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设置的思考
2017-03-23闭思滨
闭思滨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有外语交际技能又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大受欢迎。大学英语是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单一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应运而生,旨在进行课程改革,拓展大学英语课程的维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需求。结合课程与学生的时间和专业的矛盾,教师有必要对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的目标,对英语能力层次的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以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 微型通识课程 设置 思考
【课题项目】本论文是广西民族大学两项校级课题结题论文:《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项目编号2012XJ GB08);《外语环境下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壮式英语研究》(项目编号2012MDZD017)。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92-02
“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是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创设的低于 30 课时、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设置的英语微型拓展课程。它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无疑为整个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丰富课程内容,活跃学术空气。并因其课时少,内容精,更能体現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课程设计的灵活性;不失为改进传统大学英语单一化、统一化、标准化的课程模式,改进“后中学时代”的英语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在设置开发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时,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思考一 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目标
“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肩负双重特性,不仅是英语课程,而且是通识课程。就其英语课程本质来说,它具有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而就通识概念来看,它是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设置的课程。其中以杜威、克尔和拜利为代表的进步实用主义的通识教育观对我们的课程设置理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它提倡知识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要和生活、职业和工作息息相关,主张通识课程对学生的生活有效用。而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主张大学应“以通识教养为体,以职业养成为用”。
思考二 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际上也是知识的选择,而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21 世纪是瞬息万变的世纪,死记硬背得到的书本知识无法应付飞速变化的环境。如果学习只为了文凭和考试,没有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即便获取了文凭和优异的成绩,也不能说将来能够跟上 21 世纪的节拍。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和有限的教育时空,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的知识内容选取至关重要。
融会贯通的能力——能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是现代职业人的核心能力之一。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这个道理。不管现在学习什么专业,都不能保证在万变的将来一定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因此,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将来的职业转跳和发展打下基础。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宗旨。
思考三 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和“填鸭式”,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听课成为天经地义的默契配合。这在英语教学中是阻碍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多样,师生在课堂上直截了当的沟通,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交流思想、学习知识的目的,而不是灌输大量的知识给学生。思想的碰撞,擦出创造的火花,学生就在这种刨根问底的探究中培养了质疑的习惯,形成善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具备科学的方法论素养,是现代职业人的核心素质之一。它能够使人适应动态的生态环境,谋求更大的发展。美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设置内容一新的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后,不防尝试讨论、演讲、答疑、报告等方式达到对这些通识的掌握,促进英语说、写这些弱势技能的提高。不妨放下对学生是否学到知识的担心,让学生自己多练,实现英语能力的突破。
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以及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让人感到计划不如变化快。然而,万变不离其中。大学英语微型通识课程只要抓住英语的本质和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进行设置,顺应时势发展,那么,长期压抑的英语运用技能也会有崭露头角的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届时,英语运用能力将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出一分力,添一分光。
参考资料: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