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负面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2017-03-28陶绍烈

传播与版权 2017年4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舆论监督广播

陶绍烈

浅论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做好负面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陶绍烈

基层广播电视台即县级广播电视台处于主流媒体的最基层,由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需要,除了大张旗鼓地开展党委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取得了什么成效之外,还要求基层广播电视台开展负面新闻的宣传和报道。做好负面新闻的监控和处理得当的报道,是摆在基层广播电视台面前的课题。开展好负面新闻的健康和处理得当的报道,极为重要。

广播电视台;负面新闻;新闻监控;宣传报道

[作 者]陶绍烈,云南省彝良县广播电视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纲领,也是负面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工作的指南。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所谓负面新闻,就是通常情况下违背伦理道德,不文明、不健康,有违社会公德,损害个人或群体利益的事实的新闻。与正能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媒体,作为广播电视台,如何对负面新闻进行报道,无疑是摆在广播电视台面前,考验电视台把控新闻宣传导向是否得当、是否能化消极为积极的课题。那么,如何做好负面新闻的报道,做到坚持正能量,化腐朽为神奇呢?

一、积极面对,克难面对

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媒体和党媒,除了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大张旗鼓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委政府的政策、方法、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方法之外,不得不面对一些负面报道。

加强舆情监控。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发达和自媒体的加盟,社会舆情铺天盖地,今非昔比。操纵社会舆情的,已经不只是广播电视台和报纸、官网主流媒体人,因为网络平台,所有大众似乎都已经成了媒体人,拿一个手机,借助一个QQ群、一个网站,自己也就成了“媒体人”。随时可以发文,随时可以贴图,其便利性和随意性,不言而喻。当然,不可否认,一些自媒体人和社会群体,积极开展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工作,积极宣传当地的民风、民情、物产,积极宣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助人为乐的个人和群体,把大街上“扶不起”“帮不起”“救不起”的现象变为“敢扶”“敢帮”“敢救”,得到了认可和点赞。然而,不得不承认,也与一些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现状存在不满的个人,利用网络平台把一些并非事实或即使事实却夸大其词,妄加评论,恶意操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大舆情监督,极为重要。

开展网站排查。“一方山水一群人”,负面新闻铺天盖地,并非空穴来风,定是事出有因。要对一方山水一方人做到政情民意、上下关系胸中有数。宣传管理部门要对地方网站、自媒体人进行全面的排查,进行造册登记,加以法律法规约束,严肃社情民意,恶意操作的新闻才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做好道德教育。地方上一个政策出台、一个项目的实施,要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是不容易的,势必会影响到少数人的利益。必须加大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民风的教育,把诉求解决好,把确实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把“解决问题”和“疏导情绪”有机结合,促进上下一心,风清气正。

弄清是与不是。主流媒体立足县级,是基层的基层。郡县治,天下安。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发展的推进和群众素质的提高,各种因为改革求发展而导致的部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因而,电视监督报道,无可避免地需要触及、需要开展。但如何开展呢?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台,现实表明,要求给予监督报道的,往往不是部门,也不是企业,而是群众。比如拆迁、征地等敏感事件,他们往往认为部门作为不合理,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要求给予监督报道。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台,不能随即拒绝。要倾听反应,多方了解,上下沟通大张旗鼓宣传政策措施和流程办法,通过深入采访了解,给出明确答案,架起党委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

二、变“负”为“正”,化“腐”为“奇”

主动出击,实事求是。负面新闻要不要做,负面报道应当怎么做,是摆在主流媒体面前的一个课题。一个字:做。不仅要做,而且不可畏惧,应当主动出击。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够全面了解新闻事实,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游刃有余。是事实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不是事实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辟谣、报道,消除不良影响,还新闻予事实。主动无疑优于被动,被动往往会陷入尴尬的局面。

变“曝光”为“整改”。毫无疑问,一切不文明、不卫生现象,一些不作为、任性作为的现象会偶尔存在。这就给负面新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那么。如何面对这一情况呢?要把“曝光”变为“整改”。出于一切为了做好工作这一目的,有曝光的,应及时介入,对事实进行采集,但采集不是报道的主要内容,部门整改,怎么整改,改得怎么样,才是报道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还公众以落实事实。

把握好“向”与“度”。实事求是是新闻的生命力。监督报道工作尤其如此。监督报道往往都是事出有因,一旦报道出来,势必会引起反响。但作为主流媒体,反响不是目的。确有问题的,整改落实才是目的。没有问题的,澄清事实,还事实予真实。在监督报道中,确有问题的,要把握好监督报道的度,做到点到为止,不多作评论。这样,既作了监督,也引起部门或企业的重视,又有利于整改完善。同时,要把握好导向,紧紧围绕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体,不做不利于发展的乱作为监督报道。

变“不顾不问”为“人文关怀”。部门“不顾不问”往往是负面新闻产生的被指责者。作为主流媒体,既肩负着喉舌作用,也肩负着联系部门和群众的纽带作用;既肩负着为党委政府分忧的职责,也肩负着最群众给予关心的职责。负面新闻的报道,要体现有关职能部门是否真的“不顾不问”,也要体现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确实存在部门不作为、不闻不问的现象,要深入采访,挖根穷源,即使不作报道,也可以促进部门整改落实。对于确实需要帮助的群众,要给予关怀,让合理诉求、合理呼声,得到解决、落实。这不仅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

三、把握方向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主动求全,体现主流媒体责任。主流媒体是党委、政府的喉舌。为党委、政府分忧,联系党委、政府和群众,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监督报道工作中,既不能为党委、政府推卸责任,也不能置群众的诉求于不顾。要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实事求是的监督报道。作为主流媒体,要坚持党委、政府赋予的职责,开展监督报道,还现象予真实,还风清气正予社会,责无旁贷。

跟进关怀,做到为了好事,不是为了坏事。监督不是为了曝光,曝光不是目的。监督报道一般在短时间内就会引起反响,而有了反响,就会有结果。责任在身,势在必行。当反响有了结果,或者正在整改落实进行时,需要把握好时机适时跟进采访报道,坚持监督报道就是正面宣传的一种方式,把“坏事”变成“好事”,把整改落实给予及时宣传。当然,对于社会和公众的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不道德现象的监督报道,也要坚持跟进报道的原则,让监督有果,社会风气淳朴。

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新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工作、团结鼓劲的效果;用得不好,反而会给党委、政府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后果不言而喻。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报道中,要定位新闻记者作为党委、政府喉舌的工作者,要明白“我是谁”“为了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把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明确目的、区别对待。

把握好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工作涉及面广,覆盖面宽,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主动地宣传好党委、政府的政策,大张旗鼓发出“主流声音”,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氛围。在开展负面新闻监督报道中,只有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才能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才能做到既分忧又解决问题。只有体现主流媒体的主动权、主导权,承当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才能开展好新闻监督报道工作。

总之,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广播电视台,是最接地气的基层媒体。在开展负面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工作中,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自己的新闻一出去,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换来什么样的后果,站在监督为了发展,发展为了解决问题的高度,把自己的职责担在肩上,把对党委、政府的负责和群众的关爱放在心里,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闻监督报道工作,树立媒体责任形象,营造改革发展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舆论监督广播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及其报道方式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