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书店的轻柔时光

2017-03-25冯静

书城 2017年3期
关键词:维娅惠特曼西尔

冯静

如果去过巴黎,那么在比什利街三十七号,你会发现与巴黎圣母院隔塞纳河相望的一家书店,醒目的黄色和绿色相间的牌匾上写着“SHAKESPARES AND COMPANY”,这就是传说中的莎士比亚书店。它是独立书店的传奇,是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也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众多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即便你没有去过巴黎,或者对书店不是很了解,但关于“莎士比亚书店”的名字你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耳闻。这样一家巴黎左岸的小书店到底魅力何在?它何以成为文艺青年的乌托邦?

《时光如此轻柔:爱上莎士比亚书店的理由》这本文学回忆录所讲述的那些发生在这个传奇浪漫书店里的奇闻轶事,足以为我们带来答案。

这是一家有很长历史的书店,第一家莎士比亚书店由西尔维娅·毕奇创建于一九一九年,出版了知名的《尤利西斯》,一九四一年在纳粹占领期间,被迫关闭。目前,我们在巴黎看到的这家书店,严格说来,其实是第二家莎士比亚书店,这家书店由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创建于一九五一年八月。起初,书店的名字叫作“蜜丝陀”(Le Mistral),是他对法国女朋友的爱称。他在征得了第一家莎士比亚书店创始人西尔维娅·毕奇小姐的同意后,于一九六四年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之际,将这家书店更名为“莎士比亚书店”。

本书的作者莫塞尔正是在穷困潦倒之际,被乔治收留在书店的一名幸运儿。他原是加拿大一家报社的记者,负责报道刑事案件,每天接触的都是人性的堕落与肮脏的一面。有一天,在接到一个小偷的恐吓电话之后,他辞掉工作,只身前往巴黎。这部文学回忆录记录的就是他在一九九九年底逃往巴黎之后的一年内发生的故事。在他囊中羞涩时路过莎士比亚书店,并开启了在那里的新生活。那一年,乔治八十六岁。在莎士比亚书店作者结识了很多和他一样,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逃到巴黎的人。正如书中所说,书店里住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心里都住着一个恶魔,并且希望在这里能够摆脱灰暗。他们共同劳动,互相鼓励着生存下去。乔治·惠特曼告诉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书店是巴黎圣母院的一部分。不要怠慢任何一个陌生人,他们可能是乔装打扮的天使。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家书店,它是那些流浪作家、追寻巴黎梦的文艺青年和走投无路的穷人们的避难所。走进书店,你可以看到店内横七竖八的很窄很小的床,这些床都是为住在书店的旅居者们准备的。而这家书店的运营其实都是由这些彼此陌生的住客们来维持的。他们白天为书店工作,搬书、打扫卫生、组织茶话会、负责收银台的工作等等,晚上则住在这里。乔治完全信任他们。这是这家书店为人称道的传奇之处,一切源于喬治·惠特曼始终倡导和践行“尽你所能,取你所需”的情怀和经营理念—这也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

乔治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文艺青年,为他们提供汤、咖啡和食物,在每周日清晨,老乔治会亲自做早餐并叫醒住客们,让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他那并不美味的煎饼,这是书店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惠特曼鼓励住客们把自己的故事写成自传,留在书店里存档,这也是莎士比亚书店独有的传统之一。几十年来保存下来的厚厚的传记,是书店的“镇店之宝”。书店的各个角落都保存着访客们写下的那些看似涂鸦的作品,从艾伦·金斯堡到约翰·丹佛。每个人都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在乔治管理书店的五十多年间,曾前后留宿过四万人。人们口口相传:“在巴黎左岸有一家神奇的书店,你可以免费睡在那里!”乔治自己曾说:“我经营着一个伪装成书店的社会主义乌托邦。”

作者对乔治抱以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说:“乔治以孩童般纯真的希望与乐观,仍然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书店接纳的那些人。在一个极易愤世嫉俗的年代,他的这些特质足以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乔治的个人魅力也是本书中一个浓墨重彩的部分。简言之,他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但却在资本主义国家长大的人。他是一个美国人,却把书店开在了法国。他是一个极有经济头脑但又对金钱没有概念的人。他是一个游历世界、喜欢探险,一生有丰富感情经历,生活极其节俭的人。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刚刚过完九十八岁生日的老乔治,在书店三楼的卧室里安详去世。他在六十九岁时生下了唯一的女儿西尔维娅,也就是现在书店的管理人。西尔维娅是一个八○后,出生于一九八一年四月一日,为了表示对第一代书店创始人西尔维娅的敬意,他为女儿取名西尔维娅。

书中关于乔治的商业头脑也有一定的描述。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在工厂里批发一些苏打水,然后再一瓶瓶地在街角零售。中学时,乔治开始了首次商业尝试,开办了惠特曼杂货公司,他在信笺抬头上这样宣传道:“本公司出售办公用品、创意礼品、图书、玩具、印刷品和各种日用品。”成年后,乔治开始经营书店。二战期间,他在马萨诸塞州陶顿市的一家军队医院里上夜班,在空余时间,他开了一家短期的陶顿贵宾图书室,集书店与阅览室功能于一身。他的生存之道就是,以最小的伤害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简朴的个性。他经常穿着一身百家衣似的衣服,戴着一顶像抹布一样的棒球帽。据说,头发长了,就用蜡烛烧一烧。他一把年纪了,还是用手洗衣服,吃最简单的饭菜,不去电影院和饭店。他在集市上买菜时,使劲地讨价还价,买打折的剩菜。因为,他觉得金钱会成为最大的奴隶主。

除了这些有趣的细节外,书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和乔治的中国情结会让中国读者眼前一亮。这与乔治年少时在中国的一段经历密不可分。乔治的父亲曾经在南京大学任教,少年时期的乔治随同父母一起来到中国。他走在上学的路上,会被南京的小朋友叫 “洋鬼子”,被其他孩子丢石子。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中国的热爱,相反,他经常告诉所有人说,中国上海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未来。事实上,乔治对几乎所有的中国事物都充满了特殊的爱。他非常喜欢青岛啤酒,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的午后,乔治和劳动过后满头大汗的店员们一起分享青岛啤酒,也算是对店员的一种犒赏,是如此惬意。他对店员说:“这可不是我买的打折的高酒精度的啤酒,而是一个中国牌子—青岛啤酒。这是我最喜欢的啤酒,但是太贵了。”乔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情有独钟,在中国龙年新年的那一天,书店精心布置了一番,营造了热闹的新年气氛,并在书店举行了朗诵会。书店温馨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作者这样写道:“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柔软时光,时间消磨得很容易,时间就是欢乐。在莎士比亚书店的那段日子是我度过的最轻柔的时光。”《旧金山纪事报》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它是一部了不起的佳作,内容风趣,于平静叙述中打动人心。”愿生活永远凝滞在这段轻柔时光中。

猜你喜欢

维娅惠特曼西尔
交友指南:如何与惠特曼成为好友?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哄睡师,为你编织一段睡眠的童话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
哄睡师,用声音编织睡眠童话
白苍鹭
贺瑞和西尔
白苍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