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的艺术
2017-03-23温剑文
文│温剑文
根雕的艺术
文│温剑文
你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社会把你看成雕塑巧匠,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雕塑巧匠。要记住,你的每个错误,有可能变为个人的畸形和精神痛苦、烦恼。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有没有想过:什么是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浇水,施肥,呵护着一株株花木茁壮成长。这是对教师很贴切的比喻。但好像我们忘记了园丁的另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修剪,将一棵棵花木修剪成想要的样子。你我都知道,我们的工作是很特殊的,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且还是“少不更事”的人,幼稚、单纯、好奇、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概括:自私、不懂事、习惯差、破坏力大、逆反心理强、容易学坏……再加上社会、家庭的原因,我们每天都在纠正各种各样的“青春年少的错误”,规范孩子们的言行,教育孩子们成为有道德的人,忙忙碌碌,有如辛勤的园丁。
有没有想过:什么是教育?
让我们来听听教育大师们怎么说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康德说:“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你能从中找到这几个词吗?“发现、扶正、帮助、自我设计、平等、自由……”当然,你一定也看到了这样一些词语:“造成、指令、替代、违心屈从……”再想想我们,有没有让孩子绝对地服从?有没有强行打压孩子的某种我们认为不合适的个性?有没有因为工作方法和方式不恰当而伤害到孩子?有没有只为领导的评价和认可而工作?
我们在浇水、施肥的同时,一直在强行“修剪”掉学生伸展出来的不合我们的意愿的枝枝叶叶,因为我们都把自己当成了“园丁”。我们在工作中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会认为某个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我要你这么做,我希望你做这个”。假如孩子没做到我们甚至可能会动怒,动粗。
那么有没有想过孩子要什么,在我们自己求学时,有没有对老师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对自己的不理解产生怨恨,有没有期望着有那么一位知我、懂我的好老师。
起码我是有的,而且很强烈。
我的中小学老师给我留下的记忆不多,但我至今还记得两件往事:
记得那是一个停电了的晚自习,在颤抖的烛光下,我做完作业以后,无意中发现圆珠笔芯要是弄掉前端的小珠子以后,是一件神奇的东西:对着蜡烛火花的某个部位一吹,蜡烛的火花能像电焊一样具备强大的烧灼功能。于是我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改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而融化掉圆珠笔管子,我倒了一碗水在旁边以便随时降温;为了让那个小孔更小而让“火力”更集中,我用嘴咬坏了起码10根崭新的圆珠笔芯;然后在10多个同学的惊叹和敬仰的目光注视下用十分钟时间烧穿了一块厚度足足有1厘米的木板。而换来的是班主任罚我在漆黑的教室里站到十一点,并给了我四个大巴掌,我却还沉浸在试验成功后的喜悦中不能自拔。
还记得初三时,班主任为了教室卫生检查过关,定下了一条绝妙到连我那颗不安分的大脑都想不到的、让你不得不每过几分钟就要埋头看自己课桌下有没有垃圾的规定:一旦发现教室课桌下有纸屑,就用书包装走教室垃圾桶里所有的垃圾。三天过后,一位平时从不违纪、很是胆小、从不在老师面前说半个“不”字的孩子因为一小块鞋子带过来的泥土而在被罚时摔门而逃,全班整整找了一个晚上,在学校后面的一大片坟地里才找到了睡着了的他。
今天的我肯定不会再去怪罪我的老师,他们起码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给了我优秀的成绩,让我考上了师范且有资格从事现在这个我为之痴迷的事业。但我时常会想:假如他们能对我多一份鼓励,能告诉我其实我的“发明”和我发明的过程是了不起的,或许我的人生又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我要说的,只是我内心深处曾经的最大需求:有人能告诉我成长路上,我做错了的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做,为什么不能做,还可以做些什么;有人能告诉我其实可以做更多,我很棒,我需要怎么样就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只是把我灌进他们设计好的模具里,哪怕内心是火热的,也要再丢进冰冷的水里立刻成型;不只是哪怕我一百个不愿意也要用巨大的剪刀“咔嚓”一声剪下我某个长得不如他们所愿的尽管很壮实的枝条。
我想你应该明白了我对把教师称为“园丁”有些不同看法的原因了: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一片枝叶都是生命的象征,我们有何权力去强行剪掉?我们在工作时一味地强调孩子要做到什么,是否也该想想孩子们想要我们做什么?事物的对错并无绝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又有何资格认定某种对与错的标准?每个个体不同,我们又为何强求以某种统一的标准去改造和“生产”某种统一标准的学生?个性应无好坏之分,无论哪种个性类型,在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各有优缺点,今天的个性可能是孩子明天成长的基石,又有何来改变的理由?我们再进一步思考:道德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又如何能将某种道德强行地塞到孩子的心里?
教育不是生产线,学生不是没有生命和个体特征的原材料,我们的工作更不应该是生产某种规格、某个标准的没有生命的产品。李镇西校长曾写道:
人们往往说青少年时期可塑性最大,这话强调了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一些教师便因此认为,学生是一块泥团,而德育是教师随心所欲的“泥塑”。“泥塑”论者往往认为,“学生的内心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需要教师注入良好道德,正确思想”,“学生是病人,德育就是治病”。这些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学生不是一块可以任意搓揉的泥团。(李镇西《爱的教育》)
有一种艺术叫根雕,艺术家大部分会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我很喜欢这种艺术,因为它是因势利导的,是因材而定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尽管我知道用来形容教育也并不恰当,因为根是没有生命的,而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但我想,在每个根雕艺术家的眼里,每一块根坯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件作品更是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摈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解除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头脑中美好道德的萌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善良之处。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拉长”,而不只是“补短”。
人的成长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完成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去涂画。老师的使命是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学习去了解孩子的本性和所处环境的特点,找到适合他生长的方式去培育。
做一个幸福的“根雕艺术家”吧,我的同行们!“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追寻的教育!
温剑文
全国知名班主任,国家德育核心期刊《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人物,《星教师》传媒2015年全国年度班主任TOP10,班主任国培计划授课专家。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朝阳国际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