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及意义论述

2017-03-24汤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意义

汤艳

摘 要: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要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成分。特殊性是中职生的基本特性。因此,为达到中职生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笔者将以中职语言教学开展德育教学的意义为出发点,探究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意义

一、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意义

首先,针对中职学校而言,德育实践缺少人文关怀现象普遍存在。基于此,通过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开展,促使中职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强化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与价值。[1]

其次,针对中职教师而言,诸多教师德育培养理论基础掌握并不牢固,工作决策能力低,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未达到德育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德育教育观念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在渗透德育时,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带动中职教师深入学习德育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强化其德育教育意识,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基础。[2]

最后,针对中职学生而言,受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加之各大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导致中职学校生源呈现出紧张趋势,致使中职学校学生录取条件不断降低,使得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知识量大的教学,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集体价值观和劳动价值观,自觉性低,且普遍存在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低等问题。在此条件下,强化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中职学生朝着综合性人才方向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

1.课前德育教育

正式开始语文教学前,给予学生一定时间,通过说话训练的方式,达到德育教育效果,指导学生主动讲述对人生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且有意义的故事。成语故事是学生常讲的,成语不仅是民族文化结晶的展现,而且蕴含丰富的哲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材料。待学生讲完故事后,请其他学生说说你所领悟到的道理,或者说一说该故事对你有何启发,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例如,“自食其言”“孟母三迁”“水滴穿石”等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事要诚信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

2.深入挖掘教材,抓住德育教育切入点

中职语文教材中,诸多课文均有涉及德育教育,且具有较强的鲜明性,与生活十分贴近,说服力较强。因此,中职语文老师应以中职语文教材为依据,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渗透德育教育,深入挖掘教材中所涉及的德育教育因素,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挖掘教材过程中,应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找准切入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迫使德育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方面,抓住中职语文教材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第一,将德育教育渗透至时代背景介绍中,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中,在介绍写作背景时,在分析诗歌所表现出的豪迈气概和宽广胸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悟作者思虑国家的心情,强化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达到德育教育效果。第二,将德育教育渗透至课文内容中,例如,《荷塘月色》一课中,在讲解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粮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傲骨气质。[4]

另一方面,基于创造性指导下,科学应用语文教材。熟悉教材和把握教材是中职语文老师理解课文的基础,以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能力发展状况为依据,预测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材内容的取舍。针对思考练习题、辅助教材以及课文的增减情况等,在保持教材原貌的基础上,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指导,进行适当调整,促使教材的作用与价值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打破学生的被动地位,促使其真正成为教材的主体。[5]

3.优化教学情境设置,高度融入德育教育

情境教學,指老师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创设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情境的教学方式。诸多时候,由于学生难以进入作者所给的情境,进而无法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增加学生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和主动性。在此背景下,中职语文老师应以课文内容为出发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音乐渲染、活动展现、感染故事、画面再现等均属于创设情境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应以课文内容、特点、背景等为依据,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等,选择合理的情境创设方法。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一课中,通过播放阎维文《母亲》这首歌曲,营造出思念母亲、感恩母亲的氛围。在此前提下,导入课堂,在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强化语文活动的开展,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活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形成,而且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存在一定联系。然而,实践活动是训练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因此,中职语文老师应将德育教育渗透至语文活动中去。例如,阅读课时,开展“读书活动”,基于分组交流前提下,在全班开展读书报告会,并进行组间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通过书中的正面人物影响学生思想行为,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开展的意义与重要性,在课前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准确抓住德育教育切入点,通过情境设置,高度融入德育教育,并通过积极开展语文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德育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笛.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

[2]滕丽.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4)

[3]韦怡.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青春岁月,2014,(4)

[4]罗静.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5)

[5]廖兴林.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导报,2013,(16)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