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转型之路
2017-03-25宋亮
宋亮
摘要:“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作为社会文化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受到了严峻挑战。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探索现状、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后,重点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应对之策,提出了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树立“互联网+”思维观、引进并培养“互联网+”相关人才、与关联行业深度融合和参与行业政策制定四大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公共图书馆 转型之路
一、“互联网+”的产生
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2.0(即以人为本,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共同参与式创新方式)的发展,而在知识社会创新2.0的反作用下,互联网发展演化出了它的新形态——“互联网+”。
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1.“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歷程
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到“互联网+”的概念;2015年3月,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作为人大代表,将“互联网+”这一概念写进了人民代表大会提案,随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各级各部门也相应制定并出台了许多关于“互联网+”的发展规划,“互联网+”成为当下各界研究的热门对象。
2.“互联网+”的特征
不同领域的不同群体对于“互联网+”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解读的交集汇聚在“互联网+”的六大特征上,即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
笔者认为,“互联网+”是以人为本,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让传统产业产生结构、资源等配置的优化与集成,最终提升公共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新业态,它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转变与创新契机。
三、“互联网+”与图书馆融合现状
图书馆行业也关注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创新与实践的影响,积极地投身如何将“互联网+”与图书馆有效融合的探索道路上。
从理论研究来看,研究人员立足实际,研究深入,对“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问题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思维认知、资源建设、阅读推广、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为“互联网+图书馆”的发展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保障。
从实践角度来看,部分图书馆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图书馆的工作中。如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运用戴尔“任意云”客户端,将图书馆的传统工作变得“互联网+”范儿十足;济南市图书馆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开设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手机图书馆等,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全民阅读在更大范围上得以延伸;上海图书馆通过与支付宝合作,让图书馆服务进入支付宝的下属城市服务中,当用户在使用支付宝时,就可以获取相关图书信息服务,成为首家“掌上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出了国图公开课、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掌上国图等服务。
此外,图书馆之间关于“互联网+”的火热探讨也在不断进行。如2015年7月,浙江图书馆联合全省市级图书馆发布《开放融合,连接一切——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9月,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联合其他科研机构举办“互联网+环境下的黑龙江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创新研讨会”;2015年10月,江西省图书馆学会举办“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资源建设学术研讨会”;2015年12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开设“互联网+环境下公共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服务”“图书采访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分会场。
这些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让图书馆界的从业人员看到了“互联网+图书馆”发展的广阔空间,也发现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进而对“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更深入地思考。
四、“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传播者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数字化成为传统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途径,但“互联网+”与公众图书馆融合的现状,让从业人员既看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又看到了各种挑战。
1.“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机遇
(1)“互联网+”思维转变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方式
“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和平台思维让公共图书馆认识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所以公共图书馆转变了传统的被动式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积极主动地与读者进行互动沟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也产生了网络的规模效应。
(2)“互联网+”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
“互联网+”的核心是创新2.0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会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互联网+”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互联网+”的零距离与全连接颠覆了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阵地模式,让公共图书馆读者打破了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咨询与服务。
2.“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挑战
(1)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弱化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和获取方式削弱了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的基础功能,鉴于终端的阅读形式正逐步取代纸质阅读,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引领功能正在逐步丧失。
(2)个性化的服务要求挑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当前,大众追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服务,对于文化消费期待与文化体验也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3)公共图书馆不具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基本条件
首先,意识层面的缺失。公共图书馆领域未能深入认识“互联网+”,因而从思想上抵触或不重视这一契机;其次,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不完备。如软硬件条件、接口系统、服务标准等不完善,进一步制约了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最后,国家、地方和行业内缺乏相关政策,无法为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保驾护航。
五、“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1.树立“互联网+”的思维观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互联网+”建设的发展,为“互联网+”时代提供社会服务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事业的机遇,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一社会潮流下,公共图书馆必须树立“互联网+”的思维观。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将业务重心从以资源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充分研究与挖掘读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让图书馆的技术、人力等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充分汲取“互联网+”思维下的平等、共享思维,将丰富的馆藏资源数字化,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便捷的传播渠道,实现馆藏资源人人共享;最后,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需要有全局观念,在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中,要循序渐进、互利共赢,同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对社会群体文化起到正面的引领作用。
2.引进与培养“互联网+”相关人才
“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转型就是人才的转型,在推进“互联网+”融合的进程中,公共图书馆要引进具有“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人才。在人才选择上,公共图书馆馆员在具备分析运用图书馆现有资源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在对象研究、数据分析、行业合作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和创新性;在业务培训上,公共图书馆既要对人才进行基础业务的培训,又要对人才进行互联网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训;在管理机制上,公共图书馆应建立起符合“互联网 + 图书馆”要求的人才选用、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团队。
3.与关联行业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应围绕资源的可扩展性与信息的免费提供性开展,所以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关联行业开展深度合作。首先,与数字技术融合。公共图书馆应充分保留并发挥馆舍场地、纸本阅读、文化氛围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资源与服务进行线上线下的同时推广,形成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协同服务;其次,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服务型商家融合,如支付宝、微信、微博等,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与服务进行窗口前置,让更多的市民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最后,开展馆际之间的合作。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进行总分馆与馆际之间的共建共享,推行联合服务,开发全省公共图书馆数据平台等,同时创新服务形式,打造自身特色,如以慕课形式进行“互联网+”教育的数字资源开发。
4.参与行业政策制定
“互联网+”时代虽已到来,但它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标准、政策并不完善,众多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图书馆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在推进“互联网+图书馆”的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融入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中,从专业的角度提供诸如知识产权、信用支撑体系、信息非商業借阅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科学数据的收录存储权等意见,为“互联网+图书馆”服务提供一个适宜的政策环境。
六、结语
“互联网+”以其不可抵挡的势头渗入各行各业,颠覆了传统产业的固有模式。公共图书馆为维护自身社会文化信息中心的地位,必须积极进行发展转型,借助“互联网+”的跨界融合、重塑结构、连接一切的优势,转变工作重心,扩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积极与其他相关行业深度融合,从而提供更优质与更便捷的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