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徐文化”推动商务管理专业建设*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为例
2017-03-24王维婷
王维婷
以“徐文化”推动商务管理专业建设*
——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为例
王维婷
为了探索区域文化与职业教育培养的有机融合,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从宣传教育、榜样示范、实践养成、文化浸润四方面开展商务管理专业建设,嵌入“徐文化”后,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效果、学生素养方面的建设效果显著。
“徐文化”;商务管理;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立足地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直接的教育类型。如何将区域文化与职业教育融合,促使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养成中浸润区域传统文化,在知识和能力融合的过程中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要,最终成为熟知本地区文化、适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进行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
一、何为“徐文化”?
文化是一切之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根植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上古时代的江苏存在着两个文化圈,即淮河以北以徐国为中心的“徐文化”圈,江南以吴国为中心的“吴文化”圈。“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
“徐文化”是在特有的生态环境中诞生和成长的。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国的真实文化期起源于殷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在殷朝灭后分为二大支。一支在周人手下,在北部发展;一支在徐、楚人手下,在南方发展。‘徐文化’是殷文化的一大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仁、义、德、礼、信、道’。它既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汉文化的母体文化之一。”徐州是“徐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九州之一,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又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如此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孕育了徐州人豪爽大气、勇猛果断、诚实守信、有情有义的内在气质、性格特征及思维方式,渗透于徐州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教育最终目的出发,未来的职业教育应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未来工作的价值,可以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生活,本质来说还是育人,即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区域文化对人的素养影响与辐射,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内涵提升的重要路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结合生源特点、专业特点及企业需求,将“徐文化”嵌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训教学中,强化学生文化自信、专业自强、行为自觉、成长自立的意识,努力培养出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重诚信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二、嵌入“徐文化”的商务管理专业建设实践
(一)注重宣传教育,增加认知认同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区域文化大多数资料来源于当地的书、报、杂志以及本地人口耳相传的趣闻逸事等,学生对区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感性认知。用区域文化充实课堂教学资源,就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课程改革倡导启发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建构性学习,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理念。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学生对区域文化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引入探究“徐文化”的学习乐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商务礼仪”教学中,从接待方式上分析各地的风俗习惯,向学生推荐徐州饮食、彭祖养生文化。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中国历史第一长寿之人,著有《彭祖经》,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注重榜样示范,引领良好风尚
“徐文化进课堂”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加强了校内校外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学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不仅聘请了区域文化校外辅导教师,丰富教学资源,加大“徐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作为推动者和评委,将梆子戏、柳琴戏、诗朗诵等高雅艺术引进校园。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和街道,开展区域文化调查研究,参加区域文化活动,感受民俗风情。师生共同挖掘、收集、学习、整理地方文化,从细处着眼、实处着手、根处着力,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文化素养。
(三)注重实践养成,调动学生参与
校企合作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校企文化融合。商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本土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和本土行业企业,讲求功利和实利,但目光也不能仅限于此。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是都需要遵纪守法、有责任意识、注重质量、善于团队合作、坚守诚信的员工(学生)。运用“徐文化”资源提升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素养,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塑造文化品格,提升人文素养,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徐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地感知“仁、义、德、礼、信、道”,这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对“徐文化”记忆深刻、理解透彻,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四)注重文化浸润,提高道德修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化知识修养、智力结构水平与技能结构倾向。区域文化是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容易被智力结构与技能结构内化吸收。因而“区域文化进课堂”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徐文化”承载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基础课上说文解字,畅谈汉字架构,为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而自豪;“管理学基础”课上,为刘邦的用人之道点个赞;“商务谈判与沟通”教学中,将“徐文化”与“吴文化”作比较,谈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也为季札挂剑守约诚信喝一声彩。总之,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和落脚点,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徐文化进课堂”,课程是载体,学生是受益者,教师是倡导者,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区域文化影响下,学生的素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渐渐地,学生的言行举止带上了明显的“徐文化”特点,学校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学生的学习不再与社会生活脱节。
三、嵌入“徐文化”的商务管理专业建设效果
(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商务管理专业是学校2011年开设的新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企业基层管理岗位从事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如商务服务、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文秘、项目管理等。从性质来看,这些工作既是一种桥梁管理,包含交易、合同、冲突、公关各种活动;也是一种商流管理,包括销售、采购等运作;还是一种服务管理,包含人力资源、客户服务等。从市场招聘看,从事本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具备与人沟通、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信息处理的能力,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宗旨,即培养未来劳动者的道德能力。我们透过表面现象,更要关注学生在社会和道德层面的表现,而不只是技术层面的达标——有德无才可以培养,但有才无德坚决不用。为此,学校将“徐文化”的精髓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突出商务管理专业以德为本、以诚待人、以勤做事、以创促新的道德规范,并将道德规范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二)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学校以专业教师为课题研究团队,吸纳“徐文化”研究成果,加强“徐文化”传承、传播,通过故事讲解、第二课堂(社团)、参观服务等活动带动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进而借助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按照“懂经营、会核算、善沟通、重诚信”的商科人才特质,借助典范寻找专业核心素养的形成条件,培养学生在职业沟通、商务谈判、商务礼仪、企业管理等岗位的综合文化底蕴,以经营教育、管理教育、沟通教育、诚信教育“四育并举”的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质,陶冶情操,树立专业学习信念。学校还加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加强学生岗位素养及职业技能双向培训,努力为区域社会提供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俱佳的高职人才,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接。
(三)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专业教师以课题为平台,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要求,积极探索教育形式与途径,为学生搭建各类“徐文化”学习实践场地,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徐文化”宣传,尤其要用好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兴媒体。拓展多种有效途径,为商务管理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专业的喜爱、对区域的奉献之情,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赞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校内引导、组织学生成立“徐文化”研究社团,举办各种以倡导“徐文化”中“仁、义、德、礼、信、道”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该社团获得2015年度徐州优秀社团称号。
未来,学校还需进一步研究区域文化嵌入专业目标定位、课程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路径,让区域(产业)文化的精髓与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实践环节深度融合,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文化自信,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提供新的精神动力。
G712
A
1005-6009(2017)52-0064-03
王维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商贸系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职业教育。
*本文系江苏徐州首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徐文化与商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ZKG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