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感悟
2017-03-25马继萍
马继萍
摘 要:提高感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能力,有助于学生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可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感悟不足的现状。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感悟的要求,我们必须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初读、精读和熟读迁移的感悟,解决学生感悟中的问题,确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 实践 感悟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加强朗读训练,丰富学生阅读方法。朗读可以促进思维发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口语表达更流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多肯定,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建立信心,敢读,肯读,爱读。长期训练,严格指导,学生就能取得丰硕的朗读成果。朗读的方法要丰富,可通过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悟读等,采各种方法的优点,集各家之长,让学生在丰富的读中提高朗读水平,培养阅读能力。
加强语感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加强语感训练必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好词句品析、比较。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有感情地朗读,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語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语感的训练还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阅读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带来视听的享受,满足了他们猎奇的心理,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苦学”为“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灵活应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创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中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多半是以画面再现情景,尤其在低年级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文中,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小山村消失后的样子从字面很难理解,让他们从字面上去想象也困难,老师在讲授时也很费力。在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后,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小山村环境被破坏后出现的画面:干裂的河床、荒芜的小山等,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对课前所欣赏到小山村美丽的画面产生视觉上的反差震撼,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追求。
三、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悟的几点设想
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具体操作呢?这也没有一定之规。由于课文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技巧的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人们所说的“教学之妙,存乎一心”,但这并不等于说,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没有规律可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精读理解,而后熟读积累,最后迁移运用。各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因而引导感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有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会主动进行阅读,不需要家长或老师的督促,发自内心地愿意阅读。学生如何培养自己对于阅读的爱好,这是需要理性和感性双重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初级阅读者,学生在选择阅读的文章时应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优秀的文章或经典故事,在情感上就有了愿意阅读的想法,而理性的思维又在这时告诉他:“多阅读对我有好处。”然后自然就会自己先行阅读。而在阅读童话、寓言故事时,还可以对那些自己喜欢、有趣的段落重点阅读,增强阅读给学生自己带来的快乐。例如,在阅读童话《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时,就可重点阅读这个情节:“皇帝一件衣服也没穿,可是全国上下所有的臣民都夸赞他的衣服华美。”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啊,每个学生都会觉得皇帝和臣民的行为可笑。但为什么一般人都会觉得可笑、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呢?为解决这一疑问,学生对进一步了解书中具体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大好机会。一旦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自然而然不用别人督促就爱上阅读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对于人类来说,阅读不仅仅是简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还是培养人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阅读训练和提高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一起努力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