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

2017-03-28王晓春萨克多耶夫巴图

商场现代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变

王晓春+萨克多耶夫+巴图

摘 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经济是其发展的源动力。受体制、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因而相关的学者指出,我国应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变,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民生的提升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含义、进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意义及创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策略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相关的学者指出,经济模式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增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而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对经济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相应的引发了一些问题出现。进而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对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也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其需要人们于实际中不断的来尝试、调整,从而来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化的、稳定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

在我国一直实行“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该一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数量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在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数量的增加是其所关注的重点,而对于经济质量关注度不足,同时也未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区分。

此外,该一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对物资要素的增加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所以在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下,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被逐渐的凸显了出来。换而言之,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下对于资源造成了浪费。不仅如此,由于人们过度的资源使用,同时还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

在当代,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理论被提出。该一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中心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不断的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健康物资生活进行提升。以实现在提升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依靠人民群众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运行。在这一理念下,人与物高度统一,促使劳动与劳动的成果相结合,并于这一过程中来寻突破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成本支出有所下降、技术上有了大幅度的进步。进而在保证经济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来完成经济结构的优化。最终来实现对生产进行解放,全面的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含义

在当代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而所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则是指对当前生产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这三方进行转变。从而来依靠科技创新来完成当前的产业结构优化、速度与质量、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增长、投资与出口相协调。逐渐的将生产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度,并合理的来利用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的影响,不再单纯的依靠物资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以科学的、合理的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进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意义

虽然近些年在我国,经济增长的事态良好,但是与之所相关的矛盾凸显的更为严重了。而事实上在原有主张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被大量的消耗了、生态环境遭到了无情的破坏、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基于这些实际问题,相关的学者提出了新经济发展模式理念。进而以全局的角度,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人类文明、生态环境、政治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平衡。

并寄希望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来取代原有的“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来科学的发展我国经济。就时代的发展而言,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因为在当代,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制约性的影响。对于有限的物资资源其取之有限,当其消耗殆尽之时,若是没有新的技术能源出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势必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将举步维艰。因而就这一角度而言,当前采用“以人为本”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等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变化的创新措施

1.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基础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虽然在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由于受到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影响,无法有效的进行技术的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其却是促使经济发展模式科学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而在当前人们应基于市场的角度来对资源进行配置。进而来改善原有生产要素价格过于偏低、生产要素市场不够健全等问题,平衡好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市场供求的关系,将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使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快速、稳定的发展。

2.进一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在当前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调整,对于提升相关资源的配置率,进一步的促进产业升级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着重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这表明目前在我国低端行业在东部地区的发展已经开始受到市场的制约了,其在东部地区的发展空间逐渐缩小。但是这类低端产业,受地域经济影响,在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相关部门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这类产业进行地域转移。进而来有效的对地域间市场差异情况进行弥补,以实现对地域间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的目的。

3.从财税政策角度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轉变

另外,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的财税政策进行调整。进而来对地方政府职能进行监管,公正、公平的来对企业开展财税征收、监督管理,避免地方政府过度追逐利益情况的发生。以有效地来改善当前低水平建设工作反复发生而引发的资源浪费情况,以提升当前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国民经济向着可持续化方向所发展。

4.合理的、科学的进行社会收入分配

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促使经济的快速、持久化发展,相关部门应对当前社会的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的来对当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完善,以为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化、合理化转变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大对当前弱势群体的政策保护,进一步的来扩大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以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六、结语

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在新时代下做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使其向着科学方向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未来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意义。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其需要人们在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期间问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应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尽量做到科学的来完成产业结构之间的调整、市场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生态环境、各项资源的有效保护、节约,为实现可持续化的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J].当代财经,2011(03).

[2]秦利芹.浅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J].华商,2008(15).

[3]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2011(10).

作者简介:王晓春,沈阳工业大学;萨克多耶夫,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工业管理大学,校长,教授;巴图,俄罗斯布利亚特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转变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三元悖论”的中国抉择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