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润留白 静候花开
—— 博物馆实践活动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2017-04-26文│杨

教育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展品博物馆育人

文│杨 艳

浸润留白 静候花开
—— 博物馆实践活动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文│杨 艳

杨艳,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垂杨柳中学常务副校长、高中教学副校长兼国际部主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劳动奖章获得者,朝阳区优秀青年人才选拔英语学科评委,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曾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编写了多册校本教材和家庭亲子实践手册。

国家基础教育一系列指导文件出台撬动了中高考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突出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对学生成长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和家庭教育已经走向了多维度支撑的大舞台,而博物馆在落实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专业、特色的展览和课程资源,帮助学校扩展课程开发和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和家庭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如何用好博物馆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我仅从一名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实践要收获“过程价值感”和“实际获得”

博物馆为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菜单和环境选择,学校应对学生如何“读”好博物馆这本百科全书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实施,要思考如何将课程理念有效地嵌入。博物馆是一张文化名片,可以展示文化自信;博物馆是一名严谨的匠师,可以领略工匠精神;博物馆也像一间自家的客厅,学生可以在这里留白发呆,自在自如。

英国课程理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主张尊重教学交互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创造的“过程模式”。教育的“过程价值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潜能的释放和更多的自由创造。在实施育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过程价值感”和“实际获得”是一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价值和获得”,会正向带动他们下一次参与相关活动的动力或态度。当然,这种 “过程价值感”和“获得”不能仅仅是博物馆知识层面的参与和获得,而应涵盖活动全过程,包括知识、团队协作、礼仪习惯、探索研究方法、文化尊崇理解、问题思考和解决等等。如果学生在相应层面都有了一定的实际获得,也就达成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校应着力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设计和闭环管理,使每一次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场”,学生不断地在“课程场”里受到学习氛围的熏陶,逐渐形成一种公众意识,达成一种学习态度,获得一种思维方法,保持一种文化尊崇,养成一种做人做事的习惯,进而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职责和担当。以北京市垂杨柳中学一次博物馆课程实践活动为例,学校以“四重”谋“四化”:即学校整体重设计谋科学化、教学实施重方法谋精细化、实践过程重养成谋常态化、实践成果重思考谋个性化。

学校层面的工作:

(1)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育人理念;

(2) 明确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

(3)确定本次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目标;

(4)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场地;

(5)明确活动学前、学中、学后的全程育人基本要求;

(6)制定活动学前、学中、学后的教学基本框架;

(7)设计课程的系列化综合推进和落实 。

教师层面的工作:

(1)查阅资料、书籍,搜索资源(博物馆官网、公众号、博物馆相关书籍);

(2)开展实地教研 (教师学习、初步设计学习路径);

(3)设计学生学习单 (学科综合研究、用好博物馆社会大课堂、“四个一”工程学习单、与学校课程对接、课内外知识整合);

(4)设计学生观后学习成果和思考交流。

学生层面的任务:

(1)学习小组查阅资料(预习学习单“规定动作”和个性化需求);

(2)调整学习过程的状态;

(3)学生养成教育(活动意义的教育、活动中文明礼仪教育、博物馆参观礼仪教育、学习习惯的教育等) ;

(4)学生学习后的成果展示和思考交流 。

养成教育达成的关键要做到“四有”:有标准、有落实、有改进、有坚持。以组织学生在首都博物馆的学习单为例,学习单的第一部分是活动小提示,文字内容明确具体。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和关键,学校能否利用好这部分关系到学生在走进博物馆之前是否懂得参观博物馆基本的礼仪要求,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持怎样的态度走进博物馆。所以,学校要把这部分内容纳入学生行前教育的计划中,把这些要求变成为什么这么做的解读,变成一个个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为。

在学生参观学习过程中,老师更要在落实要求上关注学生的达成状态,对欠妥之处要及时纠正,也要随时应对在博物馆学习过程中预先未知、考虑未周全或临时发生的变化。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学生们带着钢笔,准备在参观过程中完成博物馆提供的学习单,但进去后发现博物馆不允许学生用钢笔,也不允许在参观区域喝水。个别学生表现出不理解的情绪,这时,我把学生带到楼梯过道,让孩子们想一想为什么博物馆有这样的要求,学生们开始思考,陆续给了我他们的理解:这里有许多珍贵的名画和展品,但都没有护栏,一定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需要,防止对展品无意的不可逆的损害;在非展区也是允许喝水的,在展区也是可以用铅笔的,说明还是很人性化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此项规定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读,应该说是很愉悦地接受了。在观后总结时,我也和孩子们讨论了博物馆应怎样把握对观众的友好和开放与对文物珍品保护的平衡这个问题。我想这些讨论和及时引导与认识伦勃朗的《夜巡》同样具有意义。

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不能仅关注看到了什么展品,而要更多关注在团队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是什么,他在探寻知识和问题时是如何进行方法研究的,他有没有读出不同博物馆之间的共同文化,博物馆里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哪里; 关注学生对展品的理解和思考,他对这里是否有个性化的追寻和期待。比如:有学生认为,静静的文物展品一直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地发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信号;有学生觉得,当走进汽车博物馆的瞬间他坚信自己未来的职业一定与汽车有关;有学生思考,自己今天在自然博物馆里的所见所闻让他对课本上的知识感到更加亲切了。

孩子对博物馆的学习探寻要发挥“自主性”和“自主获得”

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和保障。在学校课程时间以外,帮助孩子如何利用好空闲时间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理解和有效支撑。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愿望迫切,但往往表现出行动的盲目。

家长首先要学会学习。要学会善用博物馆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合理地安排孩子参加实践的时间;要善于寻求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课程为孩子所用。其次,要积极支持帮助孩子落实学校的博物馆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单任务。第三,如果家长自身有一定的教育设计能力,可以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出发,自主设计编写家庭自主实践活动手册,让孩子参与其中进行设计和思考。在陪伴孩子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并关注孩子养成教育的实际成果,及时加以肯定或矫正。

对于年级较高的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探寻和期待的自主性,鼓励孩子走进博物馆,进行自主学习和体验。积极追求思维的深度,将课本知识的“解题”迁移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我认为,当一个家庭前往一座城市旅行时,他们有意识地把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列入参观日程,这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就是生动的,这个家庭的教育发展也是可以期待的。

>>杨艳在博物馆论坛发言

浸润留白,静候花开

常常听到各种关于博物馆的日参观量、年参观量的统计数字。在为日渐增长甚至爆棚的数字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些数字里,有多少人是拿着自拍器比画剪刀手“到此一游”,有多少人是学校、单位规定动作完成任务,又有多少人是 “泡在博物馆里发呆”,多少人入围了博物馆的“回头率”。

令人感动的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以其静默的等待、强大的立体推送和人性化的课程菜单服务正在通过教育的自觉启迪着公众的自觉教育。我常常看见学生们三五成群聚在展品前研究,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在博物馆里学习,老人、年轻人、孩子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地上对着展品发呆……

教育是慢功夫,不是为了装满,而要点燃和留白!社会、博物馆、学校、家庭需要结成一个学习场,让孩子们浸润其中,同时,给予孩子以时间空间的留白,以思绪思考的留白,然后让我们静候花开。

猜你喜欢

展品博物馆育人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展品被盗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博物馆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露天博物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