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2017-03-25崔娟娟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心绞痛程度

崔娟娟

【中图分类号】R6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1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还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生几率和临床病死率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治疗冠心病的医疗手段和药物也越来越多,然而主要是对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实施干预和补救,而在冠心病患者康复期,为其提供有效和科学的康复护理显得更加关键[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康复护理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全部8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45例、35例;患者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70.6±2.5)分;51例患者伴高血压,12例患者伴糖尿病,2例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康复护理方法

①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登记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史、治疗情况,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让康复护理计划更具针对性。

②康复宣教: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机体训练和体育锻炼的优点;同时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如冠心病的发生原因、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让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并了解和掌握康复训练、体育锻炼的意义。

③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其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力量训练、气功、有氧训练以及医疗体操等。护理人员应患者进行鼓励,让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坚持进行运动,让患者掌握适量、科学进行运动的作用。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运动量、运动内容以及运动时间等进行确定,例如确定每天的康复训练次数为2次,运动时间应控制为每次20-30分钟,训练内容则包括慢跑、起坐以及慢走等方式相结合。

④膳食: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饮食应该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对脂肪和热量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不能进食辛辣和刺激的食物,严格戒烟,并对饮酒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患者肥胖,则应对患者进行帮助和指导,让其减肥,同时为其制定科学和合理的饮食计划,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让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让其抵抗力提高。

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沟通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而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让患者的自信心得以有效提升,让患者能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1.3 康复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①加强监护:在患者运动锻炼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护其心率等,保证患者的安全。如果患者自行进行运动锻炼,没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监护,其运动强度则应该控制为最大心率的70%-75%;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学会数脉搏的正确方法,完成运动后麻醉数脉搏半分钟,并将所得数值乘以2即为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告知患者在喝咖啡、浓茶和大量进餐后,应休息1小时才能锻炼。运动之前不能吸烟和喝酒;在实际的锻炼中不能穿着太厚,进而对散热造成影响,让心率增加。锻炼不适合在炎热或者寒冷的环境下进行,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暴露胸部和头部,则会导致冠状动脉收缩,进而导致心绞痛,多湿、高温状态下运动会让患者末梢血流和体温增加,多汗,减少循环血量,降低血压。除此之外还会增高代谢异常,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可能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理想,则应加强监护和心理安慰,避免出现意外。

②康复训练应严格遵循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开展康复训练时,应严格遵循患者的实际情绪,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康复训练方式时,应将患者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础,而且应坚持。在康复训练中,不能出现负荷过重、运动量过大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急发病症或者发生外伤,则应马上停止康复训练,防止出现其他意外。

1.4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向其发放SAQ问卷调查表,调查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条目的意义,让其充分理解,然后由患者进行自评。该调查表的调查内容分为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满分为100分,患者分值越高则表明其生活质量、机体功能状态越理想[3]。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康复护理前,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为(15.23±0.83)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为(6.04±0.22)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为(2.52±0.15)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为(14.79±0.31)、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为(20.46±1.17)分、总分为(59.81±1.36);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为(25.18±1.03)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为(9.17±0.24)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为(4.65±0.58)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为(19.33±0.37)、治疗满意程度評分为(30.26±1.41)分、总分为(82.32±1.96)。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护理前(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而老年人群则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不断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让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加重。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方式虽然能让患者脱离危险,然而在患者康复期,一旦出现疏忽则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有氧训练、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不但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能及时回归社会;除此之外通过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对疾病发展进行有效逆转和阻止,让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残疾程度有效减轻。对于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因为其客观支持高于健康老年人群,然而和健康老年人群相比较,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管支持和社会支持总量却更低,因此在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让其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护理前(P<0.05);研究结果表明,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科学和合理的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总之,加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血管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明嫔,张琦,彭昌孝.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3):2075-2077.

[2]马升杰.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6):138-138.

[3]肖玉芬.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3):175-175.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心绞痛程度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心绞痛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