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急诊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2017-03-25姚春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人员家属

姚春华

【中图分类号】R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2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疗服务从“病”到“人”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推出了全新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和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管理理念、工作态度、工作程序等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是当今护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急诊科作为医院中危、急、重症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窗口科室,也是最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发生医疗纠纷,甚至暴力事件的科室,因此实施人性化护理显得尤其重要。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急诊科人性化护理”这一话题谈谈心得体会。

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人性化服务重要性

急诊护士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进入急诊室的患者由于病情重,处理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发生护患摩擦机会也相应增加。急诊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或者意外伤害,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具体表现为焦躁、烦恼、自理能力下降,对护理人员言谈举止十分敏感,加之患者家属就诊时的惊恐心理,对外界事物及语言的刺激承受能力弱,往往容易产生纠纷,这就要求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加强人性化服务。

良好的人性化护理,可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患者心理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虽然医疗技术的提高显著缓解了急症患者所带来的痛苦,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但要获得满意的诊治,而且还追求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等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医护人员作为一个为人的生命服务的主体,在其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这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医疗服务必然的选择。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优化服务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换位思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其本质就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在注重患者疾病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完善”。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优化以患者需求为原则的服务流程,追求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服务实效,为患者“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这就要求急诊护士深入学习和认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和内涵,主动与患者进行深入地交谈,了解患者、询问病情,想方设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充分尊重患者的尊严和对症治疗,牢固树立“患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意识,建立患者服务中心,拓宽护理内容,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以求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急诊护理实际效果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首要因素就是树立护士良好形象。要时时处处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服务,让患者、家属满意,为医院赢得声誉。

对于急诊护士来说,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急症患者,每个患者的病情又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工作头绪多,紧急情况多,意外事情多,而且与患者接触的时间,与患者、家属联系也多于医生,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因此,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仪表、举止、言语等方面的职业修养,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工作精力,微笑服务,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陈述,平时注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和沉着稳重、有条不紊的应变能力;急诊护士要加强业务技术练兵,娴熟地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做到训练有素、技术精湛,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视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如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一个急诊护士的人生价值。

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十分注重开展护士职业礼仪培训、健康宣教、护理技术操作竞赛等活动,以提高急诊护士修养,树立护士形象,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人性化护理发展。

加强学习培训,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急诊科每位护理人员要想真正做好人性化护理工作,单凭事业心焕发起来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较全面的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等知识,才能按照科学道理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健康服务。所以说,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基础。

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急诊护士要加强继续教育,积极参加护理专业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多阅读一些护理杂志,了解护理领域新动态、新信息、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提高护理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除了具备相应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群体所展示的精神风貌、伦理道德、行事风格,将进一步突出医院的形象,赢得社会效益,争取医疗市场。可定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病人”此类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进行換位思考,充分体会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从而将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护理活动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护理人员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建议、观点交换的过程。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全面实施优质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微笑、主动迎送患者,利用护理操作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围绕病情、治疗做好解释;主动关心患者,了解患者需要,及时伸出援手,以细心入微的体贴行为感动患者,如为发热患者送上一杯水、寒战发冷时加盖一条毯,行动不便的患者入院时手推车送入医院,为无陪客患者代取药、代打电话联系家属等,根据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工作进行改进。

总之,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病人是特殊的群体,情感脆弱,需要更多的关怀,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患者,把患者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新型合作关系。在大力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作为一名急诊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细心、精心、关心和责任心为每一位患者铺设一条健康之路!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人员家属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