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爸爸去哪儿》的“接地气”谈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2017-03-24杜奕奕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杜奕奕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导学案”教学模式日益风靡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成教学目标。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学生;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湖南电视台一部小题材的《爸爸去哪儿》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究其原因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接地气”。从国外引进版权,注入本土化元素,以父子关系为主线,探寻乡村生活。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创作元素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也是一部微型电影。它着眼于当下,或穿越时光隧道,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探究事物的本来面貌。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导学案”这一教学形式,意图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成教学目标,但常不能达成预设的目标。《爸爸去哪儿》的成功给“导学案”教学带来启示:“导学案”教学应吸引学生的眼球,迎合学生的口味。“导学案”教学也需要“接地气”。

一、历史与社会“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节目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失败者,成功的只是沧海一粟罢了。这意味国外的节目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同样的道理,“导学案”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导学案”教学模式日益风靡课堂,公开课、优质课比赛随处可见“导学案”的身影。“学案”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思维的碰撞,给课堂带来精彩。但是有的“导学案”流于形式,走向了极端。它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之一,甚至走向“神化”,未免有失偏颇。要想“导学案”能够“接地气”,就得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混淆不清

导学案普遍存在以下的模式:

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的设计有以下不足:一方面它呈现的是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它单纯地将教学过程呈现在纸上。如:环节一: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基础知识。环节二:把课堂教师要提的问题呈现在纸上,使学生的回答由口头变为书面。这样的导学案更应该称之为“教学案”。

(二)形式单一、功能不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在实践过程中,最常见的导学案是以填空题的方式呈现。通过阅读教材,填满几条横线,学生很难领悟知识的精髓。对初中生来说,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并非难事。或许对他们来说,充其量就对空格的几个词隐约有印象罢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导学案被分为类似以下几个板块:学习新知、探究合作、感悟升华。这不但容易割断历史与社会本身的逻辑性,而且使导学案的功能发挥受到限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找到要填的基础知识,在小组合作中讨论教师给出的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按部就班写上参考答案。这样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形式单一、功能不全的导学案常常被教师的“教”所牵引,一节课结束了,导学案也就用完了。这只是发挥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三)以教导学,束缚课堂,无法灵活抓住课堂生成

大多数导学案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教师的思路框定学生的思维,内容以练习题为主,题目大多以教材为原型。

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主要讲述的是地理。了解地理离不开地图,因此,导学案中常见的问题模式:“读课本第x页图xx-xx,回答……”八年级有关历史内容的导学案中常见模式,“读书本第x页x段落,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回答……”等等。重复课本已有的内容,这样任务较重,缺乏知识的拓展,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样按部就班,不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限制了学生的课堂想象,缺少思维的碰撞。即便是生成,由于导学案的预先设定,导致无法灵活地抓住课堂的生成。

二、历史与社会“导学案”的“接地气”

要通过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导学案的接地气。历史导学案的“接地气”就是吸引学生的眼球,符合学生的口味。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要求“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要求导学案要体现“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导学案”应该根据学情而定。笔者认为要努力做到“三个一”。

(一)注重一个前提:导学案的设计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

我们的导学案怎样才能吸引大批的粉丝呢?笔者认为,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导学案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得他们主动和教材对話。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例。这一课题来自于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仍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心国家大事,绝大部分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分析材料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导学案中提供给学生时政背景“雾霾天气笼罩中国”,如今全国都在关注空气质量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学生所关注的,并且和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导学案上提出疑问,在课堂中讨论台州雾霾的产生和给我们生活的影响,并尝试用课本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可以借用时事新闻:“威廉王子的大婚”,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他们会提出“英国什么时候出现王子的称呼?英国的国王到底有什么权力?”等等。其次通过小组间的问题交换,相互解答。如可以给同伴当老师,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他们不但不会放过,而且会想方设法给出他们认为最完美的答案。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导学案会激发他们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抓住一个关键:导学案要搜集“地气”,导教合一

《爸爸去哪儿》的大结局以电影的方式在春节期间呈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院座无虚席,究其原因是该片在上映前的充分准备。首先,在对象上该节目已拥有大量的粉丝。其次在上映时间选择上,春节既是法定节假日,又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该片十分适合全家观赏。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了解教学的对象,备好学情。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前批阅、整理,用于课堂探究。例如,涉及有关环境问题时,学生能提出很多疑问:中国环境现状究竟如何?全国各地平均阴霾天气每月3天是什么概念?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人口因素存在什么关系?等等。

教师在课前将这些问题进行评阅,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而后根据筛选的问题在教学中展示。在课堂中由学生选取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易到难。

真正的导学案应具备课前导生,课中以学导教、导教合一的功能。对于“中国环境现状”这类问题,只需阅读教材就能掌握的基础题,必定要求人人都会。超越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可以课后辅导,集聚学生的“地气”,根据学情进行备课。最后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将知识回归于生活,观察身边的环境。教后再导,延伸课后的功能。因此,导学案以“导”为重,应具备先导后教、以学导教、导教合一、教后再导的功能。

(三)把握一种方法:导学案要补充材料,辅助教材,适当留白

中国地大物博,山川河流千姿百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上演着无数的故事……而我们教科书所展示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必要时需给学生补充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与社会接轨的人。例如,七年级《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家乡为例》的课题。家乡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他们可以讲述很多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故事。同时,家乡对于他们又是陌生的,比如家乡的自然条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的环境,在“导学案”中提供台州的地形图。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导学案要给学生的思维“留白”,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留有学习思考的痕迹。如: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如实记录各个成员的探究过程。还可以在导学案最后面附上相关知识网站或书籍,供学生查阅。

总之,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导学案,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学情。导学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教师犹如厨师,导学案犹如食材,学生就是食客。根據食客选择食材,厨师才能精心地烹制出一道美味的食物。倘若食客已经酒足饭饱,那么再美味的佳肴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倘若食之无味,就该毫不犹豫地舍弃。只有好厨师加上好食材才能做出令食客满意的食物。此文献给那些为食客加工食材的厨师们!

参考文献:

[1]姬志刚.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教学的启示[J].教育论坛,2005(9).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历史与社会导学案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