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裁教学法的ESP课程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23董芳
董芳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体裁教学法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基本应用途径,探讨了体裁教学法在ESP课程写作中包含范文分析、模仿分析和对比分析、师生共同协作、模仿写作、独立写作、吸收反馈与反思修正六阶段的实用教学模式。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体裁,体裁分析;体裁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68 — 03
一、引言
多年来,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弱点和难点。虽然经过了七八年的学习,许多同学仍然难以书写出能清晰表达思想的,切题、连贯、清晰、语言准确的,百字以上的文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在教学体系、教材结构、教学比重方面还有待合理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仅仅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篇章能力及语篇传达社会意义构建能力的培养。
二、专门用途英语及其使用的教学法
(一)专门用途英语的概念及分类
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目的、学科或职业相关的,以特定目标为导向、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英语,是帮助学习者实现英语知识专业化和技能专门化的应用性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可分为职业英语(简称EOP,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和学术英语(简称EAP)两大类;学术英语又可分为专业学术英语(简称ESAP, 如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和一般学术英语(简称EGAP, 如学术写作,文献查阅等)。对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大学生来说,ESP课程因为更注重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语言需求,因此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也更有助于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二)专门用途英语中运用的教学法
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域分析教学法、语篇分析教学法)和体裁分析教学法三大类。
语域分析教学法认为:针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作为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等都会有相应的特点。语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义,因此认识并分析语域的相关变量是探讨ESP的有效方法。由于关注点仅局限在语法、词汇、格式及句子结构等语言字面层面,因此语域分析教学法的最大局限性是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相对于语域分析教学法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将研究中心放在句子层面,语篇分析教学法将注意力转向句子层面以外, 侧重于研究句子是如何构成语篇、产生意义的。语篇分析教学法的研究重点在于语篇的组织模式以及将此模式加以表现的语言手段。语篇分析教学法的局限性在于它虽然建立了模式, 帮助学生掌握了不同专业领域里不同的语篇结构与表达方式,却无法解释这些模式是如何创造意义的,因此其研究成果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间仍有很大的差距,无法直接满足学习者发表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等实际需要。因其特殊的内容和明确学习目的(即学习者需在某些学科或行业内灵活使用英语),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倾向使用体裁教学法。
三、体裁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一)体裁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体裁教学法的理念源自于韩礼德的系统式功能语言学。系统式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和语境椒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语言会因语境的不同的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其中,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这三个语境因素会从根本上影响语言的选择。所谓话语范围指的是社交活动的主题,如社论、说明书、旅游指南等。所谓话语基调指的是社交活动中各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关系和彼此间的交际意图。例如,关系密切的会话者之间会选用较随便的语体,关系生疏的会话者之间会选用较正式的语体,关系一般的会话者之间会选用介于随便和正式之间的语体。又如,想要别人购买产品会选择介绍产品的说明性语体和劝说其购买的说服性语体。话语方式则指语言的传播方式、社交渠道和媒介等,口语语体、书面语体、网络语体。以上三种情境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交际语境,也同时决定了体裁的形式、类别,进而形成相应的语篇。换言之,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因社交情境而产生相应变化,因此学习者应该学习根据不同的社交情境运用恰当的语言内容和体裁。
(二)体裁教学法的定义和分类
体裁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教师运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 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法( 韩金龙、秦秀白,2000:12)。一方面,体裁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另一方面,体裁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最终实现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体裁语篇的目的(Kay et al: 1998: 309-310)。
从语言学和广义修辞学的角度,体裁可分为: 叙述文、程序文、故事文、报告文、描写文、阐释文、申辩文七大类。
三、基于体裁教学法的ESP课程写作教学模式
(一)体裁教学法的基本途径
Flowerdew (1993)将体裁分析教学法的实施归纳为两种途径,一种是运用既有的体裁分析理论和方法训练学生,目的是通过老师讲授让学生直接掌握该种体裁; 另一种途径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分析过程, 通过分析具体语篇的体裁及具体体裁中的语篇变量来总结归納某类语篇共有的语言和结构特征,目的是使学生不但能分析学过的体裁,而且能独立分析新的体裁,并很快学会使用。这样,学生既学会了“体裁知识”,也学到了“体裁分析能力”(Flowerdew ,1993:309-314)。
第一种途径倾向于对语篇单纯地模仿和复制,以教师讲解为主要课堂活动形式,容易重蹈以语篇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第二种途径属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裁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 ESP写作的课程设计
在ESP写作的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与测评与评估是决定课程设计成效的两个重要操作环节。
1.需求分析
根据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分类,职业英语(EOP)是与所有应用行业相关的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学术英语(EAP)是指与完成学业和开展学术研究相关的英语,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这两类写作的语言使用目的很强,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性也很高。因此,在写作前开展需求分析有助于基于特定的交际活动和交际情景,注重特定的语言写作技能,开展有针对性ESP写作教学。
ESP写作课程需求分析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如SPSS软件等)和定性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的方法,分析包括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两方面内容。客观信息包括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学生已有的语言技能、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等内容。主观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需求和学习预期等内容。
需求分析应分为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三个阶段。课程前的需求分析有助于课程的预期设置;课程中的需求分析目的有助于在课程进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细微的、适度的调整;课程后的需求分析则有助于通过学生反馈为课程设置提供改进的依据。
2.测评与评估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缠头的终极性评价越来越受到质疑。仅仅以一次考试就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学生应试性的突击学习,不利于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监督与管控,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ESP写作课程本身专业性强,写作类别精细、繁多等特点,更适合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以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堂反馈、课后作业、网络自主学习、阶段性测评等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更科学合理的对学生开展评价。形成性评价也有助于将学生从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形成性评价的建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和学业需求有效地调整学习进度,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增强学习自信心和与同伴的合作精神。
(三)体裁教学法在ESP写作课程中的运用
笔者认为ESP英语写作是一种具有特殊目的的语言交际,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语篇结构上具有规约性。因此,ESP英语写作教学更适合开展体裁教学法。
体裁分析指导下的英语写作应把握以下几点:写作者应明确具体语境下的交际目的;详细了解具体语境所对应的写作类型;准确运用具体语境下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
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1.范文分析:根据读写一体化理论和图示理
论,写作与阅读是彼此联系、密切相关的。在学习某种特定体裁的写作之前,需要大量阅读该体裁的文章,熟悉、培养对该种特定体裁的体裁意识,并与大脑中原有的相关知识相联系,实现有意识的信息输入、构建完善新图式。同时,写作不可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因此应当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体裁,所以范文分析是写作中提高学生体裁分析能力的重要步骤。
教师应在分析具体交际目的的基础上,选择特定体裁的多篇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该体裁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变化,向学生阐述该体裁的社会语境和体裁结构,以及写作者在写作该体裁时所使用的策略。
2.模仿分析和对比分析:由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同一体裁的语篇,让其按“范文分析”的方法自主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注意观察中所归纳的图式结构与所分析的语篇结构是否吻合, 并归纳出在各层次中有哪些对应的典型语言表达形式。运用对比分析,一方面,通过分析对比同一体裁的不同语篇间的异同,让学生在把握体裁原型的基础上了解语篇的多样性,避免千篇一律的盲目模仿,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中英同一体裁的语篇实例,着重关注与母语表达习惯差异较大的部分,借以领会不同文化间的深层社会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打乱结构的语篇, 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 以体裁分析过程中的“图式结构”为指导,把这些语篇复原成符合体裁惯例的语篇,开展语篇重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实例进行分析和评述,开展独立分析。
3.师生共同协作: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确定一个学生有共同兴趣的写作目标。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角色扮演、互助学习等方式,讨论、整理、总结出完成该写作目标所要运用的体裁的显著特征、与该体裁相对应的图式、特殊的语言结构等。教师在该阶段要起到为学生提供提供显性知识和指导性的练习等的“支架”作用。在此阶段,教师要清楚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独立或共同建构语篇、模仿解析语篇的能力,酌情调整教学进度。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协作,对相关资料的共同搜集、阅读、研究和整理,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撰写出某一体裁文章的目的。
4.模仿写作:此阶段并不是机械地模仿范文,而是让学生以所分析语篇为样本,通过仿写相同体裁的文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切的领会某一体裁的结构特征和语言风格。其中包括阅读、研究、搜集和整理资料、写作等不同阶段。模仿写作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特征和体裁特征内化,充实到自身知识体系中,完善其图式知识。这种方式也为将来学生独立写作特定体裁的文章提供了保证。
5.独立写作:在经过范文分析、模仿分析和对比分析、师生共同协作和模仿写作几个阶段后,学生会有意识地将理解、掌握后的输入知识内化、运用到具体写作中,从而完成全面的认知过程。独立写作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组织篇章。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帮助者”的身份,尽可能地协助、指导学生采取创意性的写作方法完成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不同体裁的文本,开展独立分析和摹仿写作,并提供相对应的图式结构做参照,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体裁分析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相关知识。需要向学生指出的是,由于交际情景不同,许多图式结构的语步也应分为“必需”和“可供选择”两种,并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6.吸收反馈与反思修正:在体裁分析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可以通过同学反馈、教师反馈和自行修改和从教师和同学那里获得帮助。同学反馈和教师反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受众的存在,培养他们的受众意识。通过自行修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在教师和同伴反馈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加以反思,进而对自己写作的文本进行再次修正与完善。
四、结语
体裁分析教学法充分运用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交互式输入,通过写作内容与特殊语境的紧密关联,有助于学生结合目标语境更深入地认知、建构文本内容以及对互动意图、互动方法、互动过程、互动内容开展评价。通过模仿写作等输出过程使学生能够控制、内化所学知识,更深切的感受到特定体裁的语篇结构和语言风格,从而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延伸,体裁理解的培养,写作技巧的提高,文本的評价与转换等一系列教学目的。体裁分析教学法中体裁的目的性、社会性和动态性特征以及基于体裁的写作与评价的理论阐述和实践运用将有助于学生建立体裁意识,主动关注语篇情景和情境,有效地确保交际目的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Flowerdew , J. An educational, or process,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genres〔J〕.ELTJournal7/4:1993.
〔2〕Kay, H, et al. 1998. Genre: what teachersthink 〔M〕.ELTJournal52/4:1998.
〔3〕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0,(01).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