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2017-03-24王道学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历史教学

王道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还有不少历史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不够重视。因此课堂效果很不理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体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以得出更深层的认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提问;心理认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还有不少历史教师对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不够重视。如对问题没有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等等。因此课堂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部分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站起来回答的学生,也往往是照本宣科,不加思考,当然也提不出或不善于、不愿意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久而久之,学生思维迟钝,也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慢慢形成一种惰性习惯,导致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主体地位也不能得到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本人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得出几点认识。

一、提问要设置悬念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导入设计是: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中一道来朗诵《七律·长征》一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朗诵后设问:你们理解这首七律诗的意义吗?长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从而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巧用诗词名言,创造“美”的情境,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问要联系现实生活

历史课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时间和空间上都会使学生产生距离,继而产生心理距离。注重提问的角度联系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如何在过去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每个历史教学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比如讲到《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的第一目时可以这样设计:在2008年9月27日和28日,我国举办了国际孔子文化节,那么为什么要举办孔子文化节,你对孔子是如何认识的?比如讲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设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如何评价曹操,可以这样提问:当前的京剧舞台上或者电视剧里塑造的曹操是阴险狡诈的形象,那你们是如何评价曹操的?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时,可以这样提问:但我们今天还要学习文言文,你知道为什么吗?这些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提问要有比较性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对两件事情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而设计的一种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异同?讲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根据所学知识,说说现代的春节和宋人的春节有什么异同点?讲到《开放与交流》一课时,可以这样提问: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有什么异同?

四、提问要有体验性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或者感受历史情景中特别的社会现象。如讲到《伟大的开端》一课时,这样设计:五四运动时学生在街头演讲,假如你是当时的学生你如何在街头发表演讲?如在讲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课的时候,可以先用课件出示《南京条约》签订现场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倘若你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有思想的中国人,面对这一惊变,你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五、提问要有争论性

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以截然不同、尖锐对立的两种观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去选择,去讨论,去阐述。如讲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的:你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这样学生可以去选择,去讨论,去阐述。讲到《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时,这样设计:在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的事件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利大于弊,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种观点呢?让学生去讨论、分析。讲到《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课时,这样提问:你认为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样的提问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六、提问要有观察性

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图片、图表、文字材料、音像资料等,回答问题。这样借此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归纳和分类,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播放《汉初无为而治》的视频,学生看完后,提问:汉高祖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这样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归纳和分类,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到《三国鼎立的局面》一课时,播放《赤壁之战》的视频后,提出问题: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战败?还有讲到《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课时,出示了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和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要求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请你说出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这样使得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样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七、提问要有阶梯性

就是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阶梯”的问题,让学生登梯观史,登梯寻究。如在《漢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汉武帝采用哪家学派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为了保证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其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总之,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遵循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针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课堂提问,克服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提问,以达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子其.试谈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的策略[J].历史教学问题,2007(4).

[2]赵剑锋.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07(6).

[3]杨腾隆.谈“问题式”教学法[J].吉林教育,2009(3).

[4]韦慕蓉.谈问题教学法的三种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2010(20).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历史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