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浅析

2017-03-28宋乐平

传播与版权 2017年4期
关键词:广大群众工作者背景

宋乐平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浅析

宋乐平

21世纪已经是电子信息时代,新闻行业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呈现出显著的媒介融合趋势。随着融媒体趋势的不断深入,媒介并不是简单的合并与交流,而是针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一次分析与改革。对融媒体的定义进行分析,并阐述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环境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并深入分析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

融媒体;新闻采编;特点

[作 者]宋乐平,福建南平广播电视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新闻采编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要求。身为一名新闻采编人,应该尽快改变自己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电子信息时代新闻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媒介融合趋势,因此,需要了解融媒体背景,明确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深入分析融媒体背景之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希望在融媒体背景下将新闻采编工作做得更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一、融媒体的背景定义

融媒体就是媒介融合,以传统媒介工作体系为基础,对目前各种多媒体传播的方式进行融合,其中涉及电视广播、纸质传媒等传媒元素。媒介融合将众多的现代传播元素充分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媒介的内涵,还能提升整体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不同的传播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将不同的传播方式融合在一起能够呈现媒体信息的多样化,而且当中还会涉及很多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电子信息时代,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媒介的具体引言与传播功能。在融媒体背景下,要关注媒介的传播功能,重视多种媒介的结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统一。

二、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环境的变化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的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新闻行业信息传播的方式。计算机技术让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也难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可靠性。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有时无法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导致一些假新闻在各种平台进行传播,这容易误导广大群众的思想与视觉。因此,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外化环境最大的变化是为广大群众提供获取信息的快捷平台,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与价值。

(二)内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不同信息终端提供了更多获取信息的平台。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是新闻工作者,而是更加广泛的广大群众,而他们并没有接受专业的新闻传播培训,新闻素养、新闻知识以及个人情感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通常普通社会群众不会去判断新闻的真实性,更多注重的是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这样便会导致新闻价值与真实性无法得到可靠保障,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采编工作者在收集新闻的过程中难度更大,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新闻载体的多样性

曾经新闻传播的主要介质是报纸、期刊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等。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忽视了这些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通常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加依赖于移动终端设备,广大群众获取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这样也会增加新闻采编工作的难度。

三、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分析

(一)新闻采编的主体出现了变化

新闻就是对真实生活的收集、提炼以及反映,新闻是将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实践经过优化之后利用传播媒介进行公开传播,不同的新闻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从而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一定的影响。新闻的影响力主要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而实现新闻的最终价值。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主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一,地区级新闻联播,主要是对大范围内的一些重大信息进行采编与播报,通过新闻的传播来引导群众的主流思想,是区域新闻的指向标。第二,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能够准确反映与民众信息密切相关的民生事件,在其引导下能够更好地处理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民生新闻的梳理,让新闻内容贴近广大群众,从而让人们感同身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第三,行业新闻。行业新闻主要是针对某个行业的信息进行收集与播报。例如:目前广大群众最为感兴趣的娱乐新闻,还有体育新闻、经济类报道。行业新闻的受众群体实际上是同一类人,目的是为感兴趣、专业的受众群体提供一些比较专业的经济类报道,从而丰富新闻的内容,丰富人民的生活。

以上这些不同种类的新闻构成了我国新闻传播组织框架,每一种新闻的体系都有自身的新闻框架,同时也有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最终目标。传统新闻的采编过程中,新闻的采编工作者一般都是新闻专业工作者、专业记者,毋庸置疑他们都是新闻采编、传播、获取的主要力量。新闻采编工作者针对新闻领域进行信息的采集、边写。但是在新闻整个行业内,新闻专业人员、专业记者毕竟是少数,而且采编工作者难以全面、准确地收集新闻信息,导致出现很多假新闻。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必须要有所改变,不能局限于新闻专业人员、专业记者。众所周知,新闻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新闻采编工作者是与新闻信息直接接触的人员,在专业素养的指导下,新闻采编工作者对新闻的感受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能够对现场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因此,新闻采编人员由传统的专业人士、专业记者逐渐走向大众。新闻信息获取的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采编的可靠性、真实性。

(二)新闻业务操作程序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新闻采编通常是根据一定的程序来进行开展,整个操作程序比较规范,按照流程进行采编。曾经,新闻采编工作依靠某种媒介作为唯一的依托,以此媒介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处理与传播。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操作程序、规范性发生了一些变化,单一的来源转变成为多维来源。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业务操作主要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与加工,然后利用多维信息平台实现新闻的共享。新闻体系的改变扩展了新闻的来源渠道,同时也拓展了新闻的采编渠道。现代新闻采编要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专业采编技术构建现代新闻组织框架,对新闻资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整合与利用,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新闻的质量。

(三)新闻采编的竞争力加强

新闻就是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的集中体现。新闻媒体在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新闻的这些基本特性,而这也是新闻采编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融媒体背景,信息渠道变得复杂而多元化,信息处理平台也日趋多样化,新闻行业能够通过各种平台获取新闻资源,通过提炼与加工将其新闻信息转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媒体背景下,能够让新闻信息实现有效共享。因此,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将会面对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转型的机遇。新闻行业要生存必然要抢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而新闻的质量在于新闻采编的能力,因此,新闻采编的竞争力逐步加强,但是只要坚持以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时效性来做新闻采编工作,必然能够更好地加强新闻信息的整合度,全面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与质量。第一,提高新闻采编选择能力。新闻的选择是采编工作者与新闻受众共同完成的,在融媒体背景下,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完成新闻采编。新闻传播者与受众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双方都是对方的前提条件,都会影响到新闻的选择。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虽然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选择,但又是相互限制、促进的。因此,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者的竞争力,在选择新闻时要慎重,要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国家利益等因素来进行选择。第二,注重新闻价值的辨别能力。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无法估量的,强大的信息中如何寻求更加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则是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融媒体背景下,部分新闻采编工作者存在着复制新闻、转载新闻的情况,缺乏对原创的加工,甚至不会去深层次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最终会影响新闻采编的竞争力。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慎重的辨别,以最好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四)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性

新闻报道模式主要是新闻采编事件的范围与内容编写,事件涉及的范围越广,内容越新颖,新闻的价值就更大;反之,这样的新闻就没有什么传播性。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以“线性报道模式”为主,而这种报道模式比较单一,主要对时间进行报道,没有全面涉及前因后果,因此,在看待事情上角度比较单一。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信息的横向性、纵向性更加重要,以这两个因素为基础进行挖掘,能够让受众群体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引导受众群体的思维,让他们看到新闻之后不会出现偏激的思想,从而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报道必然要注重创新性,而这种创新不能局限于采编能力上的创新,而是综合性的创新,也就是要彻底突破传统新闻报道的局限性。在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闻事件的时间横向与纵向的影响,让新闻更加全景化,照顾全局,正确引领社会。

融媒体背景下,虽然新闻行业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新闻采编工作只要坚持新闻的可靠性、真实性、时效性,就能丰富新闻的形势,不仅能够更好地占据市场,还能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多质量有保障的新闻信息,而这些也是新闻采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范建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201.

[2]蒋幽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17):140-141.

[3]宋丽举.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169,171.

[4]牟岚琴,姜南.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J].新闻传播,2015(14):30-31.

[5]周艺霖,王俊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科技传播,2015(11):2-3.

猜你喜欢

广大群众工作者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治疗产后受风的秘方等
坚持原则和团结群众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