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4严君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严君

摘 要: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都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教具和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不仅能提高上课的效率,也是促进有效课堂的前提,能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更是引导学生直观正确地认识某一抽象概念最好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教具;信息技术;数学教学

数学家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发现离不开数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地使用教具,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下面本文从几个案例谈談教具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1:离心率的概念

通常教师会在课本上提供一组椭圆图形,给出离心率,让学生直观感受离心率和椭圆的扁平程度的关系。但是这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提供的椭圆数量不够,其次无法感受动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如果安排学生用描点法画出一组椭圆并不现实。之前我们会利用实物操作:取固定的绳长(2a),不断改变焦距(2c),做出若干椭圆,感受离心率与图形形状的关系。现在如果利用图形计算器,让每位学生做出一个椭圆,并交换观察发现的区别,既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又能亲身经历离心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有关图形的变换,例如,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不同参数下的图象变化,同样可以借助图形计算器,三个参数依次变化得出相应的若干组图象,学生归纳得出三个参数对图象的影响更为直观形象。

图形计算器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数形结合,尤其针对一系列的函数,认识图象然后进一步分析函数性质。应用图形计算器,从“形”的角度发现“数”的规律,从而揭示问题本质,反复强调,多次训练“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案例2:立体几何初步

初学立体几何时,学生对于几何体的感知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来加深。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作模型的材料从学生身边就有的书、笔、纸、三角板等入手。比如,一本书就是一个平面,打开就是一个二面角,粉笔盒就是一个长方体,一张矩形的纸卷起来形成一个圆柱等等。

再比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sh成立,进一步探究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在讲解三视图的绘制和还原时,学生往往较难想象,此时利用身边常见的铁丝、木棍、纸张等简易制作出对应几何体的模型,便于学生进行空间想象。涉及截面以及展开图问题时,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类似几何体,比如,萝卜、橡皮泥、纸盒等,取材方便,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案例3:指数函数的引入与定义

细胞分裂问题: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依次下去,分裂x次后,求所得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设计生活实例,引进计算机模拟演示,用几何画板列出对应的分裂次数与细胞数的表格,增强内容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了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接下来提出问题:指数函数y=ax中的a可以取哪些数?在给定的实验平台中,改变a的值,分别计算a2,a3,a,aa0,将数据整理写入表格,学生产生计算困难,这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快速计算功能,让学生参与操作,学生发现有时计算机会显示错误信息,说明此时无意义,从而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以及a所满足的范围,这样的引入也更加真实自然,让学生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外延。

案例4:算法与框图

算法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框图的应用既可提高教学效率,又可提高学生考虑问题的条理性。在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题型中,之前主要是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通过图象以及不断二分区间取值比较得到,处理上有许多重复的步骤。通过算法思想,结合框图,进一步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编程,化繁为简,能使问题清晰和脉络化,建立合理的程序包可解决一系列的近似解问题,在计算机中输入不同的方程以及精确度,通过所设计的程序包运算,避免繁复的人工计算,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因此,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和形的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妨借助教具以及信息技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子月.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案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2]孙杰远,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教具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