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背景下“5+3”同等学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2017-03-22吕东勇鄢来均罗向晗任金玲邝卫红
吕东勇 刘 雯 王 宏 鄢来均 罗向晗 任金玲 邝卫红
(1.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 广州,510000)
医教协同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成为医学教育的新生事物。2015年起,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两种身份”,毕业时“四证合一”即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其培养、学位授予、就业等问题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集万宠于一身。相对而言,5年制医学本科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有机会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简称“5+3”同等学力[1]),其招收、学位授予等问题往往被人忽略,好像是被人遗弃的孤儿。
2015年5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关于印发<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试行办法>的通知》(学位[2015]10号),对“5+3”同等学力的申请资格、课程考核、学位授予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学位授予单位作为“5+3”同等学力培养的首要责任单位,面临着如何招收、培养、学位授予等一系列问题,以保证 “5+3”同等学力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的质量。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次招收300多名“5+3”同等学力人员,结合一年多来工作实践,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 “5+3”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
对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往往面临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忽视。认为同等学力人员是临床工作忙,科研无保证,难以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纯粹是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的负担,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又不纳入高校招生计划,因此,通过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非学位授予单位附属医院或者提高招收学费标准等途径,不招收或者减少招收同等学力人员。特别是“5+3”同等学力,政策从公布到落实,仅仅1年多时间。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存在 “坐等”思想,以不熟悉政策为由,而不招收“5+3”同等学力人员。另外一方面是“过度”重视,将同等学力当做学位授予单位“创收”的途径,不顾自身办学条件,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大量招收同等学力人员,而忽视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
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需求强烈。医学研究生入学率仅30%左右,全国每年招收住院医师人数6万多人,该部分人群数量大,获得硕士学位愿望强烈。 “5+3”同等学力学员都接受了正规的院校教育,理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且具有年纪轻、精力旺盛、求知欲望强的优势,具备相当的潜力达到学位授予标准。 因此,“5+3”同等学力的政策动态和学位授予单位招生动态受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热切关注。
“5+3”同等学力工作,是学位授予单位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中国医生学历仍然偏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8.5%,大专占38.7%,中专占30.0%,高中及以下占2.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培养,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发挥院校教育的优势。“5+3”同等学力工作是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师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中医临床医师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临床医师队伍的保障。
因此,学位授予单位应正确认识“5+3”同等学力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转变思想观念,及早做准备,把握改革方向。召开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题培训会议,解读国家文件,统一认识,多单位、多部门协同,主动落实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向社会公布。勇于承担责任,根据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制定招生简章和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应收尽收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人员,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
二、统筹好两个关系,准确定位“5+3”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
1.统筹好职业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两者的培养时间冲突明显。根据相关规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临床轮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的必要条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9月份入学至第三年6月毕业合计才33个月,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学员参加课程学习、课程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加之住院医师临床轮训时间紧、强度大,学位课程学习时间受到严重影响,学位授予单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抢时间”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很难协同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严重压缩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空间、时间,是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贬低”为职业教育。
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任职资格教育,毫无疑问应属于是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我国有关政策法规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专门人才[2]。我国各级教育中,凡是实施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的,都应当属于职业教育;不仅包括目前普遍认为的高职高专及其以下的职业教育层次,而且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中的技术教育部分。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后进行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学历教育,属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 而是从事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3]。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均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强调应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
只有厘清研究生专业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系,明确两者的定位与作用,才能够解决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两者的矛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学位授予单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养目标与模式等方面实现全方位 “协同”,研究生学位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互认,师资力量互补,发挥院校教育侧重知识技能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临床诊疗实践训练的优势,双赢互利,培养除优秀的临床医生。
2.统筹好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标准化与中医教育个性化关系。
虽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但是对于中医教育来说,仍然是个“舶来品”。相对于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管理滞后等明显的弱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给中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侧重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培训与中医强调多临床、重实践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教育,与中医教育的规律和中医临床医师成长规律是否相符,值得商榷。辩证论治、整体观念、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等特有的中医学科特点,以及名老中医和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是初级中医临床医师知识的重要来源,师承教育是优秀中医临床医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都强烈提示中医教育的个性化。因此,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疑之声不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三年,是一名临床医师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合格临床医师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关系到未来培养的中医临床医师能否运用中医思维“治病”的关键时期。目前,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来看,临床轮训地点主要限制在病房,强调中医“三基”训练,临床中医师可能面临着标准化教学多与个性化教学少、中医临床少与西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多的尴尬局面。因此,借鉴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加快中医教育的现代化、标准化、同质化。同时,研究中医标准化教育的内容,制定更富有中医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尊重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显得尤为关键。
三、创新培养模式,保证“5+3”同等学力的培养质量
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开展以来,培养质量始终是此项工作的生命线和红线。紧紧围绕“5+3”同等学力的培养目标,狠抓各个培养环节,确保其培养质量与学位授予质量。
1.因材施教,创新培养模式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2016年招收388名“5+3”同等学力人员,分布在广东省和海南省2个省的15个地市,最远距离学校本部一千多公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工作时间长,周末加班是常态,这决定了该部分研究生难以有连续的时间进行课堂学习。如果一味照搬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恐难以实现。学位授予单位应重视“5+3”同等学力学习规律的研究,调查其学习需求,了解其学习时间、方式要求等,尊重研究生主体地位,制定独特的培养方案。
2.加强学位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起着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也是发挥院校教育优势的重要抓手,提高“5+3”同等学力人员理论水平与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仅以水平认定代替课堂学习远远不够。
优选学位课程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涉及医德医风、人文素养等课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问题,介绍学科发展前沿。而“5+3”同等学力人员课程学习时间“有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课程协互认互补,优化学位课程内容,以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5+3”同等学力学位课程应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临床科研方法学等科研方法类课程为主,避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重叠,减少资源的浪费,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5+3”同等学力学员拥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社会阅历,对高水平师资有着更高的需求。学位授予单位师资力量雄厚,专职教师理论水平高与教学经验丰富,但临床实践经验欠缺。规培基地兼职教师临床经验丰富和临床技能突出,但教学经验等稍显不足,两者互补性强。因此,课程教学实现师资共享,打破院所、年龄、职称的限制,以课程内容、目标为依据,选拔相关业绩突出教师,跨院系组成课程教学组,加强协作培训,打造名师团队,既可以弥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德医风、人文素养等课程教师缺乏的难题,又可以解决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师资匮乏的问题,形成精品课程。
课程学习形式灵活。“5+3”同等学力学员一方面课程学习“时间”有限,另一方面,距离学校远,学习“空间”也有不少难度。因此,在线课程学习显得十分必要,减少同等学力人员不必要的“路程”时间,达到不低于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学位授予单位配备优质师资,形成精品课程为在线学习提供“软件”支持。同时,联系专业制作公司,录制视频资源,为在线学习提供良好的“硬件”。加强课程考核弥补在线学习的不足,以考核促质量强监督。考核与课程学习密切结合,提高学员参加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严格执行课程学习年限,超过学习年限者及时清退。严格考试纪律,凡考试作弊者,直接予以清退。保证学位课程学习质量,提高同等学力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3.细化学位论文管理,保障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水平认定是同等学力人员三大水平认定之一,也是其临床与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同等学力人员学位论文是省级学位委员会抽查的重点,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 规范“5+3”同等学力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导师指导等方面管理,保障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的合理选题直接决定着学位论文的质量。在科研压力下,部分导师要求“5+3”同等学力学位论文进行基础研究,以发表高水平论文和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这无疑加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空间冲突,也可能背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5+3”同等学力学位论文选题须紧密结合临床,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临床研究。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报告、临证经验总结等形式,更为灵活。
开题报告是关系到学位论文质量的首要环节。严抓学位课程审核、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填写开题报告申请表等环节,开题报告专家组由3人以上组成,专家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至少有1人是院外专家,导师不能参加专家组。开题报告会向全校公开,程序完备,且时间不少于20分钟。开题通过之日到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一般不少于12个月。
导师与“5+3”同等学力学员可能不在同一单位,距离远,与学生见面机会少,传统的师生指导方式受到了不少挑战。建立合理奖惩机制,导师指导“5+3”同等学力与全日制研究生在津贴发放、职称评审给以相同的待遇,提高导师指导的积极性。学位论文抽检是否合格与研究生招收挂钩,激发导师第一人责任意识。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师资力量,遴选优秀的临床医师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导师指导能力,为同等学力学员学习提供良好的时间、空间条件。
“5+3”同等学力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已经初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学位授予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位授予单位的声誉。它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学位授予单位应给予它更多的关注与呵护,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调动各单位、部门力量,保障“5+3”同等学力培养质量与学位授予质量[5]。
[1] 汪玲,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7):33-37.
[2] 杨兴,阎哲峰,于艳君.职业教育内涵与范畴辨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13-15.
[3] 郭蕾,贾爱英,生玉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教育结合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37-39.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改进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Z],2014,12.
[5] 刘谦.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