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女多男少现状的师范类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2017-03-24黄树海何远恒

求知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师范类男女生问卷

黄树海+何远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师范类院校当中的男女生比例失调问题势必对教育活动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立足于性别视角的有关学生管理的研究逐渐得到各方的关注,所以师范类院校如何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培养更优秀的师范类人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从学生工作、课堂活动、日常活动和异性间的交流等方面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探讨女多男少对师范类院校学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在校学生共276名,其中男生52人,女生224人。他们分别来自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师范学院的62个不同专业,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学等专业。

2.研究方法

(1)问卷。问卷调查主要是用来探索师范类院校女多男少的现状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问卷设计共有15个问题,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涉及被调查者的院校、性别、专业等信息。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当前学生管理模式的看法,涉及人际交往、学生工作、学生活动、课堂活动、学习日常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本次问卷调查与统计共发放问卷266份,回收有效问卷266份。

(2)訪谈。访谈主要是用来探索女多男少现状下师范类院校学生们对将来学生管理模式的期望以及具体看法。受访者包括学生10人,且均为随机抽取。在开展访谈之前,小组成员分别列出两份不同的提纲,然后分别与这十名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并且对访谈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笔者通过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以下为调查问卷的主要问题的统计及分析。

(1) 校园资源方面。

由统计可知,约63%的学生认为女多男少的现状会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约53%的学生表示希望增加女生可用资源。从课堂活动与教学实践当中女生的综合情况来看,在女多男少的师范类院校中的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群体的资源需求未得到满足。

(2)教学活动方面。

约56%的学生表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更加关注人数较少的男生。同时,约60%的学生表示,因为女多男少的现实情况,所以难以开展由男女协作完成的教学活动。在女多男少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何令所有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都获得合作的机会,如何实现教学活动的受益面最大化等,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生活交际方面。

约66%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学生在女多男少的生活环境中生活易造成男生弱势化,女生易强势化,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女生缺少异性同伴,易出现性格男性化,女生独立性增强,男女生互动少;男生则相反。约34%的学生认为在师范院校女多男少的情况下不会改变对两性的看法,但也有约27%的学生认为女多男少的情况会对男性期待值降低。不难看出,女多男少的现实情况令学生在生活交际方面产生诸多问题。如部分男生出现“弱势现象”“阳刚之气”减弱;部分女生出现“娘子军”倾向。

(4)学生的期望。54.51%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在学生管理中针对性别差异开展长期性的性格塑造活动是有很大意义的。69.92%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应将学生的自主自发性调整和学校的组织规划性管理相结合,表明学生渴望自主独立,但也需要外在帮助。同时,63.53%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在学生管理当中应根据性别比例进行倾斜性改变才能使学生管理更具灵活性和人性化,更公平。综合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在女多男少现状下进行学生管理创新持支持态度。

2.访谈结果与分析

(1) 缺乏公平性。在女多男少的师范类院校当中,很多硬件设施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部分供女生使用的硬件设施则由于人数过多出现而不够用的情况。与此同时,大部分被访谈对象都认为,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在校园机会平等方面仍需改善,由于女生基数较大,且男生由于身体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性别优势”等原因,使得女生在获得机会方面要付出更多努力。

(2) 缺乏有效性。男女生各有所长,在当前女多男少的师范类院校当中,性别比例失衡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学生在与授课教师的互动中缺乏活力。男女生有不同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这样的互补性学习最有效,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缺乏多样性。“异性效应”在学生群体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丰富学生个性,陶冶情操,充实心灵。师范类院校由于女多男少,很多课外活动都没法展开,“异性效应”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就相应减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议

1.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有的放矢

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男女生之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瑞典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人好比一粒种子,这里的种子有可能是高耸入云的大树种子,有可能是野火烧不尽的小草种子,还有可能是四季常青的灌木种子。园丁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浇水、施肥等工作,帮助它们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女多男少的师范类院校的环境当中做到有的放矢就极具必要性。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教师针对男女两性的客观差异,按照不同的教育目标与理想标准,帮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一方面,要鼓励占多数的女生敢于竞争,明确自我定位,发展个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占少数的男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工作当中去,自信勇敢地迎接挑战,避免被“边缘化”。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下,促进男生与女生都能在女多男少的校园环境当中得到全面发展。

2.改进管理方式

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坚持主体性原则与引导性原则相结合。美国管理学家科曼所提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学生管理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授权型, 所以女多男少的师范类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可以将以上四种管理模式相结合,一方面可以通过命令型、说服型的方式,引导男生与女生参与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培养学生之间 的合作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参与性、授权性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走出去,增加交际机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竞争性。

3.完善监督机制

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坚持专业化原则。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于人的行为有着较大的激励作用,人有渴望被尊重、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等高级社会属性的需要,所以在女多男少的师范类院校当中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更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校范围内让学生以社会人的角色发展。在男女有别的前提之下,一方面强调女生独立自主、冷静沉着地发展,另一方面注重男生的男子气质、魄力的培养,开阔视野,勇敢自信。

四、结语

高等师范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管理学生、维护高校稳定和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师范类院校女多男少现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学生管理工作是复杂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管理者素质等多个方面,所以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群体特点开展个性化、多样化、互动性强的学生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穆 静.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

[2]吴正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张军威.师范生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4]石沁禾.基于柔性管理理念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51-53.

[5]王 俊.教师职业的性别标识探论——兼谈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5(6):65-72.

猜你喜欢

师范类男女生问卷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学校费心防早恋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