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课堂中如何精彩的导入
2017-03-23杨顺
杨顺
摘要:新课程的学习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与表达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情景创设法;语文教学;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16-01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述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能解决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矛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怎样让语文课的教学更加的有效,更加的有价值,一直都是我所思考的,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在语文课上怎样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而创设气氛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起着举足輕重的作用。营造氛围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真正地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而这也是高效课堂中的灵魂。为此,我觉得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迅的《雪》这篇课文中,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我所在的学校是南方的一所小镇,这里的孩子们很少见到雪,更不要说堆雪人,打雪仗了……因此,我在课件开头放了很多张关于北方雪景的图片,里面有很多生动的图片,满足了同学们对于雪的好奇,所以这堂课自然也就生动了起来。还有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斑羚飞渡》中,同学们对于"飞渡"这一场面虽然读的很熟,也理解了一部分,但对于具体的情况,很多孩子还是想象不出来,毕竟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很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在课件上插入动画,以动画的形式对"飞渡"的场面做了一个最生动的解释,结果可以预料,孩子们很喜欢,在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中就学到了知识。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发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愿望,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课堂问题,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2.走进生活,让学生产生共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学习兴趣即学习的动力。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我一直觉得这篇课文的感情特别深沉,学生不好体会,课文本身不难,很多同学都能掌握,关键就在这篇课文的情感。以往我导入都是从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诗词导入,但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所以我想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讲一些平常我们的父母是怎么样爱我们的,比如我们刚来学校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是怎样送我们来学校的,自然而然的同学们都开始回想,开始体会,渐渐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感动,趁着这种感动,我开始了这一堂充满温情与伤感的课。
因此,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的高效课堂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3.让自己的语言产生魅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自己教学语言把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语言的魅力,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中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要求。
比如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并通过视频向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大家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
因此,在高效课堂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利用这些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让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他们的主体作用也就明显地突显出来了。语文课堂上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
总之,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原来枯燥、单调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得到感悟,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阅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真正地走向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价值观上得到一个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芹.浅谈中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新课程.2011(06)
[2] 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06)
[3]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