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传统湘绣文化的设计创新研究
2017-03-24盛忆文长沙学院
◆盛忆文(长沙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传统湘绣文化的设计创新研究
◆盛忆文(长沙学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湘绣设计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大数据”“分布式网络系统”和“社交网络”来进行基于传统湘绣文化的设计创新研究,以促进湘绣创新设计和湘绣企业的发展。
互联网+ 湘绣设计 设计创新
传统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源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的楚汉刺绣。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湘绣不仅与湖湘人民的衣食住行紧密结合,同时也与各个不同时期的宗教、风俗、礼仪以及文学艺术相融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从九十年代开始,湘绣行业进入冷冬,作为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如何在现代商业社会完成转型,让“湘绣”具有自身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全面的推进湘绣设计创新研究,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传统湘绣文化的设计创新研究,就是要以传统湘绣的特色文化为核心,在传承传统湘绣文化、湘绣特色工艺的前提下,结合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全方位地促进湘绣设计创新研究,从而形成具有活力的湘绣设计创新生态链系统。
一、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湘绣设计创新研究
(一)利用“大数据”对各类客户的潜在需求进行分析,以拓展湘绣设计的主题和思路,促进湘绣设计思维创新和湘绣设计应用创新。
传统的湘绣设计构思,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画为本,主要由湘绣企业和湘绣大师为主导,进行类似于“艺术创作”般的主题设计和应用设计。这一模式,得益于企业的经验以及专家的专业水平。在传承经典、大师辈出的年代,开创了辉煌的湘绣历史。然而这种至上而下的、单一的构思模式,在现代商业社会,却明显缺少了活力与竞争力,限制了设计思维创新的维度。
创新的要素之一:用户潜在需求的渴望性。①湘绣设计构思,设计思维的创新,首先来源于对客户潜在需求的分析。把传统湘绣设计中所传承的文化当代化,适应于当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湘绣商品的设计中实现湘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湘绣设计思维创新和应用创新的出发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②大数据意味着,人人都是数据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合理地利用这些数据来为湘绣设计服务,拓展湘绣设计的主题和思路,根据不同的受众,以及不同受众的不同潜在需求,建立多个不同层次的湘绣信息收集、交流、推广平台。如:政府平台、企业平台、设计师个人平台等。然后合理地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对湘绣设计客户的各种潜在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带动湘绣设计的思维创新与主题创新。结合传统湘绣文化,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进行不同主题设计,必将会直接带动设计应用的创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进行基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需求的市场分析,在拓展湘绣设计的主题和应用领域的同时,形成一个良性的湘绣设计创新思维生态圈,带动整个湘绣行业的设计创新发展。
(二)利用“大数据”对湘绣设计目标受众的喜好和消费习惯进行分析,促进湘绣设计视觉传达方式的多元化创新。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崛起,建立起了不同层次类别的商业消费平台和文化传播平台,使得对各类目标受众的数据搜集和分析研究变得可能。利用各类商业网络平台,针对湘绣设计目标受众,进行数据库建设。通过大数据对目标客户进行分层,对不同类别的客户的喜好、消费习惯、生活理念等信息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大数据分析,包括喜好和消费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进行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消费习惯、不同的生活圈,以及不同的媒介接触,在视觉传达设计上自然会产生更为多元化的设计表达方式和视觉呈现形式。视觉传达方式的多元化和复合化发展,是其必然趋势。与不同媒介、不同空间、不同理念进行碰撞和糅合,也必将促进湘绣设计视觉创达方式的不断创新。
二、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分布式”系统来推动湘绣设计创新
(一)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分布式”系统来推动湘绣设计项目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传统湘绣文化的湘绣设计创新,不仅仅是湘绣设计师、湘绣企业,甚至是政府和设计学院的工作,一切直接利益的相关者,都可以参与进来进行设计创新。
在互联网上,发起以湘绣为主题的创新设计活动和相关的设计研究项目。在点对点和“开源精神”的感召下,与湘绣相关的不同的项目的主持人和设计团队可以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特色以及机会,去展开设计项目的创新研究,同时与其它类似团队构成大网络上的相连节点。在不同的区域、机构、个人项目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可以更好地整合湘绣设计资源,进行复合式多维度的湘绣设计创新。如:与旅游产业进行结合的湘绣特色旅游产品设计、与文创产业结合的湘绣文创设计等等。
分布式体制,可以使湘绣设计进入一些从来没有涉足过的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与这些领域互生为新的设计。设计师、供应商、用户之间将产生前所未有的连接和互动,这也将直接导致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创造力的勃发。
(二)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分布式”系统来推动湘绣设计技术创新。
在大型网络中,只需要给出技术实施的效果,人们就会使用或者调整技术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如:席卷全球的创客运动。所谓创客运动是指:支持开放设计和网络化微型工厂的小规模高科技在设计和制造体系中开展的席卷全球的实验。湘绣设计创新,在互联网分布式系统中,只要将自己的技术实施效果,在网络上进行展示,相关行业就会根据这一技术效果,进行符合自我目标需求的调整和创新,从而带动湘绣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推动了湘绣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的发展。同时由于跟不同的项目技术进行复合,也必将导致湘绣设计技术创新。
(三)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分布式网络系统,促进湘绣设计创新研究系统的完善。
1.在一个连接的世界里,设计网络也将变为设计研究网络,能够在不同的湘绣项目节点上产生“问题”与“回答”的研究网络。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所有湘绣设计创新,都可以成为一种湘绣设计研究活动。设计研究中的每一个设计活动都在创造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从上一个项目传给另一个项目,不断地完善湘绣设计创新的研究体系。
2.设计研究学院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成为湘绣开放设计资源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点。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运用设计研究方法,提出原创想法,并与当地湘绣企业进行互动,从而发起新的湘绣设计项目或支持正在进行的湘绣研究项目。帮助项目进行推广和运作,对项目加以总结、反思,从而获得新的湘绣创新设计知识。
3.除了高校和各类湘绣设计研究中心,还要促进和支持不同规模的相关设计机构,借助网络平台创造并展示其设计成果,促使湘绣创新设计信息和创新反思的结果得以广为传播,为新的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三、利用新型的网络媒介和社交网络,促进湘绣设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建立新的湘绣设计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来自于数字媒体和新型社交网络的支持,许多专业和非专业个体,具备施展设计能力的需求和渴望。这些需求和渴望也必将驱使许多人积极地和他人一起创造新的组织形式。他们共同参与到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并为新型的数字媒体提供内容。
在各类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将区域文化特色和湘绣技术展示置于开源网络节点上,进行网络推广和传播。这将推动湘绣设计创新由“专业设计”向“草根创新设计”转变,大众中有能力的非专业设计者,在开放和连接的网络中,可以与设计专家一起开展设计互动,共同创造一种新的协同设计过程。同时也可在全球范围内,与各自的地方经济、专业方向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复合设计,寻求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应用领域。这一趋势也必将创造出更多灵活多变、适应市场需求的湘绣设计创新模式。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传统文化的湘绣设计创新研究,就是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分布式网络系统,以及社交网络,来推动湘绣设计的思维创新、应用创新、项目创新、研究创新,以及模式创新。利用互联网,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湘绣创新设计系统和创新设计研究系统,使湘绣设计和湘绣产品真正地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多元化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使湘绣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周边产业经济的共同发展。
(2017年度长沙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csskkt24)
注释:
①鲁百年.创新设计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
②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周敏讷.湖湘刺绣[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5]鲁百年.创新设计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
[6]蒂姆·布朗(著),侯婷(译).设计改变一切[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5
[7]陈志刚,鲁晓波.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交互技术的变革与发展[J].包装工程,2015,4.
[8]欧静,赵江红.多维情感——动作与产品形态的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9(18):49-51.
[9]王敏,彭筠.推进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J].美术研究,2015,(6)014.
[10] Manyika J,Chui M ,Brown B ,et al . Big data[J]. The next fron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