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别泯灭您的童心

2017-03-23郝朝阳

教育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童心学会儿童

文 | 郝朝阳

老师,别泯灭您的童心

文 | 郝朝阳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一首《童年》承载着多少人不舍的童年时光,又勾起了多少人对那份单纯、美好、自由的童心的向往。珍贵的童年终会逝去。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校园里留下美好的记忆,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依然能保留那份单纯快乐的童心呢?

教育其实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想让孩子们喜欢上教育,喜欢上学校,首先就要让孩子喜欢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据我们观察、访谈、问卷以及实践的体会,具有“平等、乐观、童心、公正、多才”五个特征的教师最受孩子的欢迎,而其中又以“童心”最为重要。由此可见,培养教师的童心,对教育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近孩子,培养童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童年时代,所以唯有培养自己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让自己变成和孩子一样的人,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去,才能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培养童心,首先就要学会了解孩子。有时我们不妨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就像我们大人的世界一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但换个角度,其实对方也是有道理的,我们也是能理解的,所以对待孩子我们也应如此。

其次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如果我们能回忆一下自己美好的童年,对于理解孩子的世界,正确引导孩子是大有好处的,同时可以唤醒自己对童年的记忆,深化对童心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要研究社会变化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不能以旧的观念看待新一代的孩子,同时也要让自己具有新时代的童心。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更加符合孩子“口味”的教师,才会更受孩子的欢迎。

培养教师的童心,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那份美好单纯童心的重新唤醒。唯有自己有了那份童心,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心与心的碰撞,才能做孩子喜欢的老师,才能做好自己喜欢的教育。

牵手孩子,放飞童心

在《教育的艺术》里有这样一段话:也许你并不喜欢足球,但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太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妨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看武侠小说,但你的学生连上课都偷偷地读金庸、梁羽生,那么你也不妨硬着头皮读读《鹿鼎记》《倚天屠龙记》。这就说明拥有一颗童心,不仅能和学生真正地融到一起,还能一起学习,获得新的成长。

在孩子的世界里,似乎一切都是微笑的、单纯的、快乐的。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师道尊严”收敛起来,以微笑对待每个孩子,视自己为参与者、服务者、共享者,走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平等地沟通交流;弯下腰去跟学生谈话、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识,增加彼此的情感,才能成为孩子中的一分子,学生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去和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我认为与孩子融为一体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打成一片”。他在学,你在指导,他在玩,你在看,永远都是两个世界的人。他在学的时候,你也和他一起动手动脑,互相探讨,共同进步,他会认为你是他的学伴儿;他在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时候,你就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认知那些新奇的事物。孩子希望拥有的是能和他们聊到一起、玩到一起、学到一起、生活到一起的老师。

学会运用童心,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世界,使他爱你、懂你; 学会运用童心,才能真正让自己融入童年的环境里去,使你年轻、快乐。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曾说过:“一个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童心,才算是一个好老师。”所以让我们做一个拥有童心的老师吧,这样学生才会爱你,才会接受你,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教育事业的花朵才能怒放,才能更好地助力童心快乐飞扬。

(作者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童心学会儿童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学会分享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