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30例临床观察
2017-03-25何丽美
何丽美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肺炎为我国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65岁以上人群的CAP发病率为55.6%[1]。便秘是老年肺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治疗。笔者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合并便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我院肺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5岁。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7岁。
1.2 诊断标准
肺炎符合中华医学会指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多数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便秘符合“便秘诊治暂行标准”诊断标准[3]。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肺炎的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
1.3.1 治疗组
增液承气汤。药物组成:玄参30g,麦门冬24g,生地黄24g,大黄9g,芒硝6g。在辨证基础上,酌情给予清肺化痰止咳等药物。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1.3.2 对照组
酚酞片(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18)100mg/d,每日1次,睡前服用。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①治愈:服药48h内成功排便,便质转润、排出通畅,随访2周无复发;②好转:用药72h内成功排便,便质转润,排出欠通畅或排出通畅但2周内复发;③无效:服药后排便次数、顺畅程度、便质等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或服药后好转但停药后立即复发。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总人数×1O0.O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老年肺炎合并便秘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 3.讨论 老年人免疫能力下降,呼吸系统功能衰减,咳嗽、排痰能力减弱,吞咽障 碍等易引起肺部感染,且多合并其他内科慢性疾病。运动量减少,或者长期卧床,胃肠功能减退,极易形成便秘。传统治疗便秘的方法包括灌肠、口服通便药(果导片等)和外用开塞露等。但很多时候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并且操作频繁,容易引起腹泻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宜发肃降失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大肠行糟粕,病变表现为腹泻,或者便秘。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现代医学认为:肺与大肠均发育于原肠,说明肺与大肠关系密切。肺气正常的宣发肃降是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而大肠的传导通降功能正常有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肺系疾病,如咳嗽、哮喘患者,中医上讲是肺功能失调导致,常常会影响到大肠的通便功能,引起便秘。便秘又反过来影响气体的吸入功能,加重咳嗽、哮喘。在中医临床上,肺部痰热壅盛可用通肠泻下法达到泻肺热、下痰壅的效果。而老年人素体阴虚,常易燥屎内结,增液承气汤既可泄热通便,还能滋阴增液,做到驱邪不伤正。 中西药皆可通便,但中药无依赖性,毒副作用较小。增液承气汤由玄参、麦门冬、生地黄、大黄和芒硝组成,是《温病条辨》中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之方,全方泻热通便与滋阴清热并行为治,使正气得运,阴血得复,则药力得行,大便则通,邪正兼顾,泻下而不伤正。方中大黄泻下攻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芒硝清热泻下;玄参滋阴润燥,润肠通便;麦门冬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助玄参“通二便”之用;生地黄清胃热,养胃阴,生津液,与麦门冬相伍“补肺阴,壮肾水使金水相生,津自充而肠自润”。诸药合用,养阴增液,使肠得润,熱得除而便自通。 观察结果表明,增液承气汤对老年肺炎合并便秘患者疗效确切,作用持久,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排便规律,有利于患者正常进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中医理论从“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并治”的治则方面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白春学,陈雪华.呼吸病诊治纲要和质控要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1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7):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