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校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2017-03-25杨碧绿
杨碧绿
摘 要:本文从技校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着手分析,阐述了提升技校学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技校学生 德育课 兴趣 原因 方法
一、技校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从教学主体层面分析,学生是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载体。德育品质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呈现都需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所以技校生本身对德育课的消极态度是其对德育课不感兴趣的直接原因。很多技校生对德育课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他们来到技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为了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增强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德育课的学习因此是可有可无的,学或者不学都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他们对待德育课的态度是消极的,通常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进行德育课理论的学习。另外,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受到百花缭乱的物质世界的影响,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和拜金主义倾向,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已经非常薄弱。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技校学生难以应对新时期和新形势的影响,认为德育课所教导的内容都是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的知识,属于空洞的说教派,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教学材料层面来看,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将是刺激其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德育课本身是一门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教学科目,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教导政治学、思想品德课程等知识和内容,其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如果教材中缺乏生动的案例对其加以解释的话,那么以技校阶段学生的理解力来说,学习是很有难度的。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觉得德育课的学习是无趣冗余的,丧失了的德育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正处于我国社会迅速变化的时期,德育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但是当前技校学生使用的德育教材大多比较陈旧,没有将新问题和新情况纳入其中,直接加深了学生德育课无用的思想和意识,并最终放弃德育课的学习。
从教学主导层面来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在德育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否激发出德育课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学方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技校德育教学的开展因为不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和压力,教学活动开展较为随意,教师之间也很少交流和沟通,教学方法守旧、课堂氛围沉闷、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德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就很低了,这些因素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不感兴趣。
二、解决技校学生对德育课学习不感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一)从学生入手
教师要提升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巧妙地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使得他们能够自动自发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明确自身在技校阶段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意義,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只是其学习目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学习也是技校阶段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虽然它不能想专业课学习一样在短期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天然带有的长期收益属性能够在个人的人生发展中起到调控和保障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作为保障,那么学生很可能在将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岗位中迷失道路,甚至偏离正确的人生航向。德育课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而且是必要的,技校学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今时代,社会上盛行着享乐主义思想、功利主义思想和物质主义思想,如果学生不能通过良好的德育课来刨除上述因素的不良影响,那么就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迹象,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德育课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解答,增加德育课的可信度,使得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从教材入手
德育课的学习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来源于生活实践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可以说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实事求是,挖掘实际案例,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一方面,教师应该对教材中的有趣因素进行深度挖掘,使得书本知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说教材中的媒体聚焦、互动空间等内容是教师切合实际进行思想传输的重要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听、看、思、动等多方面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捕捉实际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机会,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在德育课堂上要尽最大可能地引入学生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通过最新的时政热点让学生了解到德育课上阐述的一些概念和原理,这样学生自然听得饶有兴致。比如说在讲述公民热爱祖国这一道德品质时,教师可以以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作为切入点,对国家、政府和群众的行为进行客观阐述,全面、辩证地分析钓鱼岛事件我国的立场和观点:比如说在此期间孙楠取消了东京演唱会的举办、余秋雨停止了赴日演讲活动,李冰冰拒绝去日本参加电影首映宣传,国人去日本旅游的人数骤减等等。学生听了这些之后兴趣大增,主体参与意识大大提升,德育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从教师入手
教师在开展德育课的时候应该表现出亲和力,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技校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历程中往往是教师批评和训斥的对象,这导致他们对教师的印象都是严厉和不讲情面的,在这种情况他们对学习秉承的态度也大多是消极和逆反的。久而久之,技校学生和教师之间就竖起了一道高高的墙。事实上,技校学生要比普通学生更加渴望教师的关爱和体谅,如果教师能够走到学生心中,关怀学生所思所想,那么就能够及时了解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喜爱和尊重,他们对德育课所持的态度自然也就积极了。
另外,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德育课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策划者,他们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实际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求职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岗位现实状况,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应聘场景,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提升了,职业心理和职业能力也在无形之中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林.浅谈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功能[J].东方青年·教师,2012(1)
[2]赵英兰.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J].广西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