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税改革:“放水养鱼”成效几何?

2017-03-27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改革

2016年是我国财税改革的落地年,“营改增”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落地、消费税改革“小步快跑”、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财税改革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跑出了加速度。

减税降费加速释放红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传统思路主要是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投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减税降费本身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在2016年力度更是空前加大,通过“放水养鱼”,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更大活力。

作为最大的减税措施,“营改增”这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攻坚战最为引人注目。從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日前,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增试点行业全部实现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2016年降低企业税负超过5000亿元。

“营改增”除了为企业减负之外,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消除了重复征税,有效降低了分工细化过程中的税收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拉长产业链,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孕育了新动能、涵养了新税源。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全面实施,四大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增值税已经实现对所有货物、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全覆盖。“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正在对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就业创业、诚信建设等产生越来越多的正面“外溢效应”。

我国还持续实施普遍性降费举措,合理降低企业负担。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收费清理改革的有关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降费减负的政策措施,累计取消、停征、免征和减征了496项收费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过1500亿元。

2017年减税降费仍然是财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2017年要继续落实和完善“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出台新的减税措施;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再取消、调整和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开中央和各地收费目录清单。

财政支出更有“温度”

2016年,我国合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扩大了财政赤字规模,确保支出强度不减。2016年年初预算安排全国财政赤字21800亿元,比上年增加5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均比上年增加2800亿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地方专项债务规模也有所增加。

同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有力地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要改革、重点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中央基建投资预算安排5000亿元,集中用于交通、水利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项目。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趋规范,并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降低利息成本约4000亿元。全面清理结余结转资金,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介绍,2016年财政有力支持基本民生托底,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比如,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等。以医疗卫生为例,2016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3154亿元,是医改启动前2008年3182亿元的4.1倍,比2015年增长10%,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6.4%高出3.6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7%。

该负责人称,201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要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全面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适度扩大有效需求,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

PPP“少花钱、办好事”

2016年,积极财政政策还体现在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比如,中央财政设立2年1000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并及时拨付,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

此外,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安置,支持化解商品房库存;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采取多种方式消化政策性粮棉油库存;明确债转股涉及的债权转让和核销政策,支持按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加大补短板力度,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在促进稳增长、调结构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2016年迎来项目“落地年”。2016年,财政部联合19部委推出第三批516个PPP示范项目,计划投资额1.17万亿元。联合10家金融机构设立1800亿元中国PPP基金,推动基金当年完成517亿元投资额度。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11260个,总投资13.5万亿元,签约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1351个,总投资2.2万亿元,落地率32%。

随着项目逐步落地,PPP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目标,开创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有效拉动投资,发挥了积极的稳增长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在实现惠民生的同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预算改革迈向“阳光财政”

预算制度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2016年是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二年,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预决算公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深化,成效十分明显。2016年7月22日,随着财政部率先发布,102家中央部门于同一天在各自官方网站公开了2015年部门决算。这是中央本级连续第6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在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和公开方式方面均实现了新突破,“三公”经费更加具体,重点支出项目有了绩效评价。

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重大改革举措。2016年,预算公开继续推进,迈出实质性步伐,使公开的预算看得懂、能监督,迈向“阳光财政”。

比如,中央政府预算公开工作聚焦群众关注事项,在公开预算支出总额的同时,细化公开内容。一般公共预算在按教育、科技、节能环保等22个大的功能分类公开后,再细化到类下的款、项两个层次,基本支出进一步细化到工资、津贴、办公、差旅等58个经济分类科目,政府性基金除逐项公开每项基金支出情况外,也细化到项,说明政府的钱做了什么,最终是怎样花的。

税制改革跑出加速度

2016年,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重要战略目标,税制体制改革和税收立法大力推进和深化。

随着近年来最大的税制改革措施——“营改增”试点的全面推开,所有营业税纳税人都改为缴纳增值税,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

消费税改革“小步快跑”,持续调整和完善。2016年10月份,取消了对普通美容、修饰类化妆品征收的消费税;11月份,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消费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了这个税种对消费的引导与调节功能。

资源税改革于2016年7月1日起全面推开。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推开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方式,建立税收自动调节机制,并全面清理相关收费基金;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率先在河北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授权省级政府提出对森林、草场、滩涂等征收资源税的具体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环境保护税法》获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以原排污费征收制度为基礎实行平移,实现收费制度向征税制度的平稳转换。同时,为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在税政统一基础上,适当下放税政管理权。《环境保护税法》的通过,是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成果,对完善地方税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将继续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订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建立健全和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