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是如何形成的

2017-03-24辛向阳

人民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辛向阳

【摘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反腐倡廉各项举措持续发力是压倒性态势形成的政治基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缜密有效是压倒性态势形成的客观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是压倒性态势形成的民意基础。

【关键词】反腐倡廉 制度建设 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264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个重要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得到人民群众称赞,党心民心得到极大提振。紧接着,2017年1月8日闭幕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在会议公报中,再次确认了这一引人注目的重大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个判断不仅是实事求是的,有充分事实依据,而且是经过四年来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懈努力取得的,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担当,凝聚着全党的政治智慧,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深厚期盼。

压倒性态势形成的政治基础:反腐倡廉各项举措持续发力

首先,筑牢思想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提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动摇了、滑坡了,自然就会向腐败低头,很多腐败现象的出现都源于理想信念的缺失。正因为如此,2015年9月1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正是由于对理想信念特别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续不懈的强调和教育,广大党员抵御腐蚀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不想腐的意识初步形成,这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其次,夯实作风基础。作风建设既抓标的问题,又抓本的问题。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到2014年底,各级纪委查处问题数77606,处理人数10216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1338人;2015年,查处问题数36911,处理人数49508,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966人;2016年,中央纪委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4起,涉及中管干部11人,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1万起,处理党员干部5.8万人,給予纪律处分4.3万人。不仅如此,中央还通过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2016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7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作风建设扎实地推向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敢腐”的氛围总体形成。

再次,“打虎”“拍蝇”力度空前。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中央一直高悬惩治的利剑,要求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调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据2016年10月2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也有被查处的中管干部,涉及司法、金融、环保、安监、体育等多个领域。

最后,使纪律成为带电、放电的高压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意思是任人心中冷酷如铁,终扛不住法律的熔炉。不仅政治纪律严明有效,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也不断放射出“高压电”,使敢触碰线的人不断被击倒。

压倒性态势形成的客观基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缜密有效

压倒性态势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归根结底是制度作用的结果。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从立规矩开始,先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管权管事管人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不能腐的制度堤坝越筑越高。四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已经超过50部。

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对制度建设总体谋划。零打碎敲的制度作用有限,条条块块互不相联的制度效果也不会明显。我们党首先对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确保制度建设的总体性和协调性。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战略工程和系统工程,更是党心工程、民心工程。《规划纲要》从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到基本要求,从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到民主集中制建设,从法规的执行力到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环节都作出了全面要求。《规划纲要》立足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不仅确立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而且对于制度制定和修改的时间表和进度都做了明确规定。

完善巡视工作制度,发挥其“达摩克利斯”悬剑的威慑作用。2015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这是十八大后修订的第一部关于党内监督的法规。同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巡视工作的目的就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机构和人员、巡视范围和内容、工作方式和权限、工作程序、纪律与责任等方面对巡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巡视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抓手,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出了十分独特的作用。在发现问题方面,中央巡视发挥出了巨大作用,2017年上半年要完成对中管高校的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

制定多部有效管用的准则和条例,使管权管人管事的制度体制机制环环相扣。2015年10月,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该部《准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同时,中央还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该条例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的制度依托,使纪律处分更加科学严密。2016年7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正式出台,标志着问责工作迈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一步。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该条例针对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明确措施,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确保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都会受到全方位的监督。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治本的角度解决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十二个方面分别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纲领,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

压倒性态势形成的民意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

四年多来反腐倡廉建设举措和制度的实施赢得了民心,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爭充满信心,执政基础更加巩固。2017年1月9日,在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指出:据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 2016年是92.9%,短短4年的时间,满意度上升了近18个百分点,且逐年走高。这样的数字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这也是我们继续取得反腐败斗争更大胜利最重要的基础。监察部副部长肖培在2017年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纪检机关目前接到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呈下降态势,2016年比2015年接到的此类举报下降了17.5%,是十八大以来的首次回落。这一数字的出现说明:腐败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治理,存量腐败行为已经被大大压缩,增量腐败行为存在的空间越来越小。

赢得了世界,为世界很多国家的政要所认可,执政形象更加清朗。在“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上,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中国在反腐问题上采取的做法十分有效,中国故事是一个好故事。莫桑比克前总统格布扎在评价中国反腐时称赞,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能够被动员起来反对腐败。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采访美国原财政部长亨利·鲍尔森时,鲍尔森说:“我很赞赏习近平主席的举措。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腐败更为严重的损失和隐患,所以反腐至关重要。”而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则说:“你们对腐败分子处理很严厉。但通常这些反腐的方法又能得到人们的好感,其中也包括我。”我们相信,中国的反腐败会赢得更多世界政要的赞同和认可。不仅如此,一些国家意识到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也有助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自愿地向中国提供反腐合作,共同打击腐败行为。

赢得了未来,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政治清明的基础,执政活力更加充分。四年多的反腐倡廉建设已经为治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已经形成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治本的阶段,我们要继续推进这一态势。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得来不易的“压倒性态势”,另一方面踏着不变的节奏多方面夯实基础,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更加全面、更加彻底的“压倒性态势”。四年多的反腐败斗争为中国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基础。由于大量减少了腐败存量,有效遏制了腐败增量,政治生态正在得到重构,政治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在不断解决之中,良好的政治生态、优良的从政环境使广大干部能够把更多精力用于学习和工作,从而更好地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2017年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党派私利,更没有个人的特殊利益。任何损害国家、民族、党和人民利益的腐败行为,都是我们党所不能容忍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部主任、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16年10月27日。

责编/宋睿宸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反腐倡廉大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