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农药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影响及在子实体内残留研究*

2017-03-28喻初权王小艳王春晖彭运祥

中国食用菌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树菇氯氰毒死

徐 宁,陆 欢,喻初权,王小艳,吴 芳,王春晖,彭运祥

(1.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13;2.湖南省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3)

〈病虫害防治〉

4种农药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影响及在子实体内残留研究*

徐 宁1,陆 欢1,喻初权2,王小艳1,吴 芳1,王春晖1,彭运祥1

(1.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13;2.湖南省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3)

以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为材料,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毒死蜱、敌敌畏、多菌灵和氯氰菊酯4种农药,研究其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和在子实体内的残留量。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菌丝生长速度的抑制效果为:毒死蜱>敌敌畏>多菌灵>氯氰菊酯;4种农药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影响较大,且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毒死蜱、敌敌畏浓度达到8 mg·L-1时,不长菇。子实体农残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敌敌畏和毒死蜱残留量大,多菌灵和氯氰菊酯残留量小,均都符合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

茶树菇;农药残留;子实体

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柱状环绣伞,属担子菌亚门田头菇属(Agrocybe),为木腐菌,原产于中国,主要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是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1-3]。

食用菌所用栽培料主要是农业、林业生产的副产品,如棉籽壳、麸皮、木屑、玉米芯等,在生产栽培过程中,使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副产品、木材等作为栽培基质,会使某些有害成分经过分解、吸收,最终累积到菌丝和子实体中,造成农药残留,并对产品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4-7]。2011年~ 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共召回我国出口农药残留超过欧盟标准的食用菌产品8批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共扣留我国出口食用菌产品86批次(农药残留超标),日本厚生劳动省扣留我国出口食用菌8批次(农药残留超标)[8-9]。王龙等[10]对甘肃省食用菌主栽品种农药残留调查研究发现,多菌灵、氯氰菊酯等有少量残留,均在检出限值以内;张孔金等[11]研究不同农药对秀珍菇生长及产品安全性影响,敌敌畏、毒死蜱会危害产品安全,氯氰菊酯、多菌灵在检出限值以内;肖奎等[12]研究多菌灵对茶树菇生产的影响,发现其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和出菇没有明显影响。

目前4种农药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影响研究尚未有报道,因此,本文以茶树菇为材料,通过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敌敌畏、毒死蜱、多菌灵、氯氰菊酯4种农药进行拌料栽培,研究其在栽培过程中对茶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及残留情况,探讨4种农药在茶树菇生产中的合理使用和残留控制,旨在为茶树菇生产提供无污染、绿色原材料,并为茶树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茶树菇3号,由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加水至1 000 mL。

栽培培养基:玉米芯33%、棉籽壳33%、杂木屑15%、麦麸16%、石膏2%、过磷酸钙0.5%、石灰0.5%。

1.3 供试农药

80%敌敌畏、480 g·L-1毒死蜱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氯氰菊酯,均购自长沙市植保站。

1.4 试验仪器

电子天平(BS224S型),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超低温冷冻储存箱(DW-FW351型),中科美菱低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SHZ-D III),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3ET),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8),上海浦东物理光学仪器厂;西门子冰箱(BCD-218型),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6XZ-0450),壹湾斯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YXQ-LS),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摇床震荡器(HCY-DA),常州洛基仪器有限公司;pH计(PHS-25),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净化工作台(SW-CJ-2F),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1.5 试验方法

1.5.1 PDA培养基中不同农药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PDA平板测定菌落直径法:将4种农药分别按0(对照)、1 mg·L-1、2 mg·L-1、4 mg·L-1、8 mg·L-1浓度梯度等量添加至培养基中,在无菌条件下倒入直径为9 cm的无菌培养皿中,每个处理重复3次。用内径为7 mm打孔器均匀取菌块接种到培养皿中部,置于25℃下培养。观察菌落生长状况,6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大小,计算生长速度。

1.5.2 栽培培养基中不同农药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4种农药分别按0(对照)、1 mg·L-1、2 mg·L-1、4 mg·L-1、8 mg·L-1浓度梯度配制,添加到原料中混合均匀,制成栽培培养基,每个处理5次重复。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茶树菇菌种,移入25℃发菌室避光培养。培养10 d后进行第1次划线,后期每间隔5 d划线1次,以长满菌袋为基准,计算菌袋中菌丝生长速度。

1.5.3 不同农药拌料对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在茶树菇生长过程中,观察分析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如出原基时间、外观形态、颜色等农艺性状。

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原基产生情况的影响分为:++++:原基产生时间早、整齐、无畸形;+++:原基产生时间稍迟、整齐、无畸形;++:原基产生时间迟,整齐,有畸形蕾;+:原基产生时间迟、不整齐、有畸形;-:不出原基。

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分为:++++:菇形好,菇盖小且光滑,菇柄粗长;+++:丛生或双生,菇盖大,菇柄细长;++:单生,菇盖有浅皱纹,菇柄短;+:菇形差,有腐烂,有畸形;-:不长菇。

1.5.4 不同农药拌料在子实体内残留量测定

根据农药拌料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的实验结果,按国标规定的蔬菜和水果中允许最高残留量(MRL)标准,将4种农药分别按0(对照)、1 mg·L-1、2 mg·L-1、4 mg·L-1、8 mg·L-1浓度梯度配制,添加到栽培原料中混合制成培养基,出菇后采收第1潮子实体检测4种农药的残留量。敌敌畏检测方法参照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的测定,毒死蜱检测参照GB/T5009.145-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多菌灵检测参照GB/T5009.188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测定,氯氰菊酯检测参照GB/ T5009.110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PDA培养基中4种农药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PDA培养基中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见表1。

表1 PDA培养基中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Tab.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pesticides on the mycelial growth rate in PDA medium

从表1可看出,4种农药的抑制效果为:毒死蜱>敌敌畏>多菌灵>氯氰菊酯。分别添加敌敌畏、毒死蜱的PDA培养基对茶树菇菌丝生长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农药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且当敌敌畏浓度为8 mg·L-1时,菌丝已死亡;添加多菌灵、氯氰菊酯的培养基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的抑制效果比敌敌畏、毒死蜱稍弱。不同浓度的敌敌畏、毒死蜱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的变化波动性相对较大;在含多菌灵、氯氰菊酯的培养基中,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减慢0.08 cm·d-1、0.06 cm· d-1。

2.2 栽培培养基中不同农药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影响

栽培培养基中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农药浓度越高,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抑制越强,其中毒死蜱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在高浓度下菌丝几乎不生长;其他农药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浓度为1 mg·L-1时,毒死蜱的抑制效果明显,另外3种农药的影响相对较小;浓度为2 mg·L-1时,毒死蜱与敌敌畏的抑制作用显著,菌丝生长变化量均超过了1 cm,含多菌灵和氯氰菊酯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变化量在0.6 cm左右;浓度为8 mg·L-1时,4种农药均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影响很大,特别是多菌灵,菌丝生长变化量达到了0.9 cm。综上所述,4种农药在浓度为4 mg·L-1~8 mg·L-1时,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是最大的。其中加入敌敌畏、毒死蜱的培养基抑制作用明显,对菌丝生长有药害作用,在生产中不宜使用或要严格控制添加量。

表2 栽培培养基中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影响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and concentrations on the mycelial growth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in the medium

2.3 4种农药拌料对子实体发育生长情况的影响

2.3.1 4种农药拌料对原基产生情况的影响

栽培培养基中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原基产生情况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农药拌料对茶树菇原基产生情况影响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on the primordium period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从表3可见,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敌敌畏的原基产生时间晚、整齐度小、畸形度大,随着浓度的增加出现不现原基情况。毒死蜱与敌敌畏的情况类似,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原基发育抑制作用变强。当多菌灵与氯氰菊酯浓度为2 mg·L-1时,原基虽正常发育但原基产生时间延迟。当浓度为8 mg·L-1时,添加敌敌畏、毒死蜱的培养基中不出现原基,含多菌灵与氯氰菊酯的培养基中还能够产生原基。说明4种农药对原基产生情况的抑制影响顺序为毒死蜱、敌敌畏>多菌灵、氯氰菊酯。

2.3.2 4种农药拌料对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

栽培培养基中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子实体情况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农药拌料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Tab.4 Effect of pesticides on the fruiting body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从表4可看出,与空白对照相比,毒死蜱、敌敌畏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出菇时间延迟,生成畸形菇,菌盖对折、变厚甚至腐烂,菌柄细,菇蕾数量少,产量降低,浓度增加到8 mg·L-1时不出菇。多菌灵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菌盖有皱纹、畸形菇。氯氰菊酯对子实体生长有影响,出现腐烂、畸形菇概率降低,随着浓度增加到8 mg·L-1,子实体还能继续生长发育,但为畸形菇。4种农药在浓度逐渐增加时,对茶树菇子实体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强。

2.3.3 4种农药拌料对产量的影响

以采收第1茬菇产量作为指标,研究栽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农药对茶树菇生长的影响,见表5。

表5 不同农药拌料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Tab.5 Effect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on the yields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以空白作为对照,添加农药的茶树菇产量均低于对照,随着4种农药浓度的增加,产量均表现为明显减产。当浓度在2 mg·L-1~4 mg·L-1时,敌敌畏与毒死蜱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多菌灵与氯氰菊酯;当浓度达到8 mg·L-1时,添加敌敌畏、毒死蜱的栽培袋不出菇,添加多菌灵、氯氰菊酯的栽培袋每袋产量在70 g左右。由表5可知,添加毒死蜱、敌敌畏、多菌灵、氯氰菊酯浓度为8 mg·L-1为是否影响产量的分界点。

2.4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不同农药拌料对茶树菇子实体农药残留量的影响见表6。

表6 不同农药拌料对茶树菇子实体农药残留量的影响Tab.6 Effect of substrate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esticides on residue levels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fruiting bodies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农药及添加不同浓度的农药在子实体中残留量差异明显,敌敌畏和毒死蜱残留量最多,氯氰菊酯有少量残留,多菌灵基本无残留。氯氰菊酯1mg·L-1、2 mg·L-1、4 mg·L-1三个浓度处理,子实体中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敌敌畏1 mg·L-1、2 mg·L-1两个浓度处理,未检出农药残留,当浓度达到8 mg·L-1时,不长菇;多菌灵添加量达4 mg·L-1时,子实体内有农药残留,残留量未超过1 mg·kg-1。参照NY/T 749-2012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氯氰菊酯、多菌灵、敌敌畏和毒死蜱在培养料中添加量为4 mg·L-1时,子实体中农药残留量均未超出绿色产品食用菌农残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通过添加农药至PDA培养基和栽培料培养基中,分别考察氯氰菊酯、多菌灵、敌敌畏和毒死蜱4种农药不同浓度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农药的4个浓度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对茶树菇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敌敌畏和毒死蜱抑制性最显著。4种不同农药在PDA培养基和栽培培养基中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有差别,可能是在高温灭菌时一些农药就已经大部分降解,另外菌丝生长过程中也会降解一部分农药。

对子实体生长情况影响方面,敌敌畏的影响最大,氯氰菊酯、多菌灵的影响较小;在添加农药浓度1 mg·L-1~2 mg·L-1范围内,残留农药不会抑制茶树菇生长,而超过2 mg·L-1时,会阻碍菌丝生长,影响子实体出菇时间和品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做好栽培料农药残留检测,选择农药残留较低的原材料为栽培基质,当原材料中的氯氰菊酯和毒死蜱残留超过了0.05 mg·kg-1、多菌灵残留超过1.0 mg·kg-1、敌敌畏残留超过0.5 mg·kg-1,均不适合用于栽培食用菌。

[1]郑毅,余望,施巧琴,等.茶薪菇人工栽培及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食用菌,1999(5):13-14.

[2]陈明杰,汪绍月,贺冬梅,等.低温影响草菇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1995,2(4):28-31.

[3]夏志兰.茶树菇[J].湖南农业,2001(11):12.

[4]李月梅.食用菌的功能成分与保健功效[J].食品科学,2005,26(8):517-521.

[5]Heleno SA,Barros L,Sousa MJ,et al.Tocopherols composition f Portuguese wild mushrooms with antioxidant capacity[J]. Food hemistry,2010,119(4):1443-1450.

[6]Ouzouni PK,Petridis D,Koller W,et al.Nutritional value nd metal content of wild edible mushrooms collected from West Acedonia and Epirus[J].Food Chemistry,2009,115(4): 1517-1580.

[7]FAO.FAOSTAT[DB/OL].(2014-12-13)[2015-12-15].http:// faostat3.fao.org/browse/Q/*E.

[8]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行情调查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EB/OL].(2015-8-5)[2015-12-19]. 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508/340529.html.

[9]王坦,宋玮,李玉博,等.我国食用菌出口技术壁垒特点及应对措施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1):61-66.

[10]王龙,张铎,徐强.甘肃省主栽食用菌品种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1,30(2):44-45.

[11]张孔金,黎志银,谢宝贵,等.不同农药对秀珍菇生长及产品安全性影响的研究[J].食药用菌,2012,20(5):292-294.

[12]肖奎,叶华智.多菌灵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其在子实体中的残留[J].中国食用菌,2008,27(3):31-33.

Effect of Four Pesticide on Mycelial Growth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ing Bodies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XU Ning1,LU Huan1,YU Chu-quan2,WANG Xiao-yan1,WU Fang1,WANG Chun-hui1,PENG Yun-xiang1
(1.Hu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ible Fungus,Changsha 410013,China; 2.Hunan Provincial Chunhua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mpany,ChangSha 410013,China)

Effect of chlorpyrifos,DDVP,carbendazim and cypermethrin on mycelia growth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and residue in fruiting body were studied,and 4 kinds of pesticides was used in the artificial medi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restraining effect on mycelia growth with 4 kinds of pesticides was chlorpyrifos>DDVP>carbendazim>cypermethrin.With the in crease of pesticide concentration,it show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ruiting body of A.cylindracea.When the con centration of chlorpyrifos and DDVP reached 8 mg·L-1,respectively,mushroom didn’t grow.According to detection resul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ing bodies of A.cylindracea,the pesticide residues of DDVP and chlorpyrifos were larger than that of carbendazim and cypermethrin,and all of these results had accorded with the green food standards.

Agrocybe cylindracea;pesticide residue;fruiting body

S646.9

A

1003-8310(2017)02-0060-05

10.13629/j.cnki.53-1054.2017.02.01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16B04)。

徐宁(1988-),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加工研究。E-mail:1050353232@qq.com

2017-01-25

猜你喜欢

茶树菇氯氰毒死
茶树菇菜谱
微生物共培养降解β-氯氰菊酯的适宜条件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毒死蜱和三唑磷将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什么水煮什么花
饿死还是毒死,这是一个问题
12%氯氰菊酯EW防治荔枝蝽蟓田间药效试验
桃树果实中氯氰菊酯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