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3-24屠萍
屠萍
[摘 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必须认真研究“学情”. 基于学生学情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合适的引导,设置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关键词] 学情;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思考
翻开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因材施教”历久弥香,什么是因材施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笔者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思考,“材”即学情,深度分析学情才能确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什么是学情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备学生”. 本文首先分析缺乏学情分析的初中数学课堂会如何,接着探讨学情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教学地位,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方法探讨.
缺乏学情分析的初中数学课堂
现状分析
我们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如何呢?笔者认为现状不容乐观,环视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由于学情分析的缺失,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效率走低. 从教学模式上看,缺失了“学情分析”,容易出现“教师牵着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低效现象.
从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依然沿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主宰,学生被动学习”实施教学活动,这显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使得学生主体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提升升学率作为教学目标,为了节约更多时间用于学生复习,教师通常会用自己的经验控制课堂,他们认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会耽误教学进程. 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面面俱到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以期通过学生全盘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教师站在自身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剖析,学生由于能力有限,理解知识的速度比较慢或者无法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自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出现. 为此笔者呼吁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学情分析的教学地位
学情分析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基础
如果我们将教学的过程比喻成“盖楼”,那么,学情分析就是基础,如果不结合学情分析,就无法明确和落实教学目标. 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哪些知识、经验是学生所熟悉和掌握的,才能确保我们的教学问题设置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础引领学生拾级而上,实现从知识、技能到思想的有序提升,同时享受这种提升的过程.
2. 学情分析是确立教学内容的依据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对于教学内容的确立也需要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 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前提.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只研究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或者只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都是不行的.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情,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的关键.
3. 学情分析是教学方法选择的落脚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没有经历学情分析盲目地选择教学方法,势必导致课堂效率走低,或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 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施教,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有效的发展.
初中数学学情分析的策略
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能够有效设计和组织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实施学情分析呢?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1. 课前:探究任务前置,自我学情分析
将探究任务前置,于课堂探究之前布置给学生,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新授课知识的感觉. 调查学生对相关的旧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第二课时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任务1: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总结一下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从学生列举此前已学过的定义法、平行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任务2:类比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SA”,尝试创新其他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的思维从ASA出发,很自然地思考:“如果有两角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 ”通过任务2,我们可以调查有多少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又有多少学生能够主动地验证这种思考,继而为课堂探究提供依据.
2. 课中:设置开放性问题,且行且调整
学生的学情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设置开放性问题,边观察学生的学情,边评价、边调整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学生的能力水平如何呢?由于学生个体之間存在差异,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有层次的问题:以中等认知水平层次的学生为主,合理地加入几道开放题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思维发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开放性问题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解法和标准的答案,其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适当使用一定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能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打开思路的意识,让学生可以完善自己的数学思想,可以全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开放性问题的情况,可以非常准确地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
例题 电脑CPU芯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成,未切割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型圆片,叫“晶圆片”. 现为了生产某种CPU芯片,需要长、宽都是1 cm的正方形小硅片若干. 如果晶圆片的直径为10.05 cm,问一张这种晶圆片能否切割出所需尺寸的小硅片66张?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 (不计切割损耗)
设计意图 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就会用到关于圆的知识和正方形的知识,学生没有做出这道题,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做题的过程,剖析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了解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 学生做出了此题,就充分说明了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还拥有比较完备的关于圆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 这样的设计将解决问题与学情的动态分析合二为一,为表现性评价和进一步调整教学行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利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分析,完成数学表现性评价,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为学生设计合理高效的课程,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 课后:透过学生作业,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作业是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作业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性教学. 通过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对每种题型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了解学生在哪部分知识存在不足,也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弄清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来及时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题型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
作业 已知关于x,y的方程3xm-2-2y2n-1=7.
(1)当m,n为何值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当m,n为何值时,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
(3)已知x-y+2与(x+y-1)2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
这个作业的设置也是有层次的,教师在对习题进行批改时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吸收情况. 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立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思维发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