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及改善建议

2017-03-27孙屹

科技资讯 2017年2期
关键词:改善问题

孙屹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迅猛前进,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数学、语文、外语等文化课的学习,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在正确的引导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该文对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进行了概述,并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社团活动 问题 改善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79-02

1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概述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同时,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整个人生教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感受节奏、感受美,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潜移默化的被引向教育目的的方向。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课堂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课堂音乐教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而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作为音乐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社团这种课外音乐活动在各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起来。小学音乐社团以小学生为主体,在音乐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来提高音乐技能,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提高素质修养的目的。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热情、有助于形成相伴一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特点普遍为自我意识强、不顾及他人感受、独来独往不会与人交往、团队意识薄弱等,而参加音乐社团活动在提升音乐素养的同时强调团队合作,要求社团中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达成默契,这对解决独生子女的健康发展问题非常有针对性。与此同时,音乐社团活动可以增加校园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增添文化气息、创造良好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美好的童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

2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些走访调查分析,在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中还存在以下现象:领导重视程度影响着音乐社团的存亡,在调查中发现对音乐社团活动不重视的比例要高一些,而更多的是持中立态度的;音乐教师的课时超标,工作量大的同时再组织音乐社团活动负担较重;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认为音乐社团活动会影响正常的学业;在音乐社团中,唱歌、舞蹈、器乐所占比例各不相同,选择学习唱歌的学生比例最高,近一半的学生都想要参加唱歌活动;在参加音乐社团的小学生中,女生比例占到2/3;小学音乐社团的学生日常能接触到音乐的主要途径是网络等。下面总结一下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

现如今,我国发展失衡的现象仍有存在,如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生活富裕,但是民众对教育的认识狭隘,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都认为文化课程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人认为学好文化课比什么都强,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重视不够。加之每个省、市范围内的学校排名是以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为基础的,这就导致竞争激烈的同时忽视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育。

2.2 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小学音乐教师现一般都以80后为主体,在高中阶段开始音乐的专业学习而后在高等师范院校深造,对于音乐知识、乐理技能等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学习能力的高低和教学能力的高低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小学音乐社团活动中,教师的水平的确难以达标。另外,有的音乐教师身兼数职,还需要教授文化课,导致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想要全身心投入搞好音乐社团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要提在筋疲力尽工作的同时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3 没有外聘专业的音乐教师

音乐技能是需要长期投入时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掌握一项音乐技能是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的。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小学音乐教育不过是最初级的音乐教育,一般的音乐老师看上去吹拉弹唱什么都会,足以胜任小学音乐教学,不需要外聘专业人员指导。这看似为校方解决了外聘专业教师的经费、管理等问题,但这对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素养从长远来看是有影响的。

2.4 小学音乐社团成员流动性较大、目的不明确

根据调查对于一般学校来说,小学生结束一年的课程,在下一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参加哪一个社团。在小学这个阶段,孩子有孩子的天性,一年过后对于想要了解一个新社团的欲望大于坚持在同一个社团中继续学习,这就造成了社团成员流动性较大,新旧交替,教师在面对有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时难以开展更深层次的训练。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兼顾底子薄的新来同学,也要考虑有一定基础继续学习的同学,造成音乐社团活动表演性强而目的性不明确。

3 改善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建议

3.1 小学音乐社团的发展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

小学音乐社团是一个可以给学生带来荣誉感的集体,也可以成为学校的特色,加强对音乐社团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为学校的宣传贡献力量。小学生由于其自制力、自控力都还不足,对管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加大管理力度,在小学生音乐社团活动中严格落实考勤制度,根据不同阶段的音乐社团活动制定明确的训练制度并严格落实才能保证社团活动的效果。

3.2 加强小学音乐社团中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

教师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水平,而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对于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都有着更高的标准。管理是一门艺术,在小学开展音乐社团活动,需要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在注重学生的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个人水平的提升,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比学赶帮超”,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同时,不能闭门造车,还要注重于其他社团、其他学校的交流,可以更广泛的吸取意见建议,提升社团训练效果。

3.3 加大重视程度提高小学音乐社团质量

学校的重视是保证社团活动开展的前提,只有校方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训练场地、训练经费、训练器材等,才能顺利开展音乐社团活动。另外家长对社团活动的态度也非常重要,有家長支持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要充分使学校教师、家长团结协作,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学生的社团活动中,对小学音乐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要保证训练时间,音乐训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校方制定社团活动时间时要给足时间供音乐训练,同时家长要监督督促,在家中也要进行相应的练习,不可半途而废。

3.4 改善音乐教师的专业性及福利待遇

一位教师身兼数职往往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不仅造成自己身心俱疲,而且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专业音乐教师任职方面,尽量避免身兼数职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音乐专业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提高音乐教师个人素质修养是一种促进。音乐教师指导社团活动无疑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在福利待遇上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与工作强度相应的补助,这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也是避免人浮于事情况出现的有效措施。

4 结语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固然重要,但紧抓少年儿童全方面的发展对于少年儿童的将来、社会的将来、国家的将来更加重要。音乐教育的作用是长远而深刻的,搞好音乐教育也可以带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团队意识,虽然在很多地方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还较为落后,但发展空间很大,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12.

[2] 王静.小学音乐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1-23.

猜你喜欢

改善问题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基于IOWHA法的物流需求组合改善与预测模型构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