串联作用。特别是三位评委老师的设置,比如决赛中出现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徐俐,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美国得克萨斯州南方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罗杰·哈特,三位都在汉语言方面有相当的地位与专长。每一次评委老师对选手的专业点评,不但提升了整个节目的专业度,同时也是对现场观众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在汉语言知识文化方面的一次普及。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所谓“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主要涉及人类社会中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现象。[3]“汉语桥”通过让外国选手掌握学会汉语的能力,对于跨文化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正是在这种以“汉语”为核心元素的背景之下进行的跨文化传播,通过掌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权以获得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选手及观众的一种汉语文化推广及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首先,在整个节目的赛制中,都围绕以说好汉语为前提。其次,每年一届的“汉语桥”都遵循“主题先行”的运作原则,其实这就是一种议程设置。经过15年的发展,“汉语桥”比赛主题的定位,仍集中在歌颂中国、弘扬汉语、述说中国梦等主体性明确的宏大叙事层面,并且整个节目的编排也都以弘扬主旋律为主。然后,在评委的话语权上,都是以一种中国思维模式、汉语的表达方式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在舞台上的多元文化中充分展现中国元素。不论是题目的设置、舞台背景、节目元素等都有意识地加入了瓷器、茶叶、诗词、书法艺术等中国文化符号。

意识形态化的传播无法避免,每个国家都会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灌输属于自己国家的主导文化,正是在这种无形的意识形态灌输中增强着各国的文化软实力。我国作为一个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应该合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媒介技术与传播方法,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

(三)叙事成规及其变奏

泰勒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一书中说过:“在任何场合,辨认一种类型,需要靠一套已被认可的类型成规,它们能使观众在了解文本的时候带着一定的预期。”[4]正是这种预期让观众从中得到愉悦和享受,与此同时,规则的变化能够拓宽和扩大观众对类型片的预期,并迎合他们对相似和差异的要求。基于以上说法,我们把“汉语桥”大致可归类于益智类节目,但它又更偏向于掺杂了真人秀节目元素的变奏体。“变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节目的一种创新。在《电视文化导论》中,莫林虎给益智类节目作的定义是:益智类节目是一种将知识传播与娱乐、竞赛、博彩等因素有机结合,实现寓教于乐的节目类型。[5]150给真人秀节目的定义是:由普通人(非职业演员)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进行竞争博弈,并录制播出的电视游戏节目。[5]178从近几年“汉语桥”节目的模式变化中可以发现节目形态又逐渐从真人秀的跟风中回归益智类节目的本质。镜头从户外又回到了以棚内进行知识竞答的环节为主。利用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多种影像表现手法以及创意的精心编排,比如,2016年第十五届“汉语桥”中出现的“汉字麻将”“5D动感答题”、舞台情景剧等。将汉语文化广泛传播发扬光大,充分发挥了益智类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竞争性、互动性的特点,在“以赛带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寓教于乐。

列维-施特劳斯的宏大普遍结构概念由一张有着二元对立的表格开始——黑/百,深/浅,黑夜/白天等等——因为他认为所有的意义都来自于差异。借此分析“汉语桥”节目,同样会发现它也遵循着一组二元对立结构,即赢与输的对立。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的同时,它还是一场中文大学生比赛,比赛的最终目的就是争夺冠军及奖品,必会有输与赢的对决。同时,它还是中文与外文的对立,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对立,正是这种差异性决定了节目的意义。

结构语义学家格雷马斯将普罗普的七种角色/行为范畴概括为三组、六个动素,构成三组两项对立,分别是主体/客体、发出者/接受者、敌手/帮手,并建立动素模型。如果借此来看“汉语桥”节目,也会发现不论是选手、主持人、评委还是挑战者都分别扮演着他们的角色。比如:“汉语桥”的选手是主体,比赛冠军及奖品是客体。发出者是举办方及承办方湖南卫视,接受者是主播团。敌手是与主体竞相比拼的各色挑战者,帮手是评委和主持人。

这种叙事技巧与电视特性的结合完美展现了使得电视获得口碑与收视率的丰收。从整季节目的历时来看,整个赛制及模块的设置仍遵循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论选手的种族族群、社会阶级还是性别的差异,在比赛中一律平等。而且,节目采用的等额晋级原则,保证了五大洲各自相同数量的晋级选手争竞争冠军的机会,同时,这也增加了节目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2016年第十五届“汉语桥”为例,整季十期节目中,前四期为海选,各大洲选手通过演讲、问答、才艺展示等过桥比赛获得相应比分。以第五期为中轴线也是整季节目的高潮段,进行机试答题,最后分数想加率先达到一百分的选手则可晋级30强。后四期中,30强选手组成冲关团与15位中国主播团进行比拼,为期一个月四场积分累积赛,每个州分数最高的州冠军将进入最终的决赛。

从每期节目的共时来看,在这四期节目中,由户外的文化体验作为引子进入棚内知识竞赛环节,知识竞赛环节基本上可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充分展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最后的决赛中,比赛赛制主要分成三大块,第一轮以“梦想点亮未来”为主题,各位选手演讲属于他们的中国故事。第二轮选手们挑战全国所有汉语竞赛的冠军,应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题目。第三轮在一场美轮美奂的情景舞台剧中,通过著名演员尤勇的深情讲述还原几千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故事,选手们不但要能听懂讲述还需要及时反应、冷静作答。整场决赛中,还穿插了歌舞表演、文化宣传短片以及曾经汉语桥选手们学习汉语的励志故事。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倒不如说这是一场以弘扬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

三、受众:收视率与口碑的双重保障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及电视观众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而这档以素人为主的益智类节目开播十五年之久依然屹立常青,其成功之处也正是因为这档节目能够在不断创新中满足各种观众不同的收视需求。从受众的满足理论来说,“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通过湖南卫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精彩内容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观众包括中国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看到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兼收并蓄。节目不仅起到了娱乐、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让观众们通过这个平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良好互动,把世界连为了一个整体。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汉语桥”比赛受众在各个年龄阶段观众中均获得较高份额,4~23岁、34~44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观众为汉语桥比赛的主体受众,其中4~23岁女性受众群体在各年龄阶段所占的份额和比例最高。湖南卫视通过“汉语桥”这档节目不但为自己的核心受众群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同时让“汉语桥”成为众多娱乐节目中的一股清流,以“娱乐立台”的湖南卫视用事实证明它同样可以把一档寓教于乐的益智类真人秀节目办得有声有色。另外,湖南卫视通过“汉语桥”也争取到了更多的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于中青年女性群体,还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等精英知识分子。

当然,汉语桥开播十五年以来,褒贬不一,在2016年的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节目中生活真人秀部分大大缩减,更多的将重点放在了棚内的答题环节中。有人说这是回归了节目初衷,也有人批评这失去了节目最大的看点。但不管如何,多元的观点及声音也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开放的媒介环境,以及以受众为中心原则的充分体现。

[1]理查德·谢弗.社会学生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84.

[2]阿瑟·伯格.媒介分析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

[3]陈卞知.造桥者说——跨文化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68.

[4]利萨·泰勒.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4.

[5]莫林虎.电视文化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湖南卫视跨文化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从湖南卫视的成功看人力资源管理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湖南卫视原创真人秀的特色——以《一年级》和《奇妙的朋友》为例
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媒体的应对——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重新启动为例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联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