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误入邪教歧途的心理分析与防范

2017-03-22杨俊宋华兴

关键词:邪教科学知识青少年

杨俊,宋华兴

青少年误入邪教歧途的心理分析与防范

杨俊,宋华兴

邪教影响社会和谐及稳定,会给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部分青少年易误入邪教歧途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极易受暗示影响,而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难以抵御邪教组织的诱导。针对邪教控制青少年的一些惯用手段,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建议对青少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科学知识教育,重视家庭影响,加强文化监管,全面防范邪教对青少年的侵袭。

青少年问题;青少年心理特点;邪教影响;防范对策

邪教是指冒用气功、宗教或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采用欺骗、控制、散布歪理邪说等系列阴暗手段蛊惑人心,吸纳和控制成员,密谋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活动的非法组织[1]。邪教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防碍社会和谐,破坏社会稳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容易受到邪教的诱惑和迫害。1999年,17岁高中女生陈某,痴迷“法轮功”,导致精神失常,在乘火车回家的途中跳车身亡。2001年,19岁女孩陈某和12岁女孩刘某痴迷“法轮功”,于除夕日在天安门广场引火自焚;2014年,18岁女孩张某和12岁的张某都信“全能神”,与另4名“全能神”信徒在山东省招远市一家麦当劳餐厅吃饭时,向陌生人索要电话号码未果,竟合力将这名陌生人活活打死。这些还没有来得及体验精彩人生的花季少年就这样生命陨落或人生破灭,让人感到惋惜和悲哀。

一、青少年心理特点分析

青少年在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被邪教组织诱惑和利用。

(一)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想去探索究竟的心理倾向,它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青少年正处于知识增长的关键时期,对新奇的东西总是具有极强的心理需求。邪教组织善于借用旁门左道故弄玄虚,表面看上去很神奇,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往往不能识破邪教的骗局,会觉得其“道法”很神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青少年就容易误入邪教歧途。

(二)易受暗示性

青少年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认知能力较差,极易受到暗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也很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而盲从。邪教组织抓住这一特点,采用类似心理学上“催眠”的技术对青少年进行暗示并加以操控,甚至使他们产生某种幻觉,进而使得他们对邪教思想深信不疑。

(三)孤独和空虚

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大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宿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个性独立,他们喜欢宅在室内,缺乏交际,从而常常会感觉到孤独和空虚,其归宿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一些人就会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一旦被邪教盯上,他们往往难以抵御邪教组织的诱导和哄骗。

(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世界、人生、事物价值的根本看法与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青少年社会阅历浅薄、认知水平偏低、是非辨别能力缺乏,在不良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的影响下,容易对世界、人生和社会产生错误的观点和看法,也被邪教“拉下水”。

(五)道德、法律意识缺失

道德与法律意识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内容。青少年时期正是理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法制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很多青少年法律道德意识不强,是非观念淡薄,不能深刻地意识到邪教的危险性、危害性和冷酷性。

二、邪教控制青少年心理的手段

邪教组织控制群众的手段多种多样,他们也会抓住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弱点,使用各种欺骗手段,进行精神控制。

(一)制造“恐怖气氛”恐吓青少年

邪教组织为了发展教徒,惯用制造恐怖气氛的方式对人们进行恐吓。他们通常常散布恐怖言论,鼓吹“世界末日”论,甚至“预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辰地球将会爆炸。由于对死亡本能的恐惧,这种荒谬的言论曾一度引起不少人的恐慌。在引起人们恐慌之后,邪教组织就会趁机大肆宣传他们的“道义”,宣称只要信了自己的“道”,就能免于劫难,并且只有信了“道”,才能摆脱劫难。青少年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对邪教的歪理邪说缺乏辨别能力,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同时,邪教还采用威胁、恐吓等暴力手段,强行控制教徒的精神。如在“全能神”教的“经典”教义之中有这样的话:“现在我把我的行政颁布给你们,我说到做到,一切都在我的身上,谁若疑惑必遭击杀,没有考虑余地,立刻斩草除根,除去我心头之恨。”“对于不信我的,我放在一边,任其乱说乱作,到最后我彻底惩罚他,收拾他……”[3]面对这样的恐吓,信徒们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行为上,都不敢有丝毫背叛。

(二)借“祛病强身”引诱青少年

为了把人拉入邪教队伍,邪教组织往往会挂起“祛病强身”的招牌,引诱那些身患顽疾或者痴迷武学的青少年。患有慢性疾病的青少年,有的可能因为多年久治不愈深感无助甚至绝望;有的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如家境贫寒)无法接受良好的医治。他们面对邪教组织“包治百病”“不花一分钱就能治愈顽疾”的宣传,仿佛看到了希望,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邪教组织,学起了“功法”。邪教还常常借用传统武术、武功的一些概念进行诱导欺骗。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武文化”的传统,加之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对武术文化的夸张表现,一些青少年容易对“神功”产生崇拜和幻想。因此,他们容易陷入了邪教的深渊。有的邪教组织还大肆宣扬“学法”练功能够“延缓衰老”。一些比较注重外表的女生,加之防御意识不足,很容易走进邪教的圈套。

(三)鼓吹“神功”神效迷惑青少年

每个人都有梦想,青少年也不例外,但他们普遍还缺乏承受坎坷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有的青少年经历几次失败后可能出现习得性无助,丧失信心,面对坎坷望而却步。一些青少年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考出好成绩,不愿踏实付出却又想获取成功。这些不现实的想法常常被邪教组织利用。他们大肆鼓吹他们的“神功”:只要你潜心信教,得到神的保佑,不需要上学也能考上好大学,不需要干其他事情也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不劳而获”的歪理邪说对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四)以“诅咒”形式硬逼青少年

一些邪教组织极端无耻,为了使人心甘情愿地为其所驱使,还常采用恶毒的“诅咒”的方式。例如:“你若是不信我这个教,终有一日你将会招致劫难,真神将会来惩罚你,让你出门就被车撞死,在家也让病魔缠死,让你终日魔鬼缠身、全家不得安宁。”有人曾接到过邪教发的传单,上边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神灵将会降临人间,为他的信徒带来福音,接到这个传单并且抄写20份传给别人的人,到时神会保佑你全家安康。如果谁见到之后把这个条撕了或不抄写20份,将会受到神的惩罚。”[4]面对这样的诅咒,由于任务也不是太难,很多人原本并不信邪,但是为了避免受到诅咒,也就可能会按照邪教分子的要求去做。

(五)结合“传统迷信”欺骗青少年

受我国传统占卜术、西方占星术、科学未解之谜(如UFO)的影响,一些“现代化”的迷信在当代青少年中也占据一定市场。如有的人迷信某些人具有特异功能;有的人迷信一些数字,喜欢数字“8”,不喜欢数字“4”。还有不少青少年喜欢研究星座,认为不同的星座会有不同的性格,会遇到不同的运气。邪教组织抓住一些青少年迷信的“时代”特点,就将自己的理论与这些“现代化”的迷信思想结合起来,引诱他们上当受骗。

三、防范青少年误入邪教歧途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寻求自我的时期,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当他们感到彷徨、苦闷、孤独而又不能得到合理疏导时,就容易被邪教所利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误入歧途的青少年都存在着某种心理缺陷或扭曲[5]。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辅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学会调节自身的各种心理困扰;鼓励他们解除自我封闭,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了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自然能够自觉抵制邪教组织对他们的侵袭。

(二)加强法制教育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法律是最强有力的反邪武器,在反邪斗争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注重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授,让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反邪教的普法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是非观念,让广大青少年能从法律的角度充分认识到邪教的本质、特征及其危害,提高青少年个体对邪教组织的识别能力。要鼓励青少年勇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敢于用法律的武器与邪教组织作坚决的斗争。

(三)加强科学知识教育

邪教宣扬的种种思想和观念往往毫无现实依据。科学注重客观事实,是邪教的天敌。掌握科学文化,才能有力地抵制各种空洞、错误的思想。因此,要加强普及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崇尚科学的良好习惯。用科学知识去揭露邪教不可告人的真面目,瓦解和摧毁邪教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在青少年中开展科学知识教育,一方面要让青少年了解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明白社会发展的规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崇尚科学,明辨是非,敢于批判一切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另一方面要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比如地球的起源、天体的构造及运行规律、人类的进化等科学知识,使广大青少年了解自然,正确认识各种自然现象,消除各种迷信。

(四)重视家庭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应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爱,对子女不能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避免造成他们个性孤僻、心灵扭曲。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崇尚科学,远离邪教。

(五)加强社会文化监管

社会文化客观存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要重视科学、和谐的社会文化建设,加大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建立文化馆、阅览室、报刊亭等,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了解科学知识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环境和文化市场的监管。目前,有的书摊上仍然有不少充斥着腐朽、封建的迷信思想的书刊和杂志,网络上仍然有不少宣传鬼神、占卜之说的网页,大街上仍然有不少装神弄鬼的算命先生,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相关监管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努力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观念的环境和文化。

[1]袁辛奋,胡子林.邪教:新兴宗教的极端表现[J].学术交流,2004(10).

[2]邬小学,王中华.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查: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3]雅思.浅析“全能神”的精神暴力 [EB/OL].(2012-12-27).http://www.kaiwind.com/redian/qdhr/201212/t164527.htm.

[4]周永平.论邪教对青少年的心理控制[J].焦作大学学报,2006(2).[5]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67.

(编辑:王苑岭)

B844.2

A

1673-1999(2017)05-0020-03

杨俊(1985—),男,土家族,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宋华兴(1994—),男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7-02-28

猜你喜欢

邪教科学知识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蜗牛看牙医
集体签名树清风
远离邪教要幸福就要奋斗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反邪教专栏
张健的传销邪教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