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课堂导入与结课艺术的探讨
2017-03-23林浠
林浠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复杂,考试题目开放灵活,需要考生全方位、多维度地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思维,从而达到高中历史学习目标。鉴于高中阶段应试教育任务重,历史教学面临着用有限的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难题。本文在此背景下,重点探讨高中历史课堂导入与结课艺术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导入 结课艺术
引言
高中历史课堂仍以课堂讲授为主,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上,更加富有层次。一堂课的时空容量是有限的,如何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有益的思考,并在课堂结束时收束得当,达到“课有尽而学无穷”的效果,需要每一位教师的重视和认真探讨。[1]
一、高中历史课堂导入与结课艺术的作用
1.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在上课开始之初,学生往往还未完全稳定下心思,没有全部进入学习状态。此时老师的课堂导入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安定了课堂秩序,而且自然顺利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进入学习和思考的具体情境,巩固旧的知识从而为领悟新的知识做铺垫,是一堂高效历史课成功与否的首要一步。
2.总结课堂成果,引导后续学和思
与课堂导入呼应,结课步骤同样不可忽略。课堂进入尾声,足够的知识被传递、加工和吸收,是老师领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过程,极大地丰富了课本知识的外延和内涵,全面地解读了历史知识点。此时,优秀的结课手法能够浓缩课堂成果于三言两语,“把书读薄”,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所贯穿的主线清晰可见,同时启发学生后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思考。[2]
二、高中历史课堂采用导入艺术的方法
1.联系已学知识,边复习边导入
由于历史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时间顺延性,各章节的编排自有一套内在遵循的顺序,因此课堂安排之间也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此时通过温习旧知识不仅巩固了已知,还能与本节课的新内容产生延续性,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都做好预备。复习导入法最为常用,平实中稍欠色彩,中规中矩而不会出错。
如在学习西方启蒙运动时,可适当复习上一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内容,表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冲破和反对,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17、18实际的启蒙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唤起好奇心,通过设疑探疑导入
好奇心是人们开展思考和探索活动的内在驱动,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成功激发,将极大地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设疑就是不错的导入手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设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探讨,带着问题和自己的答案来听课,从而注意力更加集中地听课、更勤于思索,在步步探疑的环节中提高听课效率。
如在讲述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程度时,可通过一代贤臣宋濂年迈遭驱逐的悲惨命运,向学生抛疑:宋濂衷心为君,为何却屡屡遭朱元璋怀疑,酿成了人生悲剧?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宋濂是专制皇权的牺牲者,朱元璋的独裁自私、暴虐残酷都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产物和表现。
3.讲述精彩史事,运用故事导入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人们天生爱听故事,其对高中生的吸引力不言自明。教师充分运用有价值的小故事作导入,能够加深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更加透彻、立体地了解某个时代、某位人物的特点和行为,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发散学生思维,锻炼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生活的能力。
如在讲述北宋建立之初藩镇割据的历史背景时,引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反映送出节度使叛乱导致的宋初局势紧张,宋太祖为了改变该局面收归高级将领的兵权,削弱地方势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历史事实。
三、高中历史课堂采用结课艺术的方法
1.综览概括式结课
这种结课方式运用最为广泛,一般说来,一堂课下来所蕴含的知识点数量可观,还有些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大的深度。尤其是对于一些总结能力比较差、宏观思维欠缺的同学来说,头脑里只剩下一锅粥似的知识杂烩,而没有系统的知识架构和明确的主线。此时,教师运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梳理本节课内容,做一个综览的概括总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标准将新知识分门别类、贯穿起来,对学生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很有帮助。如结课“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时,可在中国版图上按地理位置和地缘因素,总结和分析中国各地区遭受的威胁的原因。
2.艺术“留白”式结课
绘画艺术中讲究“留白”,留有空间遐想的意境,在历史教学中亦有借鉴之处。也就是说,在新课结束后留下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让他们结合课堂新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发掘思考的广阔天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做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温习所学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学生所接受知识的容量和所需时间,在以后的课堂上解决这些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稳扎稳打地掌握知识。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结课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伟大意义”等问题。
3.评估总结式结课
一堂课结束,教师难免会想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通过课后提问或者课后发言等方式,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回答和表现中,了解其中的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不断精进。在评估结束后,教师应对此进行总结,评述教与学两方面的状况,给予学生学习、改进的建议,也提出自己完善的方法,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首尾呼应式结课
课堂教学中,首尾呼应是完整教学体系的表现,给学生一气呵成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导入技巧中,其中的设疑导入法,便可用首尾呼应的方法进行结课。结课时,教师应针对课前导入时设下的疑问、埋下的伏笔,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答,呼应新课的导入,首尾相接,形成相对独立的内容安排。又如在故事导入中,教师可隐匿结尾,而将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结尾放于结课时公布,展现历史人物、环境发展变化着的状态和历史必然。
结语
课堂的导入和结课是值得深入学习、精益求精的艺术,它们为严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高中历史课堂增加了光彩,形成了良好有序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同时,导入和结课又是紧密相关的,新一课的导入承接上堂课的结课内容,这节课的结课又为下节课的导入奠定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 小议高中历史课中导入和结课的艺术[J]. 龙源期刊网.
[2]崔燕. 小議历史教学中的结课艺术[J]. 吉林教育,2013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