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2017-03-25杨柳曹殿波
杨柳+曹殿波
摘 要:文章基于对文献的调研,依据教学模式五个方面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由此构建了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充分阐述,最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31-03
近年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教育新词汇出现在大众面前。对学校教育而言,翻转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引起广大教师强烈关注。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个与时代对接的桥梁。通过此桥梁,我们可以发现其对时代贡献、对教育价值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文章构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以期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相关概念界定
混合学习: 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含义就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结合,包括离线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结构化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结合等。[1]本文着重介绍离线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翻转课堂:FCM是“Flipped Class Model”的简称,通常译为“翻转课堂”、“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2]是以“掌握学习”为理论指导,将传统课堂课上知识传授与课后知识内化进行翻转,发挥课堂中学习者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3]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以及教学评价,[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五个方面有其相应特点。
1.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掌握学习为理论基础。该学习理论思想核心是: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非智力影响,而在于未能找到適合自身的学习条件和教学帮助,[5]故只要供其适合的教学帮助,就能较好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而且包括知识内化程度。通过设计学生课前课上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使学习效率更佳。
3.实现条件
该模式实现条件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师层面包括教师教学设计、教师信息素养、专业知识发展等,学生层面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技术使用观、家长教师三方配合程度等。
4.操作程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讨论两部分。课前自主学习部分操作程序包括教学材料制作与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以及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课堂探究操作程序包括学生探讨主题活动、成果展示。
5.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不应局限于考试环节,翻转课堂中,采用问卷调查、成果展示汇报等新颖手段进行评价。
三、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文章构建模型分为课前和课堂教学设计两个部分。课前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制作与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六个步骤。课堂教学设计包括问题组织与分析、解决问题、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馈四个步骤。其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1.课前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来源。教学目标确定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种。翻转课堂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部分与传统课堂相似,注重教学目标识记和领会,但在课堂学生与教师参与讨论部分更多考虑教学目标综合、评价方面,即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培养,较传统课堂更加符合学生发展。
(2)学习者特征分析
目前翻转课堂主要采用视频教学材料进行学习,在课前视频材料制作之前,学习者特征分析必不可少,教师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视频制作,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翻转课堂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与传统课堂中学习者特征分析基本相似,从学习者起点能力、学习者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者学习风格三个方面考虑。翻转课堂学习者起点能力一致,应在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方面加大考虑力度,使教学效果更佳。
(3)教学策略选择
翻转课堂是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故在教学策略设计时应主要选择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选择的合适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课前首先需要考虑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策略,教师在开发制作教学材料之前也需要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因翻转课堂分为课前和课堂两部分,在录制视频过程中着重考虑学习者参与感。学生通过观看以视频为主的教学材料进行学习,教学策略应以自主学习策略为主。另外,课上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之间采用协作学习策略,如合作学习策略、探究学习策略、支架式学习策略、抛锚式学习策略等。根据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有益于教学效果提高。
(4)教学材料制作与开发
教学材料制作在翻转课堂中占比较大。适合的教学材料能够使学习者在最短时间做到对知识点最大程度的内化。教学材料制作与开发环节包括编写教学材料和设计方案、教学方案选择和设计、教学信息呈现方式设计三部分。
编写教学材料和设计方案,也就是教师在传统课堂中所熟悉的“备课”环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材料在课前及时下发供学生自主学习,这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主性,一方面对中小学生自主性相对较差的情况,在编写教学材料时,学校或教师可与家长取得及时联系,获得家长支持,共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在视频中内嵌对应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点,促使学生学习时注意力集中。
教学方案选择和设计,教师根据实际学习环境、学习需求、学习者特征进行选择与设计。基于视频的教学材料方案选择类型及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教学信息呈现方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多媒体认知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标记性原则。如表2所示。
(5)学习者自主学习
教师将制作的视频等教学材料及时下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对教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对不懂的知识可进行反复学习,也可在网络平台上与教师、同学积极探索讨论,尽可能在课前掌握教学材料内容。同时记录不懂知识点供课上与教师同学讨论解决,据此更好地理解不懂的知识。
(6)形成性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应具有高度学习自主性,作为课前督促学习手段,进行适当测试或调查则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进行相应测验或调查,测验内容以基本知识点为主,了解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首先,教师在及时了解学生对材料学习情况后,根据学生测验反馈情况,一方面修改教学目标难易程度,另一方面搜集整理学生集中的问题以便课上解决。其次,学生在完成测试内容后,根据自身情况反复学习教学材料,记录不懂的知识点,以便课上协作学习。最后,每位学习者提交作业后,要求评价除自己外其他同学作业至少3份方能查看自己成绩,据此促进学习者自主提高个人学习。
2.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课上教学设计
(1)问题组织与分析
该步骤为课上学习第一步,也是课上学习基础。教师根据课前测验或调查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了基本了解,集中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组织分析,课堂上通过进一步探讨解决,以便充分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遇到其他与课堂主题相关问题,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合作或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完成。
(2)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进行集中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重要问题或学生未涉及问题分配小组,学生采用协作学习策略自主讨论时间应占比大,常用协作学习策略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将自主学习中不懂的知识点向教师请教,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将学生疑惑消除。
(3)成果展示交流
成果展示方式分为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两种。学生在协作学习之后,对得到的问题答案进行组间或组内展示交流,在进行组间展示时,其他同学对展示成果的同学提出疑问,使该问题更好解决。教师在该环节可适当增加新型展示交流方式,如提问、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
(4)评价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给予补充后,根据作业、考试等评价手段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此时作业、考试等不应集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点识记和领会,应重点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运用和学生创造力培养。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传统课堂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必不可少,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研究成为学生和教师重视了解的内容。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可以从中吸收更多优势和价值,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2]鲍丹.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需求性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2014(4).
[3]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1):79-85.
[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
[5]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學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25.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